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进群就夸你,“夸夸群”为啥突然火了?

夸夸群类似于微信、微博上的极点赞功能,既是一种社交模式,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压力需要被释放、悲伤需要被安慰、孤单需要被排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成为“夸夸群”不断被建立的理由。“夸夸群”一改传统的互动交往模式,给群成员以即时的赞美和鼓励,吸引了许多人的参与。

夸夸群类似于微信、微博上的极点赞功能,既是一种社交模式,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压力需要被释放、悲伤需要被安慰、孤单需要被排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成为“夸夸群”不断被建立的理由。“夸夸群”一改传统的互动交往模式,给群成员以即时的赞美和鼓励,吸引了许多人的参与。

然而对青年社会心态予以关照的同时,更应该对诸如“夸夸群”的流行进行文化层面的反思。本期大咖说,思响哥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胡春阳为大家深入解读“夸夸群”。

01

作为情绪新出口的“夸夸群”

“夸夸群”是一群高校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群体狂欢,而狂欢群体背后的驱力,是现代社会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与移情。据调查,部分网友加入群聊的原因有:“我压力大,想要缓解”“我可以得到夸赞”“我就想释放一下小情绪”等。

当面对陌生人时,人往往本能地倾向于揭露自我,倾听他人,甚或是发出求夸的意图,也希望能够在虚拟空间中抚慰现实中得不到真诚回应的孤单心灵。

“夸夸群”的诸要素成就了“你给我挠痒痒,我给你挠痒痒”的社交礼仪。群内成员互相吹捧的“彩虹屁”,不仅可视作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心灵鸡汤”,且各具创意、幽默风趣的“夸夸”,也是一种消解日常紧张情绪的娱乐方式。

在“夸夸群”的虚拟支持系统中,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值得被夸的,夸赞的操作类似于心理学中的“优点轰炸”,成员努力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夸赞话语大多用词考究、几近高能,使被夸者从中获得自我满足的小确幸,从而实现微妙的自我认同。

自我表演型参与是“夸夸群”得以为继的根本保证。正面的情绪感染,使得人们愿意进入并从事内容生产,这是渴望彰显主体性的主观选择。同时,符号的使用也代表着一种性格的指认,个体借助不同的传播方式向群友建构着社交网络中独特的自己。

02

作为社交新模式的“夸夸群”

“夸夸群”成为精神宣泄需求的网络出口得益于社交媒介的赋权。日常生活是各种不同情绪的直接来源,当高校学生群体面临某个需要诉说与发泄的事件时,如果四下无人、寻出口而不得,那么宰制性的社交媒介无疑是第一选择。在此意义上,微信群聊通过其技术机制打通了网民毫无负担倾倒情感垃圾的进路,因此,“夸夸群”不断被建立与发展。

此外,社交媒介的赋权也见诸虚拟情境中的互动规则及网民认同。“夸夸群”的规则,是无规则地传递正能量。这种新型规则一改传统的微信社交模式,不仅契合了现代人希望被褒扬的需求,也解除了网民的顾虑与防备,获得了多数人的极大认同。进入“夸夸群”,无论说出怎样沮丧的消息,大都能够收到正面的反馈,这一规则本身就给人吸引力。

“夸夸群”形式上可操作性强,内容上可发挥空间大及无障碍被复制的特点成为社会中特定群体共享的现象。且各个高校学生群体的技术操作水准和不同的文化气质,有利于生产独特的群文化,进而形成“夸夸群”生命的张力。另外,“夸夸群”也衍生出功能不同的变体群,如“撒娇群”“哈哈群”等。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青年甚至所有网民的心态建设。

03

作为文化新趋向的“夸夸群”

夸赞式互动是青年知识分子特有的沟通方式。这个群体,正处在反叛心理最盛的年龄,他们拥有比一般大众更高的学识、更具活力的创造潜能,却不太谙于世故,现实的物质负担不敌心理负担。因而在现代生活中,他们具有适度的文化自明性,总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夸夸群”夸赞式话语的传播,旨在帮助任何沮丧的人摆脱内心的困境,这与此前一度流行的“丧文化”背道而驰,两种文化风格同样具有宣泄情绪与释放压力的功能,但其话语取向完全不同。丧文化的话语具有自嘲、讽刺与戏谑意味,“夸夸群”反其道而行之,成员通过肯定、认可与赞美等方式,加固彼此的精神堡垒,反抗加诸自身的现实阴暗面。这是一种由丧而幸的亚文化风格转变。

然而“夸夸群”的亚文化实践并未引起主流文化及商业完全的、彻底的收编,因而这还只是一种现实冷遇下对人性深处夸耀刚需的满足,是一种轻微的、局部的文化激荡与变革。

04

作为消费新市场的“夸夸群”

诸如“夸夸群”这样的网络文化,很可能只是一种基于消费主义的、平和社会中一点必要的激荡,这种短暂的文化变革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动态平衡。

若要从本质上阐释这种变革,则绕不开“夸夸群”的消费主义特征。该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化心理和商业价值两方面。

一方面,在文化心理上,“夸夸群”的兴起与发展恰与青年一代猎奇、追求快感的心理不谋而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好玩、寻开心和猎奇是近一半受调查人员加入“夸夸群”的朴素原因。

另一方面,“夸夸群”消费主义的商业化可理解为资本需求与夸友需求的交易。许多群成为广告商眼中的猎物,他们渗透进不同的“夸夸群”,开始不定时地投放产品广告,电商业务将“夸夸群”置于被改造为营销环境的危险场域,这也验证着布迪厄的预言:在商业逻辑的驱使下,一切也终究回到经济命题的根本宿命。

05

对“夸夸群”的理性思考

“夸夸群”的参与者与旁观者或多或少遭到现实的冷遇,确有宣泄与反抗的需求,不过他们付诸文化实践进行排遣更像是一种沟通方式的群欢激荡,其借助群体心理与技术外力的作用,实现自生、发展并发酵。

关于“夸夸群”,有人认为其塑造了青年一代健康而积极的心态,给予他们生命中本不该缺少的正向激励;批判的声音则称:这种言不由衷的赞美,只会造成人的盲目乐观和假性的自我效能感。因为所谓的情绪抚慰也只停驻在泛泛言语层面,对于解决产生负面情绪的问题本身而言,却并没有实质性帮助。面对这样的价值争议,我们至少可以确定,当一场网络文化风行之时,多数人能够理性地看待一些非理性的现象,并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行动力。

应该明白的是,对年轻一代的社会心态予以观照的同时,更该警惕泛娱乐化的信息传播和消费主义消解一切的潜在危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