国潮复兴!看成都非遗肥肠粉乘风而上

肥肠粉在成都的地位是很高的。

火锅、串串、肥肠粉......如果不拿出来说,很多人可能都不晓得,打开大众点评必吃菜,老成都肥肠粉排第3。作为成都三大必吃美食之一,仅次于火锅、串串这两位老大哥,在小吃品类中,超过兔头、钵钵鸡、蛋烘糕、锅盔......这些“大明星”,赫然屹立在排头。

“天色微明炉火熊,桥头贾客路匆匆。肥耙汤滚加椒水,一碗银丝暖融融。”这首19世纪末的成都竹枝词,描述的就是在早期成都码头,来往商客吃肥肠粉的情景。

码头、挑担、立匾、传承

——

关于肥肠粉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确定它最早起源于清朝末年的成都,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那时候,成都东门、北门的水运业十分发达,当时码头边售卖的肥肠粉还叫肠肠粉。“走,上北门吃肠肠粉”,成了很多老成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东门水码头

北门大桥

1912年,一位唐姓师傅在芷泉街开了一家售卖肥肠粉的川味小吃饭店——紫东颐饭店。

1931年,一位9岁的少年拜到唐师傅门下学习肥肠粉的制作方法。那时候的紫东颐饭店,常常可以看到个子小小的他,整天来回在灶台和餐桌之间奔忙。虽然偶尔打烂盘子会被严厉的师傅责骂,但少年踏实肯干,三年学得手打鲜粉技艺及冒节子方法。他就是如今甘食记成都肥肠粉主理人甘乐的爷爷——甘家林。

甘家林

1935年,为了让家里人的生活过得好一点,甘家林决定到码头挑担卖肥肠粉,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挑就挑了近20年。

随着肥肠粉的客源逐渐稳定,生意也越来越好。1952年,甘家林卸下扁担,在芷泉街立匾开店,店名简单明了——“甘记肥肠粉”。

后来,甘家林的儿子甘志贵,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几经辗转,在1988年将店铺开在了马鞍北路。那时候,甘记肥肠粉已经小有名气,每天中午,排长队等着吃一碗肥肠粉的人不在少数。

到甘乐这一辈,手打鲜粉技艺一脉传承已逾百年,而甘家人经营肥肠粉已经是第三代。甘家的小辈虽然吃着肥肠粉长大,但大多都有自己的事业,对于家族肥肠粉的传承,甘乐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甘家三代合影,第二排右四为甘家林,第一排左三为甘乐

2008年,甘乐正式创立甘食记,因为国内不允许注册纯姓氏商标,所以甘乐将品牌取名为“甘食记”。

2016年,甘食记发展成为全国连锁品牌,至今已经成立11个年头。这期间,这个成都本土品牌几乎没有对大众发过声,一直在默默地进行品牌打造和品牌价值的挖掘。

“我利用服务了多家上市公司和连锁企业的经验,回头来传承家里这碗肥肠粉时,第一初衷就是做连锁,把成都肥肠粉推向全国,肥肠粉是成都几代人的回忆,如果不能将它传承下去将是我一生的遗憾。”

2019年

甘乐做了一件大事

——

2019年,老甘家迎来了最浓墨重彩的一年。甘乐提交的非遗申请被通过,非遗发布会顺利举办,甘食记正式成为非遗品牌。甘乐离当初创立甘食记的目标更进了一步,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以更好的方式被传承着。

9月30日,甘食记非遗传承店开业了,开业当天,也是非遗发布会举办的日子。现场举行了第一届手打红薯鲜粉工匠赛决赛,6位甘食记打粉师傅在比赛中为现场的观众和评委展示了手打鲜粉的8个步骤——这也是甘食记之所以成为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

甘乐也在业内餐饮人和媒体的见证下,接过了由国家级水墨艺术大师胡绍中教授题词、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长吴维代表授予的牌匾——“非遗肥肠粉。”

