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王志勤:目前“流量经营”模式难以维系

王志勤:今年上半年,电信行业累计收入同比下降0.03%,目前的“流量经营”模式难以维系。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突破惯性思维,利用网络切片等5G新技术手段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10月31日上午,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中国铁塔联合举行了5G商用启动仪式,宣布中国5G大规模商用正式开启。

就此,新京报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她表示,我国5G套餐资费水平低于国际主流运营商。同时,网络提速降费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内通信用户已经从单纯关注降费,逐步转为更加重视通信服务的质量和体验。根据差异化服务划分套餐档次也将会是5G资费的发展趋势。

10月31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在各自的官方App公布了5G套餐的资费情况,其资费128元起,最高869元。

新京报:目前5G网络建设和运营方面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王志勤:5G商用刚刚起步,后续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5G建设成本上升,运营商压力增大。一方面,由于5G工作频段更高、数据吞吐量更大,基站部署密度和用电成本都将增加,运营商建网和运维成本高。据测算,现阶段5G单基站设备功耗是4G的三到四倍;同等覆盖情况下,预计2025年5G网络建设总投资达到1.2万亿元,包括三大运营商和广电(考虑共建共享),以及社会投资。另一方面电信企业面临收入增速下滑压力。随着国内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电信行业收入增速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电信行业累计收入同比下降0.03%,目前的“流量经营”模式难以维系。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突破惯性思维,利用网络切片等5G新技术手段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新京报:5G应用培育方面,还存在哪些瓶颈?

王志勤: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各个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基础参差不齐、需求千差万别。5G行业应用暂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碎片化的行业需求意味着难以大规模复制推广。5G应用生态体系尚待完善,5G应用和网络、终端、基础软硬件间的协同仍需进一步加强。比如,过去的手机上网,下载速率远高于上传速率,但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下,对上传速率的需要反而高于下载速率。5G融合应用发展是个世界性难题,需要不同产业领域协同,共同探索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同时需要打通技术、产业、资金等多个环节,面向生产领域的新场景、新需求,重新研制新的软硬件产品。

新京报记者 许诺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世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