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圈粉”:茶具中的爱马仕,竹编茶具

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让人们有足够的盈余去品茶,茶叶种类丰富多样,人们对饮茶器具的选配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茶叶需要配好的茶器,从古至今茶具不断的向前发展。

到了清朝,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此类茶具是由瓷胎搭配外部竹编包裹而成,内胎多为陶瓷材质,包裹部分选用精挑 细选的慈竹,经过破竹、去节、划丝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后的竹丝细如青丝,经上色处理后,按茶具的形态大小编织而成,形成严密包裹胎体的外衣。且在泡茶过程中加上竹编外衣的保护,可 减少茶具对皮肤造成的灼热感。

竹编茶具市场现状分析:

茶文化的盛行也带动着茶具市场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茶具市场空前鼎盛。

目前市场上的瓷胎竹编类茶具品种较为单一,造型普通,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手工艺人大多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制作生产。因此,如何将此类出色的民间手工艺传承并推广出去,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竹编传统文化。

竹编茶具的价值:

1、实用性价值

竹材的导热性较差,当胎体内盛放极冷或极热的流体时,在使用过程当中,使 用者由于受到竹编的保护,可避免胎体直接接触到皮肤所带来的伤害。此外,匠人一般从瓷胎底部作为竹编伊始部分,依据茶具的具体形态由下而上的编织,最后竹编紧密地依附于瓷胎表面, 既不会脱落又能有效地保护茶具。加上竹材本身的弹性良好,当 运输过程当中出现磕碰、跌落的状况时,胎体外侧的保护层便可 起到减少冲击力,起到对胎体的保护作用。

2、 审美价值:

在美学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竹编表面的装饰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例如染色、提花工艺在竹编上的涌现,使得竹编表面的装饰图案更加具有多样性。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一员,竹编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竹丝以某种规律的经线、纬线交错方式组成。正是利用这种犬牙交错组合而成的编织方法,胎体表面的竹编形成了其他材质所没有的独特韵律感和装饰效果。在编 织过程中,手工艺人几乎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胶体材质或其他连 接工具就能做到将竹编胎体牢牢扣住。

3、文化价值:

茶具文化是伴随茶文化发展的。现如今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的中越来越重要,茶文化和竹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茶之风历来被文人雅士所喜爱。竹也是高雅、有节的文人精神象征,二者的文化内涵不谋而合,瓷胎竹编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国粹之一,我们有必要对竹编瓷胎茶具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国内外消费者了解和喜爱。

茶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浩荡文化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内人民越来越富足,茶逐渐成为国内消费者日渐喜爱的重要消费品。

竹编与瓷融合的茶具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发现无论是实用性、审美性还是文化上都具有优势。

推动竹编茶具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华文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