第一届手打红薯鲜粉工匠赛决赛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长吴维(左)和国家级水墨艺术大师胡绍中教授(右)共同为甘食记授牌

“希望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这碗来自成都的肥肠粉。2016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信念是'活下去',现在,我们的使命是'再活一百年'。”

非遗店位于东风路4号,在市中心东风大桥边上。这里是成华区政府和万科联手打造的旧城改造项目“上下猛追湾”的精神堡垒所在地,也是甘乐从小生活的望平街口,更离甘家林1952年立匾经营肥肠粉之地只有百米之隔。

走近了,出现在眼前的不是非遗店的店门,而是聚集在门口“看热闹”的叔叔嬢嬢些,明显就是住在周围出来遛弯的老成都。其中一个嬢孃看了一眼“甘食记”的招牌,恍然大悟的样子:“哦~甘食记啊,我吃了好多年他们家的粉哦。”

甘食记非遗传承店

明档厨房窗口旁有个四人座,是看打粉的绝佳C位,不过坐在这里嗦粉,要小心师傅突然喊起的号子吓掉了你手里正在夹肥肠的筷子。

几个年轻人,边吃着粉边和朋友聊着最近的新鲜事。还有打扮精致的夕阳红姐妹团,口音一听就不是本地人,落座便好奇地四处张望。肥肠粉上桌后,就再也顾不得什么,注意力都落在粉上。

店门口坐着个穿着粉色睡衣的大姐,估计是住在附近的老街坊,一个人点了碗肥肠粉,油点子还溅了几滴在袖口上。唆完粉正在喝汤的时候,甘总走过来和她摆龙门阵,大姐尖着嗓子说,“年轻那会儿,重庆的朋友过来,都喊我带他们去吃粉儿,这个肥肠粉,就是我们成都嘞!”

“如果我不做肥肠粉,我就没有做餐饮的理由。要做就把这个品类做好,做新一代年轻人认可的成都美食名片。”

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美食

最好的方式是创新

——

过去几年,在挖掘甘食记品牌和肥肠粉品类价值的过程中,甘乐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

从唐师傅那一辈算起,手打鲜粉的技艺已经传承了106年。

手打红薯鲜粉技术,传统的学习方式都是通过言传身教,为了让门店的后厨更精准地学到这门已经流传上百年的技艺,甘乐将制粉的步骤分为简单明了的8步:筛粉、打芡、揉粉、提粉、打粉、捞粉、泡粉、冒粉。

制粉的工艺是通过师傅教徒弟的方式,无偿教授给在体系内部的人。师傅不仅指导徒弟的技术学习,也有师徒情深的情感纽带,在工作、生活及人生规划中,师傅能代替企业给予更多关注与关怀。

“我们现在认为,对于甘食记来说,唯有师徒制,能够让我们突破传帮带的形式。”

粉条的粗细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口感,甘乐将祖辈的27孔铝粉瓢改良为21孔紫铜粉瓢,目的是为了让鲜粉加粗后有更筋道的口感。

內厨每天进行五炉定时的手工打粉。店内明档式的厨房,把师傅打粉的全过程展现在顾客的面前,打粉的师傅还会带头喊号子:

“欢迎来甘食记吃肥肠粉,粉团和好后,铜瓢握在手,上下拍打有节奏,粉丝锅里漏。嘿嚯嘿嚯~~~”

为了保证顾客无论什么时候到店,吃到的肥肠粉都是老味道,甘食记的调味调料都是通过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到门店。在制粉工艺上,甘食记并没走任何捷径,严格按照制粉的8步骤每天定时在门制作手打鲜粉。

