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英雄虎胆震片场,感同身受谱驼铃

1990年,一个酒厂想请于洋拍广告,只要他在镜头前喝酒,说台词,就有30万广告费,当时奥迪才26万。于洋一口拒绝,他倒不是和钱过不去,只是不想为了钱,毁了银幕上塑造的英雄形象,“一个在银幕上塑造英雄人物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去做一个狗熊。”

上世纪50年代,于洋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进修,两年学习结束,苏联专家给了他一个评价:于洋,你是一条大船,大船应该在大海里航行。在中国电影史上,于洋塑造了很多经典的硬汉形象,《英雄虎胆》中的侦察科长曾泰,《火红的年代》中的炉长赵四海,《戴手铐的旅客》中的公安干警刘杰等,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山东人的于洋同样一身正气,正直豪爽,也正是因为这些性格特征,使其塑造起人物来更加得心应手。

于洋

生日:1930年10月4日

出生地:山东省黄县

原名:于延江

工作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

银幕、生活中都是硬汉

1945年,15岁的于洋在哥哥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他做过公安战线侦查员,先后参加过土改、四平保卫战、长春歼灭战和渡江战役,这些革命战斗生涯锻炼了他的意志,也为他日后的表演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于洋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在干校劳动时,就是一把好手,别人扛一麻袋粮食,他还要再摞一袋。有一年在东北农村拍戏,村民反映夜里经常有狗熊之类的动物出没,于洋为了给老乡除害,也为了给摄制组改善伙食,就和同事商量着除掉狗熊。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成立,荷枪实弹在当时是必要的。夜里有动静了,于洋就和同事起床,趴在窗户上,朝外面的黑影啪啪就是几枪,等了一会儿过去确认,才发现把老乡的牛给打死了,为此于洋还被处分。

生活中的于洋要强好胜,拍戏时同样如此。1949年,在凌子风导演的《中华女儿》中,有一场很惊险的炸桥镜头,要演员爬到松花江江桥上,放炸药,然后再从几十米高的江桥上跳下来。导演问于洋敢不敢跳,于洋说当年的战士敢跳,我为什么不敢跳。说完,于洋已经站在江桥上了。为了保险起见,开拍前导演要求检查一下江水的情况,特技部门下水检查发现,看似平静的水中竟有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破军车和船壳,如果跳下去的话,十分危险。最后导演想了个办法,在长春搭了一个十几米高的桥墩子,在底下挖了一个大坑,里面放很多草,跳桥的时候镜头一切就行。

拍摄前一天,导演让于洋去看了一下,于洋说,没问题。那个年代拍电影都不用替身,但对于喜欢冒险的于洋来说,却在电影里得到了宣泄的机会,“战争年代那么艰苦的环境都过来了,拍电影还怕什么”。1974年,于洋出演《火红的年代》,他完美地塑造出炉长赵四海“高大全”的特质,有评论说于洋五官饱满,浑身洋溢着正气,站着就是一棵高大昂扬的青松。而片中许多台词如“ 我们自己干”“你麻木了”,在于洋的口中说来是掷地有声,颇具气势。

《英雄虎胆》中用动作演绎心理戏

于洋在银幕上塑造了无数硬汉英雄形象,《中华女儿》中英勇无畏的抗联战士,《卫国保家》中一腔热血的民兵队长,《走向新中国》中血气方刚的炼钢工人,《戴手铐的旅客》中坚韧不屈的老公安侦查员刘杰等,其中尤其以《英雄虎胆》中的侦察科长曾泰令其名声大噪。

于洋在《英雄虎胆》中饰演侦察科长曾泰。

因为曾泰这个角色有两种身份,一种是解放军的侦察科长,一种是匪军的副司令,剧情中曾泰不能暴露自己侦察科长的身份。所以于洋在和导演编剧讨论完剧本之后,给这个人物定了一个基调:让我演国民党的副司令,我就得像国民党,不能在脸上贴一条,说我是共产党,那就概念化了。基于这样的设定,于洋抛弃了概念化的表演方式,在两种身份之间进行微妙的转换。片中有一场曾泰审讯耿浩的戏,是五次审讯中最激烈的一场。这场戏表演难度特别大,一方面要掩饰审判自己同事时心里的矛盾,另一方面还要像真的副司令来审查一个共产党那样。拍这场戏的时候于洋特别紧张,额头一直冒汗,点烟的时候手也一直发抖,这些都不是设计的,而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流露。

片中还有一场非常有挑战的心理戏,曾泰发现战友耿浩被敌人识破了,焦急地在房间走来走去,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是导演严寄洲用一个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拍摄的,于洋在表演时,从近景走到远景,再走回近景,没有一句台词,全靠动作表情,在表演上是需要功夫的,导演称于洋拍这场戏时,眼睛里有一种迸发出来的激情。于洋饰演的曾泰有着极高的个人魅力,受到很多观众的喜欢,当时于洋一天最多接到四五十封信。不过,也因为这部电影,江青评价于洋“演得比土匪还像土匪”,以至于他在“文革”中受到过批评。

演戏之外,也能导演和创作主题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演员一年能拍一部戏就不错了,而于洋在1959年拍了4部电影,《飞越天险》《水上春秋》《粮食》《青春之歌》,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的高峰期。他不喜欢停滞的创作状态,“相对于小桥流水,我更喜欢大江大河”。

拍《水上春秋》时,于洋在游泳池里泡了两个月,跟游泳健将们一起在体育学院锻炼身体,经过一番苦练,他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蛙泳世界冠军华小龙这个形象,还通过教练专业化和高强度的游泳训练,100米蛙泳游出了1分46秒的好成绩,达到了当时国家三级游泳运动员标准。拍《飞越天险》时,他每天要在西郊机场跟飞行员一起生活,那几年他生活比较丰富,一会儿是运动员,一会儿是飞行员,但都是创作角色的过程。

《戴手铐的旅客》是于洋电影创作后期的一部代表作,改编自一篇反思“ 文革”的报道,于洋自导自演。原来的报道中故事背景是西北,于洋将故事背景改成了西南昆明附近,地处亚热带,风光又漂亮,拍起来也好看。他还将故事中的小男孩魏小明,改成了一个傣族小女孩,后来由蔡明饰演,正好可以穿上傣族衣服,很有民族风情。于洋还参与了很多电影台词的创作,片中有句台词“ 拿大顶看世界,一切都颠倒了”就是他亲自改的。

因为于洋本身经历过“文革”,有时候拍着拍着就很难过,他想电影应该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来突出战友情,就找到了作曲家王立平创作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主题曲《驼铃》,这首描述战友情的歌在当时并非主流,但却传唱至今。《戴手铐的旅客》的美术设计师屠居华透露,于洋导演在影片的剧本创作和主题曲《驼铃》的创作中同样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是在编剧和作词名单上他并没有给自己署名。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翟永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