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入市应比社保基金更灵活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效果也较为理想。近期证监会再次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效果也较为理想。近期证监会再次召开相关座谈会,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反映了管理部门打造好A股的良苦用心。但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是两种不同的资金,须根据不同特点制定不同政策,才能为这两种资金的入市提供有效的制度框架。

两种资金的性质和目标不同

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都是集中资金用于向民众提供保障、保险的资金,因此它们都是姓“保”,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两种资金确实有某种共性。重要的是,两种资金集中以后,并不会马上“出保”,大量资金囤集在资金池处于闲置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使用价值的降损。而股市则是一个永远缺少资金的市场,因此如果能够把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引导到股市,无疑是两全其美的事。

事实上,不管是社保基金还是保险机构,在集纳资金后并不会闲置,而是会投入各种投资渠道,这样不仅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对资金价值的侵袭,而且使基金和保险机构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强大的保障、保险功能。A股市场作为一个富有增长潜力的市场,自然也成为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钟情的目标。

但是,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入市,相对于其他机构来说,无疑是一种大资金,其实力可以远超其他机构,更不要说散户了。因此,这样的资金入市,就构成了和其他投资力量的博弈,如果不加规制,就很容易造成市场交易的失序。但如果规制过于苛刻,又容易给这两种资金戴上“镣铐”,失去了让它们入市的意义。

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这两种资金,虽然都姓“保”,但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社保基金“姓保名障”,它的保障功能是由政府权力来行使的,性质比较单一,是政策性资金;相对来说,保险资金则是“姓保名险”,它的名目要复杂得多,但总的来看,它是一种商业性资金。这两种资金的不同性质,决定市场操作也会不同。社保基金保守,不可过于激进,而保险资金却相对灵活。

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更灵活

目前,A股市场对于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入市,都制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其资金入市比例等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这种规定主要体现在资金入市比例上,以不影响基金和保险机构的基本运作为前提条件,这无疑是正确的。股市是一个高风险市场,如果对两类资金的入市不加必要限制,万一遭遇风险出现“全军覆没”,影响的不仅是资金的安全,还有社会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社保基金作为一种政策性资金,其资金量又巨大,进入市场后如何遵守有关证券法规,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A股市场还有很明显的“政策市”痕迹,其实即使是所谓成熟股市,国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而社保基金又是由政府指定机构代行管理的,如果社保基金先行得知有关政策变化信息,抢在市场得知之前完成操作,虽然可以保证其自身盈利或风险规避,但也容易构成内幕交易,而在目前的市场框架下,监管部门也很难对社保基金实施监管。以往有几年,A股大盘全面下跌,各路投资机构损失惨重,但社保基金仍能保持正收益,虽然表明了其正确的选股,但其间的疑问一直未排除。

至于保险资金入市,在A股市场上则出现过曲折,这种曲折同样体现在保险资金入市可能出现的对市场公平性的损害。保险机构实力雄厚,所依赖的不是自有资金,而是保费。前几年发生的宝万之争正是在这一点上出现巨大争议。之后,当时的保监会修改了保险机构入市的管理制度,投保资金入市基本被排除在外,险资入市就进入了低潮。今天管理部门再度呼吁保险资金入市,是否有必要对险资入市的管理制度再作修改,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在这次座谈会上,证监会对保险资金入市提出了殷切希望,即“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因此,在风险可控的背景下,可以给予保险机构更多的投资灵活性

如对于入市险资市场运作的管理,其实可以放宽一点,不必追问其是否为投保资金。只要其遵守了资金入市比例上的限制,即使入市资金遭遇套牢,也不大可能影响到保险机构自身包括赔付的正常运作。

既然市场热忱欢迎保险资金入市,对这种市场性资金入市以证券法规的一般性要求一视同仁。这也有利于我国的保险机构与A股市场共成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