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致敬你奋斗的青春

文图/刘星勇 编者记: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担负着川藏、新藏公路2800多公里的道路养护保通、抢险救援

文图/刘星勇

编者记: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担负着川藏、新藏公路2800多公里的道路养护保通、抢险救援任务。十月下旬,在临近退伍之际,我来到该支队养护十六中队采访了满服役期的16年老兵,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怀念军旅,致敬青春。

金秋十月,川藏沿线成片的枫叶映红招展,与湛蓝的天空下那一抹耀眼的迷彩绿交相辉映, 服役期满16年的老兵在临近退伍之际,依然坚守初心,不忘本色,守卫着这条神奇的景观大道。

敬礼,我曾经战斗的地方 刘兴勇摄

见证

老兵,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兵,一个如此响亮的名字。16年战斗的年轮,注解着他们的青春,更见证着川藏线历史的变化。老兵夏涛、吴天华从新兵下连至今一直服役于养护十六中队,从川藏沿线路段凹凸不平的搓板路到现在安全畅通的柏油路;从营区道班房的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到现在的绿色营区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他们用了十六年的青春来见证。

入伍16年,夏涛从上等兵开始就担任材料员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4年。工具分类、油料入账、器械检修、材料入库看似简单的工作夏涛却用了十四年来总结归纳。在他任职期间,中队所有材料施工用具无一漏帐、错账,他用最兢兢业业的工作成绩,见证着他最美好的军旅生涯。

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拉着战友们到养护练兵一线。吴天华从上等兵开始就担任驾驶员岗位,从以前大翻斗车的“背大箱”到现在一人一座的宇通小客车;从最初的人工养护到现在的无人机、全地形车、长臂挖掘机等智能化、科技化养护装备,他自豪地说:“能够见证着支队逐渐走向现代化交通劲旅我很高兴,即便即将离开,我也会坚守岗位,确保战友们每天能够平平安安到养护一线,安安全全的回到中队。”

吴天华:满载回忆的雪域天路

回望

16年风雨兼程、16年披荆斩棘,让何成波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操驾技能。回首2014年5月12日,川藏线然乌段发生大规模山体塌方,他第一时间受领任务到一线抢通。作为中队老操作手,参加过多次抢险救援任务的何成波面对两万立方米的大型塌方体时他依然显得镇定自若,“队长,我建议大石头先爆破、后清理,小型堆积体我从另一侧开始清。”何成波驾驶挖掘机精准操作,连续奋战3天,成功抢通受阻路段,比预计抢通时间提前了2天。晚上10点回到中队后,他已然精疲力尽,倒头就睡。

凌晨两点,熟睡的何成波被一声紧急集合哨从睡梦中惊醒,得知下午抢通的道路又出现二次塌方时,他来不及想,也来不及考虑,毅然决然的向中队请缨要求再次赶赴抢险一线,中队长考虑到他刚执行完抢通任务,劝他先休息,可还是执拗不过何成波刚烈的性格:“队长,我是老操作手经验足,现在又是晚上,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我反应快,让我去,保证能够完成任务。”凌晨两点半,何成波整备好装具再次向灾害点进发。

和何成波谈话间了解到,16年来他先后参加大大小小的抢险救援任务累计百余次,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每次都圆满的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虽然军旅生涯还剩短暂的一个半月,但只要组织需要我,遇有灾害危险,我愿第一个冲锋在前,守卫这条生命通道。”

何成波:冲锋在前,守卫雪域天路

坚守

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高光鲜亮时刻,但他门的军旅生涯却是最能代表千万名普通一兵的真实生活,那就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书写着最忠诚的坚守。

清晨,西藏八宿县寒风冰冷刺骨,他们依旧出操整理内务,依旧坚持体能训练,依旧和大家一起,坚守最后的强军梦。

2003年入伍初期,戴志和向亮亮还是一名懵懂的新兵,那时的他们稚嫩单纯对部队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刚入伍时不知道自己是到交通部队,说实话,那时候还是有点失望,毕竟年轻的时候想着部队不是天天扛枪打仗就是开着坦克满山跑,结果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工程项目部,每天就看着老班长们上工地搞测量、测水位、推土方、铺路面、补沥青,我感觉那个时候当兵和一名筑路工人没有区别,但后来时间久了,我逐渐了解这支部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先后参加了多条国边防公路的抢修抢建任务,还成功修筑了二郎山隧道、嘎隆拉隧道等多条重要国家级交通枢纽的建设任务。”向亮亮回忆到。

从下士开始,戴志和向亮亮就开始学习测量、修理、驾驶等专业技能,但没有经验的他们四处碰壁,一无所获,最终在老班长的指引下,找到了学习方法。之后,他们始终坚持多看、多学、多钻,但由于专业知识名目繁多,难记忆、难理解、难掌握,他们却能够沉下心来认真总结归纳方法,坚持做到“学一点,知一点,长一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学习,向亮亮取得了“高级修理技师”证书,多年来他还带出了8名徒弟,已有4名取得“中级修理技师”证书;戴志多次获得“红旗车”驾驶员荣誉。

“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即便将要离开,依然用满腔的热血守好这条天路,护好这片热土,这就是我给自己最后军旅生涯定下的目标。”戴志自豪地讲到。

尘土飞扬的青春

抉择

十六来,老班长白刚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抢险救援任务两百余次。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次赴尼泊尔执行跨国救援任务。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房屋塌陷、路基沉降、道路损毁,素有“小香港”之称的樟木口岸也瞬间变得满目疮痍。

灾情发生后,白刚随队到了灾害一线,面对一天上10次的余震,山顶不时还有飞石滚落的抢险环境,他选择了冲锋打头阵,勇上救援一线,他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个人生命安全放在最后,用中国军人的血性虎气和使命担当,顶着余震带来的危险,驾驶着挖掘机在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且及其狭窄的作业面上,连续战斗2天,终于在荆棘丛生,碎石遍地的灾害点开辟出了一条新的生命通道,为后续抢通工作展开赢取了宝贵时间。

在担任操作手岗位以来,白刚先后为部队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他还笑着说:“最早带的那一批挖掘机操操作手今年就要追上我了,也要面临套改四级警士长了。”

走过迷彩军旅,品味无憾人生,他把最难忘、最热血的年华献给最美的军营。如今面对走留,面对中级士官晋升高级士官这道“坎”他又该怎样抉择?

从普通一兵成长到部队拔尖的操作能手,但面对走留他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清楚的知道从中级士官到高级士官的艰难。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不是我想留就能留的,但是只要组织需要我,我一定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为部队再作贡献。”铿锵的话语更加坚定了白刚想再为部队奉献的期望。

白刚:无悔青春书写天路情怀

当然,能继续在部队奉献是每名老兵的愿望,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有谁真正想离开这个自己呆了16年的家呢?

十六年军旅生涯,十六年的青春,岁月或许会令你军营的记忆淡去,但我们相信,军人的品格永不会从你们的身上褪去,但是老班长,你们在雪域高原的吃苦奉献精神却无时不在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正是因为你们的坚守和奉献,坚定了一批又一批战友扎根雪域,奋勇向前,为守卫这两条生命通道奋斗青春年华,我们向你们奋斗的青春致敬!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