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何以为家,何处是家

莫戈什瓦亚宫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郊,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特设的中国馆正在此处。

今年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的主题为“家”(HOME|any|more|?)。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在欧洲建筑领域富有影响力,备受世界多国尤其是中东欧地区专业领域人士关注。恰逢中国与罗马尼亚建交70周年,主办方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郊的莫戈什瓦亚宫特设一处中国馆。10月15日,一场名为“营园造家”(INVENTING A HOME)的展览于此拉开帷幕。

中国馆“营园造家”展览海报。

阿尔帕德·扎奇(Arpad Zachi)。

“家是永恒的主题”,阿尔帕德·扎奇(Arpad Zachi)如是说。扎奇是本届布加勒斯特建筑三年展的总监。跟随着中国馆的策展人杨兆凯,他观看了21件来自中国建筑师和媒体人的作品。

从存于绘画间的明代止园到“作为现代居所的园林”,从“蜕变中的中国乡村”到福州鼓岭的老厝、嵌于京城半空的“赠阳庵”,从题为“易地搬迁”的全媒体作品到“生活在遗产中的人们”的群像,无不在讲述居于万里之遥的中国人千百年来关于“家”的探索。

中国馆部分参展作品。

参展的青年建筑师邢迪,曾与杨兆凯一同在安徽绩溪改造了一处基督教堂。照片上展示了一座有光的新式神堂,它由一处镇上老旧厂房改造而来。邢迪介绍说,这座改造后的教堂也用于当地供养留守老人,可谓一处老人之家。

这座新神堂随形就势而造。徽州地区多红土,建筑师将墙面着上红土颜色,人字形屋顶契合当地传统民居形态。树立于江南的普通村落间,神堂虽乍看是新奇之物,但细看却能领悟到在细节处耕耘的“融入”。

邢迪谈及,像他这样成长和求学于城市的建筑师,尝试去往乡野构建屋宇,也许是期盼寻觅到一条连通城乡的幽径。

村庄也许是某种心灵家园。而在当下中国,进城的村民还能回“家”去吗?通向故土的路,或许仍旧泥泞。参展的澎湃新闻&Sixth Tone制作的全媒体报道 “易地搬迁”,给了一些可供参照的事例。

一些生活在偏僻村庄的人,或是由于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又或为某项大型工程让道,由政府引导而迁离故土。倘若扒离既定的版图,乡镇新建的崭新楼房,与城里无异,但回归周边的现实,那又是一幢幢孤零零的居民楼——既远离灯火辉煌的商业广场,又不是丰年硕果的田土河塘。他们和自家先人捧土挑担造起的青瓦土胚,早已人去楼空,将逐渐湮灭在时光里。

建筑承载了人在城乡之间的记忆。只是发展的语境令其中的勾连趋于淡漠。不止于此,由于成长环境迥异,不同代际间对“家”的解读,也不尽相同。

之所以选择以“家”为主题,扎奇指出:“居住的空间是不同建筑中与每个人最紧密相连的一环,建筑所表达的对“家”的思考,应远比字面的概念来得深刻。”他希望,这些思考能引起年轻人关注。

前来观展的玛丽亚·泰普斯(Maria Tepes)今年刚满20岁,就读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建筑技术大学建筑系二年级。她惊讶于21幅中国作品展现的绮丽与温情的世界,相较于通过网络认识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国馆向她勾勒出完全不同的中国。关于“家”,她有自己的一番解读。

玛丽亚出生在罗马尼亚东北部的小城,直至考上大学,才离家来到首都布加勒斯特。接受了父母的决定,她放弃了自己向往的时尚设计,转而进入建筑系求学。谈及未来,玛丽亚说:“大约会离开这里,去巴黎或者纽约那样的时尚之都定居。”

这或许也是多数罗马尼亚年轻人的选择,去往西欧或更发达的地方,谋职安家。随着政治变革,罗马尼亚社会几经各种浪潮的翻滚洗刷,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加入欧盟后,更是迎来了一波增长高潮。但随之而来的是,有更多年轻人选择离开祖国。一方面,家庭收入增长之后,选择把孩子送往更为发达的西欧国家或美国学习;另一方面,借由网络敞开视野的年轻人,也不再满足于祖国带来的生活体验。

如同玛丽亚,她从未去过巴黎,却在谈及心属的彼岸时,眼中流露光芒。当问及“是否会因离家而感伤”,又或是“是否曾想过回故乡发展”时,她果断否认这种可能。在她这样的年轻人眼中,“出生于何处”无法选择,但“家”却是那个年岁渐长的自己所能主宰创造的记忆承载场所——去向远方,为的正是寻找自我认同的“家”。

布加勒斯特保留着苏联时期铺设的有轨电车。

行驶在布加勒斯特的电车。

故乡的意象是否在逐渐消亡呢?继而延续的,或许当是从被动传承转变为主动追寻的家园概念?有些人被时代裹挟离开故土,有些人却不再觉得故土为家。家也许不再限于故地,从而演变成一场成长漂泊中的创造。理解心中的“家”,或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我和当下。

“营造家园”展至10月27日止,随后又延至10月31日。即便语言不通又存文化差异,但来自中罗两国的“寻家之人”还在莫戈什瓦亚宫相遇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