传统的肥肠粉只有红白两种口味,红味放红油辣椒,白味放胡椒和盐。

甘食记研发出麻辣、酸汤、藤椒、大骨原汤4种口味的肥肠粉,并在4种口味的基础上,衍生出8款产品。

甘食记肥肠粉选用的是安岳红薯基地种植的天然红薯,用这些日照充分,淀粉含量高的安岳红薯制成的手打红薯鲜粉,疏松、柔和,营养丰富,吃起来也更鲜滑入味。

招牌肥肠粉有红、白两种味道,白味高汤鲜美,红味汤底鲜麻。招牌血旺肥肠粉是甘食记肥肠粉系列中的豪华版,血旺、油豆腐、炸鹌鹑蛋....丰富满当。极品酸汤肠头粉,份量超大,独特的酸爽味,加上麻香的藤椒味点缀,让人吃完还有点上头。牛肉火锅宽粉用手打宽粉制成,口感比手打细粉更有嚼头。

图一为血旺肥肠粉,图二为牛肉火锅宽粉

另外,还有老成都素粉、肉臊酸辣粉、干拌碗杂粉、牛油火锅素粉可以选择,辣度也可以提前跟点餐员沟通好。

除了肥肠粉,还搭配了成都地道小吃三鲜冰粉、龙抄手、鸡丝凉面......让顾客能在甘食记吃到更丰富的一餐。

当然,甘食记的创新远不止于此。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美食更好地传承下去,需要热血、需要创新、更需要格局。

让老成都的肥肠粉不会因时代的

变迁和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消亡

——

肥肠粉很多时候被当作小吃,好吃却并不那么受关注。

“我觉得有一个很可怕的点,我也喜欢吃它,我也知道它很好吃,但是你要让我想不起来,我可能真的会想不起来。如果楼下的店没有啦,外卖没有啦,春熙路没有啦,我真的可能会忘掉它。”

大众点评后台的数据显示,成都肥肠粉店的总数是逐渐在减少的。过去可能有上千家,而去年的数据显示,成都只有485家。

事实上,在成都,我们身边的这些肥肠粉店子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也意味着,如果不加以运作和保护,肥肠粉这个起源于成都的民间美食会面临濒危。

而且,成都的肥肠粉,大多是夫妻小店,能叫得出名字的品牌是很少的。夫妻店面临当下与时俱进越来越高的房租、人工、食材等,没有能力去建设品牌,没有能力让用户去输出有价值的信息、没有能力去巩固研究产品和品类去提炼出价值,所以没有能力涨价,肥肠就切得越来越细,都切成丝了。

甘食记打破夫妻合营的小本经营模式,建立肥肠粉的连锁品牌,通过肥肠粉口味、搭配小吃、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了良性的品牌化运作,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肥肠粉,而这,还只是第一步。

一个品类的发展、复兴,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品牌所能完成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一起才能守得住。

“我们已经初步走出连锁这样一个状态,作为一个相对有意识的传承人吧,希望能够推动这个品类从相对的低谷走上来。”

甘乐与自己的师傅及技术总监常开会至深夜

在接下来的规划中,甘食记不仅要把门店开到全国,也会不断无偿培养门店掌握“手打鲜粉”技艺的手工匠人。同时,甘食记将邀请行业专家,梳理行业标准,携手同行做大品类,让老成都的肥肠粉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和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消亡。

“我们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作为一个头部品牌,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做肥肠粉。大家一起来做大这个品类,从西南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知道老成都肥肠粉。”

—终—

从甘食记近三年的数据报告中可以看到:全国30家门店,每天新客进店率超70%,35岁以下顾客群体超75%。

在非遗传承店,也有很多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和外地游客自拍打卡。正如李宁、回力、大白兔等品牌的国潮复兴,老成都的百年美食亦呈现复兴之象。

成都作为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美食之都,有太多类似肥肠粉这样的民间美食需要被关注和传承,而这离不开专业的品牌化运作,这对相关从业者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就像肥肠粉之于甘食记。

有发展,有传承。好的东西在不断的发展中历久弥新,也是成都这座城市在日新月异中始终保留着自身独特韵味的原因。

(来源:有点编辑部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