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非遗在龙华,走近国瓷永丰源

​ 《魅力非遗在龙华》

获得深圳市龙华区文化事业发展专项经费扶持项目

前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非遗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日益丰厚的物质文明带给我们新时代下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逐渐发现,传统文明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在加剧消失。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对非遗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示文化龙华精髓。 摄影家石丕民以龙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瓷永丰源陶瓷制作工艺为创作题材,用独特的视角及纪实手法,拍摄记录和展示国瓷制作 关键 工艺流程和现代陶瓷人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深圳市龙华区国瓷永丰源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在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国瓷永丰源逐步从成为老家人的骄傲,成为龙华人的骄傲、深圳人的骄傲、广东人的骄傲,再到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文化的魂,精神和地方文化的象征。 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用影像来记录、抢救、保护、传承、宣传非遗,是有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特色、推进城市发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最佳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石丕民

2019年10月

国瓷永丰源摄影作品

红釉彩瓷烧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刘权辉

国瓷永丰源—料

国瓷永丰源—绘

国瓷永丰源—形

国瓷永丰源—雕

国瓷永丰源—型

国瓷永丰源—洗

国瓷永丰源—烧

国瓷永丰源—色

国瓷永丰源—浸

国瓷永丰源—画

国瓷永丰源—样

国瓷永丰源—烤

国瓷永丰源—运

国瓷永丰源—描

国瓷永丰源—检

国瓷永丰源—装

国瓷永丰源—品

国瓷永丰源—红

国瓷永丰源

2015年,国瓷永丰源承担西藏50周年庆典及新疆60周年庆典中央政府赠藏、赠新礼瓷定制任务;2016年,承担杭州G20峰会夫人午宴用瓷的设计、制作;2017年,先后承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餐具任务,承揽金砖国家会议两场宴会用瓷大任,承制《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国宴餐具;2018年,承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宴会及会议用瓷……作为国瓷典范,国瓷永丰源始终坚持创新,树立“‘长路径发展意识,怀‘家国天下的思想。”值得企业借鉴。

在中国陶瓷悠久灿烂的历史中,潮州陶瓷闻名世界。

清朝乾隆年间,在潮州饶平九村永丰源第一代刘陜开创“正玉瓷”。第二代刘亮探索出了红釉彩瓷“满堂红”产品的原型,这种红釉彩瓷烧制技艺,因红色颜料不耐高温,烧制艰难,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一度失传。

源于对陶瓷的热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刘氏家族经过反复试验,认真总结,终于摸索出一套加工稳定大红色料的工艺,并与刘氏家族的独特配方和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使濒于失传的“红釉彩瓷烧制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作为第六代传人,刘东豪传承了家族历代探索和研究的成果,而多年海外留学经历,也让他融合现代审美元素,不断追求创新,满堂红红釉彩瓷,采用优质原料和稳定的大红色料,按照传统的配方制备成泥料和大红色剂,再经过成型、修坯、烧成、烤色、釉烧、烤花等多道工序加工,最终完成这种红釉彩瓷的生产制作过程。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满堂红”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色釉分离技术,即先将陶瓷着色色剂按照要求配制好,采取浸或喷的方式,将陶瓷着色色剂固定在坯体上,在陶瓷坯体上形成颜色层,然后按照规定参数烧制,将颜色固定在陶瓷坯体的表面,然后在色坯上采取浸或喷的方式将釉固定在烧结的色剂层表面,再按设定的烧成曲线进行产品釉烧,这样就烧制成一种成色稳定、色彩亮丽、绿色环保、无铅无镉、永不褪色的陶瓷颜色釉产品。

“满堂红”的出现,延续发展了中国陶瓷历史上一度濒临失传的红釉彩瓷烧制技艺,圆了中国无数陶瓷艺人的“红”梦。

摄影师介绍

石丕民

(石头)

影联社创始人/社长

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港深珠澳摄影联盟副主席

深圳市龙华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培训委员会主任

深圳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理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深圳函授学院特聘老师

