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汉语桥 世界说郑好」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自古英雄出少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通过“汉语桥”这座跨越国界的“友谊之桥、文化之桥、交流之桥、心灵之桥、和平之桥”,来自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的少年跨过山河大海在中国相聚,从北京到河南携梦同行,碰撞出激情与火花,一起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自古英雄出少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通过“汉语桥”这座跨越国界的“友谊之桥、文化之桥、交流之桥、心灵之桥、和平之桥”,来自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的少年跨过山河大海在中国相聚,从北京到河南携梦同行,碰撞出激情与火花,一起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王战龙

10月25日,“汉语桥”选手在少林寺体验中国功夫。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图

少年远行 他们也有“中国梦”

秋日暖阳,天气晴好,走上“汉语桥”,少年们发挥聪明智慧一路欢歌,收获了友谊和欢乐。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他们走进气势恢宏的皇家宫阙,亲眼看到了尊贵气派的红墙黄瓦,亲手摸到了匠心独具的白玉栏杆,每到一处都惊叹于中国古建筑的雄浑磅礴,感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奥林匹克公园和长城,现代科技和古老文化激情碰撞,闪耀出炫目的火花,照亮每一位少年的中国梦。

登上向往已久的长城,大家异口同声喊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唱响了《好汉歌》,打起了太极拳。

“携手汉语,筑梦未来”,谈及学习汉语,几乎每一个选手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

马宏博来自匈牙利,学习中文已有10年之久,这次是他第八次来到中国,他爱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喜欢交中国朋友。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姑娘季凯碧6岁起从学习拼音起步,到现在已经学了7年的中文,“越学越有意思,我特别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多一些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荷兰的陆尤金在三个月之前刚完成了一次中国之旅,他爱上汉语是因为偶然一次听到班里的中国女生说话,“她的声音特别好听”。通过学汉语,陆尤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教会了他广东话、温州话等方言,让他对中国和中文愈发着迷,还有了自己的“中国梦”。

多才多艺 “汉语桥”上样样通

“我姓郑,郑州的郑。”意大利选手郑彦柯在才艺表演环节,身披铠甲为兵马俑代言。虽然只有短短4年的中文学习,但郑彦柯展示了极高的语言天赋:“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在下秦皇兵马俑,沉睡千年一朝惊艳……”如若不是那高鼻梁深眼窝,仅听声音足以让你觉得舞台上站着的就是个中国男孩。

为了才艺表演,他备足了功课:从“兵马俑”三代守护人袁仲一、许卫红、邵文斌,到“能参加米兰时装周的”高颜值彩色兵马俑,从历史的传承与守护,到高科技的数字博物馆面世,舞台上,他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兵马俑的前世今生,思路清晰明了,讲述抑扬顿挫,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俄罗斯选手莉莉的才艺表演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特色。“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一口纯正的河南话惊艳全场,“杜甫《登高》又《望岳》,白居易唱着《长恨歌》,牡丹花香满洛阳,梨园春上演《花木兰》,咱去开封斗斗鸡,龙门石窟拜拜佛,烩面烧鸡胡辣汤,再来一坛陈杜康……”

为了此次比赛,莉莉在中文老师连寅子的带领下,搜集资料,看视频,深入了解中原历史文化,才有了这首透着浓郁河南味儿的《豫说》。

乌克兰选手安名和中国文化的接触要追溯到小学一年级,3年前随夏令营来到中国,内心那颗种子开始发芽。中文老师偶尔一次向他展示了关于变脸的视频,他就被神奇的“中国魔术”所吸引。他的学习之路更是“中国化”——淘宝上购买变脸道具,抖音上“偷师学艺”,一年时间的钻研体会,才有了台上短短几分钟的精彩呈现。

聊起中国文化,安名如数家珍:京剧、中国结、中国菜、太极拳。他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有一天可以在乌克兰的舞台上,向大家表演他的东方魔术——变脸,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