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㬎4岁登基6岁南宋灭亡,长大后出家成高僧,却因文字狱被杀

南宋的第七位皇帝赵㬎(xiǎn),一生的经历颇为传奇。他幼年登基不久,蒙古铁骑就已经踏遍南宋的土地,稀里糊涂就成了亡国皇帝的赵㬎,被元军俘虏北上。忽必烈对他的待遇不错,成人后的赵㬎在回忆起自己身世的时候会作何感想?他又为什么要去西藏出家为僧?最后写了一首什么诗而因文字狱被杀呢?

1274年赵㬎的父亲宋度宗去世,这位宋度宗天生智力低下,昏庸无能,在蒙古大军南下之际,不顾国家危难,仍旧沉湎酒色,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这时候年仅4岁的赵㬎即位,是为宋恭帝。1276年,蒙古铁骑已经踏遍了南宋的江山,兵临城下危机之时,朝中人人自身难保,纷纷逃跑,赵㬎在太皇太后谢氏的带领下,发布了退位诏书。赵㬎的皇位还没坐热,就成了亡国之君,与其他的皇室成员,一同北上沦作元军的俘虏。

南宋被俘的君臣在大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对赵㬎待遇还可以,降封他为瀛国公,还给他许配了个元朝公主。赵㬎在元大都就这样一年一年地长大了。因为蒙古族信奉喇嘛教,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赵㬎也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88年,赵㬎已经年满十八岁,忽必烈下诏书,让赵㬎去吐蕃,即西藏,学习梵文经书,法名合尊。

出家为僧的赵㬎在汉文的记载中少有踪迹,但是藏文中却有迹可循。赵㬎在西藏喇嘛庙中潜心学习,四处讲经,在藏传佛界成为了佼佼者。他将汉文翻译成藏文,翻译过《百法明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成为了一代翻译大师。

也许是宋朝的赵家都有着文艺细胞,宋恭帝赵㬎也不例外,潜心修行并没有把他在异乡的愁苦消除,日日诵经也没有使他忘却曾经的身世浮沉。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在燕京作》,正是这首诗让他平淡的高僧生活出现了危机。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曾经在西湖隐居,逍遥自在,终日与孤山上种植的梅花和养的仙鹤作伴,人称“梅妻鹤子”。黄金台指的是燕京、大都,战国时期的燕昭王曾在此筑黄金台以招贤纳才。赵㬎思念故国,但是不能明说,他悄悄寄语林和靖,问自从他离开以后,梅花几度开落?他这个黄金台下客,应该是不会再回去了。短短的二十个字,蕴含着无限的悲戚,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南唐后主李煜凭栏眺望,写下令人怅惘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北宋徽宗赵佶被俘五国城,写下悔恨悲凉的:“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宋恭帝赵㬎的一句“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也让无数人落泪。

与李煜被宋太宗毒杀的下场一样,宋恭帝赵㬎的这首诗流传到元英宗耳中,元英宗勃然大怒,下令将其赐死。1323年,53岁的赵㬎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临死也没有回到他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江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