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富足与糖尿病等慢性病!

很多疾病长寿带来的,当然这不代表着长寿就一定会发生这些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正如表观遗传学所揭示的理论一样:虽然遗传决定着我们应该是怎样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命运。

在1990年所做的调查中,死亡率排名第一的还是下呼吸道感染,到了2017年的时候排名第一的已经变为中风(脑卒中)。而糖尿病则从1990年的第19位上升到了第8位。速度可谓迅猛!

所以,今天影响人们寿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慢性病而非感染型的疾病。

而作为我来说,可能更关心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比如,研究称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的原因可能和肥胖有关。60-70%的糖尿病人属于肥胖型糖尿病、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身体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那么又是什么引起的肥胖呢?说到这里可能就不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病理或者生理意义上的问题了。

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永无止息的欲望,都是可能是推动这种疾病多发的原因。

昨天我看了一份关于《清宣统年间北京市人口死亡原因分析报告》老病(超过60岁以上)的只有367人,占统计人数的14.5%。这里所说的老病是因为无法判断原因的自然死亡人数,研究人员判断很大一部分为心脑血管病死亡。其余的死亡原因排在第一的是痨病、第二的是痰病(当时名字不规范,应为肺结核),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大约占到了80%。

对比今天,这里的差距明显,而且整个“榜单”居然没有糖尿病,这就引发我们的思考。

传染性疾病危害很大,但是比较容易被消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分别消灭了天花、血吸虫病、肺结核等等传染疾病。这种疾病跟环境卫生的关系特别大,卫生防卫工作到位加上疫苗还有抗生素的使用都是消灭这些疾病有效手段。

现在我们的医院、病床、医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投入到防止慢性病的钱也越来多。结果,非但没有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增长速度甚至在逐年增加。

这种挑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医疗水平也逐年提高。慢性病与年龄的关系密切,也就是说年龄越大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越高。在过去,死于传染性疾病人很多都还处于青壮年。可以说,他们还没有机会得糖尿病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对比来说,即使得糖尿病也应该庆幸这个和平而相对富足的时代。我们的问题是怎样减少乃至减缓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例如改变我们的饮食方式。

吃得“好又多”已经被证实是许多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人并不适合持续的高热量饮食的。别吃太饱可能更符合人体特点。其实,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大范围的摆脱饥饿。不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在长达5000年的中华文明,有历史记载的基本上都与大部分老百姓的饥饿有关。有学者甚至提出,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饥饿史。即使是被称为康乾盛世的康熙年间,仅发生在山东的大饥荒就有4次,史料记载,民死大半、至食屋草,人相食。而且这是官方记载。

我们的身体也是在饥饿的培养教化下,养成了储存能量的能力,吃的多的时候以脂肪的形式把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饥饿的时候再来使用。所以,能吃饱的时候尽量吃饱,因为饥饿很快就会到来,这些储存的能量马上就会被用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除非我们刻意而为,几乎没有饿到的可能。假如放开去吃,这种原本是人类自我保护的能力反而会伤害到我们自己。多余的脂肪堆积在肝脏,造成肝脏的负担,堆积在胰腺就造成胰腺的负担。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等等问题就自然出现了。

太平洋岛国瑙鲁因为岛上鸟粪肥料而从赤贫转为富裕,人们从饥饿贫困一下子过度到富裕和营养过剩。这带来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一度高达50%。

如果还是保持这种生活方式的话,我们的问题不是增加医院医生、提高药品研发能力能够解决的了。

改变可能就意味着治疗。有研究显示,模拟饥饿年代的饮食,就可以治疗糖尿病、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例如使用限食疗法可以使早期的肥胖型糖尿病实现“逆转”的研究。也有实验中把糖尿病小鼠胰腺上的脂肪移除1克就治愈了小鼠的糖尿病,也都是证明这种改变的有力证据……

不论基因决定了我们什么,我们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改变。要想解释和说明疾病背后的原因要费的笔墨可能还要很多。尤其是当我们不仅是从生理病理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

作者:孙志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