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为药——宋宜川和他的音乐诊室

宋宜川(穿白大褂者)和患者们正在上课。新华社记者曾维摄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曾维 解园 栗雅婷 马岩)身穿白大褂,坐在轮椅上,身边放着吉他、钢琴、架子鼓,手里拿着话筒……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音乐诊室里,宋宜川大夫的治疗方法显得不太一样。

“感受膈肌发力,把声音放大,把你的力量传递给身边的人。”宋宜川坐在大家中间。伴奏响起后,他用双手打节奏,跟大家合唱,不时对患者进行鼓励。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音乐治疗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全国首家建立在三甲医院的音乐治疗临床科室。同年,宋宜川应聘成为音乐治疗师。

宋宜川在示范如何正确的发声。新华社记者曾维摄

“我想……唱一首……《西游记》里面的歌,叫……《女儿情》。”话筒传到了小秋(化名)手上,她语速很慢,每说出几个字都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

整首歌她几乎没有唱出几句完整的歌词,宋宜川不停地用嘴型和手势对她进行引导和鼓励:“今天关了原唱,你唱得虽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进步很大!”

半年前,一场意外使28岁的高中语文老师小秋过敏性休克,醒来后她变得反应迟钝,思维不清晰,正常表达都成问题。

宋宜川第一次见到小秋时,正是她情绪的低谷期,那时候她只能勉强从喉咙里挤出一两个字。

喜欢唱歌的小秋出事之前是个“麦霸”。业余时间,她还喜欢在网络平台上录制古诗词的朗诵音频。

第一次上课,宋宜川给小秋点了一首她喜爱的歌。听到前奏后她急着想要开口,但发现自己的声音跟不上节奏后,小秋哭了。

提升音量,加快语速,恢复反应能力,这是宋宜川为小秋制定的计划。他说,小秋进步明显,现在已经可以进行自我介绍和简单对话,下周就准备出院了。

小秋说,她很喜欢听宋老师唱歌。给她鼓励、陪她聊天的宋老师更像是朋友。“他是一个很温暖的人。”

视宋宜川为朋友的患者不在少数,他自己也喜欢被当作“朋友”,甚至是“战友”,“他们正在经历的我都经历过,所以平添了一份信任和共鸣。”

宋宜川诊室里用于治疗的乐器。新华社记者曾维摄

受父亲影响,宋宜川从小就喜欢音乐。2002年,他来到北京读艺校、考大学,在课余时间参加演出,到酒吧驻唱,一切都在朝着梦想前进,直到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打乱了他人生的方向。

“我爱唱歌,我来北京的梦想就是站在五彩斑斓的舞台中央。当时我的老师也告诉我:‘你不是来学做音乐老师的,你要做歌唱演员。’”宋宜川说,受伤之后他说话有气无力,连咳嗽都需要别人帮助,这一度让他备受打击。

但他依然不愿放弃梦想,“我还想干这一行,还想唱出来。”

宋宜川正在给患者上音乐诊疗课。新华社记者曾维摄

宋宜川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声音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一方面源于热爱,一方面为了抒发情绪,每天晚饭后他都会在病区“开唱”。慢慢地,一些患者也开始加入进来,甚至护士都成了他的“粉丝”。最重要的是,他的音量在日复一日的歌唱中渐渐恢复了。

2013年,一位妈妈推着自己高位截瘫的儿子找到了宋宜川,“看您恢复得那么好,我想让您带他唱歌,练练音量。”眼前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他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帮助许多像他一样的人。

接下来的几个月,宋宜川结合自己摸索出的方法为男孩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几个月下来,恢复良好的男孩在一场公益演出上进行了演唱。演出结束后,台下的观众给他送花,还有“粉丝”与他互动。

“患者不是来学音乐的,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才是最终目的。”宋宜川说,来音乐治疗中心训练的患者情况不一,宋宜川会选用针对性的乐器和歌曲对他们进行训练,有些歌曲可以锻炼膈肌的爆发力和耐力,有些歌曲能够放松呼吸。为了不断完善自己的治疗方式,他还会向呼吸科大夫请教专业知识。

3年来,宋宜川已经帮助了来自各行各业的50余位患者复健,年纪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已近七旬。他的音乐治疗课为患者们带来了快乐,也使他们开始重新接纳自己。

“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音乐梦想。”宋宜川说,音乐治疗中心已经成为他新的舞台,为了帮助更多遭遇不幸的人,他要一直唱下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