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悲剧到底怪谁?

开头先来做个小问卷,你们觉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到底应该怪谁? 网络图 多年以来,人们探讨梁祝爱情悲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开头先来做个小问卷,你们觉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到底应该怪谁?

网络图

多年以来,人们探讨梁祝爱情悲剧的成因时,大多认为是封建礼教毒害的结果。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在恋爱自由的当下,梁祝的故事还这么富有生命力,难道其中另有玄机?

百万粉丝大号“铲史官”在《拍案惊奇:惊天谜案的历史真相》这本书中,用呆萌的漫画,风趣的语言,经过深入挖掘历史后,为我们解读了造成梁祝悲剧的原因。

首先,先来复习一下梁祝的故事:

东晋年间,祝家女公子英台女扮男装到外地读书,中途遇到同是外出求学的梁山伯,俩人结为八拜之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同窗三年,结脚而眠,祝英台暗中爱上了梁山伯,而梁山伯却不知祝英台是个妹子;分别前,祝英台暗示梁山伯十天内去她家一趟,但梁山伯误以为三十天。

三十天后,当梁山伯如期约来到祝家提亲时,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马员外的公子,并已定下迎亲的日期。梁祝相见,悲感交加,但无法改变现实。不久,梁山伯含恨而终。

在马家迎娶的途中,祝英台坚持要到梁山伯坟前告别,获许可。祝英台痛哭祭奠,时风雨大作,坟裂,祝英台纵身跳入,转眼一对美丽的蝴蝶飞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铲史官”团队是如何分析的——

  • 总策划:邓玲玲, 资深媒体人,曾供职于新京报十年,前新浪网历史频道主编、文创中心总监

  • 图像总监:朱彦,前新浪历史频道、文创中心高级编辑

  • 主笔: 周绍纲,历史专栏作家,前新浪历史频道、文创中心高级编辑

  • 拍案惊奇其他作者:编绘 锄头,文案 胡难、肖璞韬、张宝强等

1、包办婚姻?

包办婚姻真的那么万恶吗?话说,在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古时候,你不大可能漫无目的地翻山越岭跋涉几十里地去寻偶。

于是你只能就近取材、自由婚配,但这很容易导致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部落,必定会在历史无意识的生物进化中逐渐消亡。

一对青年男女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能够搞清楚这点的,无疑是父母。所以,能够延续至今的人类群体,在古代基本上都采取了包办婚姻,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生物进化选择的结果。

2、祝员外棒打鸳鸯?

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同窗记》里并没有说梁山伯的家庭情况,但从他去外地读书这点来看,他家里的经济能力应该不比祝家差多少,古代供养一个人读书颇不容易。

另外,祝英台的父亲还是比较开明的,在女子不出闺门的古代社会,祝员外能让女儿女扮男装到外地读书,这表明他并非“老封建”——至少表明他很宠爱女儿,不太可能会因为梁山伯的家境原因,而完全不顾女儿的感受。

3、马员外家仗势欺人?

祝家与马家同为员外之家,马员外为自己的儿子向祝家提亲,仅仅是“门当户对”而已,并无仗势欺人之嫌。

相反,从迎娶途中允许祝英台祭奠梁山伯这一点来看,马家也还是很仁义的。设想,在结婚这一天,谁家会同意新娘去见前男友?!

所以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晋书·武帝纪》中有一条这样的史料:

晋武帝秦始九年(273)冬十月,诏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意思是说女孩子到了17岁还不出嫁,将采取强行措施,由政府指配丈夫。这种毁灭剩女、造福光棍的福利政策,应该是祝英台被匆匆叫回家的原因。

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分别前祝英台暗示梁山伯一定要在10天内去她家,因为再晚点,就算他爹不答应马家的求亲,她也会被政府指配给某个路人甲。

由此可以推断,梁祝分别时,祝英台的年龄应该快到17岁这个法定界限了。古代计算年龄是按虚岁走,所以当时祝英台实际年龄应该是15周岁左右(加2岁为虚岁),梁山伯作为结义大哥,年龄稍微大一点,应该是15周岁多点。

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关雎》做出暗示,而梁山伯完全不知。因为15岁的小屁孩还没发育完全,对异性还不是很敏感。

尽管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但出于羞涩天性,情窦初开的祝英台也只能各种暗示。

梁山伯对祝英台有一种朦胧的情愫,但万万没想到她是一个妹子。话说两人同窗三年,居然不知道她是女儿身,这不是梁山伯的智商有问题,只能说,梁山伯too young。

15减3等于12,两人刚结拜时,梁山伯大约1215减3等于12,两人刚结拜时,梁山伯大约12岁,可能还没有开始发育,因此,他才没有表现出成年男子那种对异性的敏感和好奇,以致与祝英台“结脚而眠”而相安无事。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判断,梁祝的悲剧在于梁山伯太年轻。

因为年轻,12岁的时候与祝英台结拜为兄弟;因为年轻,同窗三年不知道祝英台是妹子;因为年轻,同床三年还保持着纯洁的友谊关系;因为年轻,15岁时没听懂祝英台的表白。

更悲剧的是,因为年轻,梁山伯错过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祝英台以“二八、三七、四六日”暗示他10天后去她家,但他却误以为30天。

“10天”只是一个隐喻,即女孩子给予男孩的成长时间,但男孩子往往需要“30天”才能长大。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这个误会不可避免,因为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宿命。

即便是今天也很常见:一个男孩子成熟的时间,远远赶不上一个同龄女孩的待嫁时间。于是,当你真正长大的时候,曾经的她却已成了别人的新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