深职院数字动画与传媒学院专家委员

国家地理学会会员

《港深珠澳摄影报》编委

石丕民,艺名石头,摄影艺术家。历任画师、刊物美编、视觉设计师、摄影记者、导演、制片人等职。石丕民摄影作品曾在《中国摄影》、《人民摄影》、《国家地理》、《党建》、《中国国家地理》、《港深珠澳等报》、《宝安日报》、《南方都市报》、《环球人文地理》等多家报刊杂志及视觉中国等主流新媒体多次刊发报道。

先后组织和参加连州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摄影展、深圳国际摄影大展、韩国江原道国际影展及当代观念摄影等大展。

2014年作客深圳广电集团音乐频率向市民直播分享《新影像发展之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一度成为深圳创新型青年摄影艺术家的典范。

2015年摄影作品《世界之窗》、《欢乐谷》被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甄选为“2015年度深圳城市明信片”并全球发行。

2015年摄影作品《韵动深圳湾》被深圳市政府、侨联侨办甄选为赠送外宾的国礼。

2016年石丕民导演的电视纪录片《春节团圆》荣获CCTV中华长歌行优秀影片奖。

2016年4,石丕民代表中国摄影名家参加《百名中国摄影家作品韩国摄影展暨采风创作活动》,携摄影作品《沧桑.瞬》在韩国江原道博物馆展出并被韩方永久收藏;

2017由石丕民担任制片人和导演的六集大型自然人文电视纪录片《深圳河》,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十优作品、2017中国南派纪录片最佳作品和第十二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人文类二等节目。

2018年3月石丕民摄影精品展在深圳中心书城艺廊展出。

2018年6月,石丕民作为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的影像记录总导演,带领影联社团队对国际摄影大展进行全方位全程视频记录和宣传。

2019年6月,策划承办“新时代 新公益”首届深圳福彩公益金项目摄影大赛。

2019年6月,石丕民入选中华文化复兴践行者艺术家称号。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中国书画报、中国国际集邮网联合中国邮政出版发行“伟大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石丕民摄影作品主题邮册”,20幅作品被收录。

2019年6月,石丕民作为第三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的影像记录总导演,带领影联社团队对国际摄影大展进行全方位全程视频记录和宣传。

石丕民近年多次受邀在深圳文博会、双创周、广电集团、雅昌艺术中心、中国版画博物馆、龙华文化艺术中心、深圳中小企业促进会、深圳综合素养实践教育基地、深圳社会福利中心、龙华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合进行新影像发展和摄影艺术的培训和分享,为深圳影像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的作用。

在石丕民看来相机只是他手中的画笔、写生的工具。摄影作品的艺术效果完全取决于摄影家是否从某个题材中发现了和感觉到了抽象的视觉美点,并巧妙的掌控和处理“形、色、光”来表现出自己影像作品的“韵味”,能让观众看到和感受到艺术家曾经看到过的东西,和想要表达的东西,激发出和艺术家同样的情感!石丕民认为要创作出一个好的摄影艺术作品,须对“ 形、色、光、韵” 要有很好的感悟和掌控能力,好的艺术作品也一定是记录、表达和传递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指向“ 真、善、美、德”,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侗族汉子 2017 贵州 @石丕民

榕树下 2017 贵州 @石丕民

长着 2017 贵州 @石丕民

拉卜楞寺信徒 2019 甘肃 @石丕民

偶遇拉卜楞寺 2019 甘肃 @石丕民

诵经者 2019 甘肃 @石丕民

深圳雨夜 2019 深圳 @石丕民

古村声韵 2014 广东 @石丕民

花姑娘 2014 深圳 @石丕民

城市交响乐 2014 深圳 @石丕民

玛丝菲尔空间 2019 深圳 @石丕民

风吹草低见牛羊 2019 甘肃 @石丕民

大地脉搏 2019 甘肃 @石丕民

魔山余晖 2019 甘肃 @石丕民

地球印迹 2019 甘肃 @石丕民

青海湖畔 2019 青海 @石丕民

财神湖边五线谱 2019 青海 @石丕民

神游青海湖 2019 青海 @石丕民

扎尕那神韵 2019 甘南 @石丕民

魅力魔山 2019 甘肃 @石丕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