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医疗急救中将大显身手!

无人机在医疗急救中将大显身手!

时评/三杉 图/来自网络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2019年11月4日,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彭昆镇,格雷夫斯瓦尔德大学医院的项目小组当天进行医用无人机测试,将用于挽救突发心脏病人的除颤器送上高空。该项目组计划向患者和受过医学训练的急救人员普及无人机系统,以方便偏远农村地区医疗应急。

无人机近几年来发展比较快,由于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的优势,使得无人机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高压输电线路巡视、油田管路检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毒气勘察、缉毒和应急救援、救护等民用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德国无人机用于医疗测试,挽救突发心脏病人的尝试值得借鉴。

在中国,2018年4月9日上午10点23分,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卫生院内,一架自重11公斤的白色无人机缓缓升起,19分钟后“点对点”平稳降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急诊楼前。

它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无人机在浙江将正式应用于区域医疗急救体系。

此次试飞的无人机测试后平均飞行速度达到43.2公里/小时,此次试飞的物流无人机最大载重7公斤,最大续航里程30公里,最高速度70公里/小时,最大抗风6级,可以适应中雪及中雨以下天气。

9号当天,研发人员确定了无人机试飞的两条航线:分别用时19分钟和13分钟。

“这次的首飞是点对点线路测试,后期会有更多更丰富的场景,接下来将逐步把固定的医疗点以及可能出现医疗急救事件的非医疗场所的点都进行一次测试,最后建成一个覆盖网络,匹配实战需要。

今后,在医疗资源不足、陆地交通不方便、时间依赖性很强的急救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急救器材、药品、血液和各种标本的快速配送,以及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等,无人机都能发挥出它的独特优势。

据了解,无人机的起降和飞行过程完全自动控制,普通人员不需要懂得无人机操控,也可以简单方便完成运送任务。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的广域网实时通讯,整个过程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控。

有关专家称,未来,救护车上无人机将成为标配,为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比如,遇到胸痛心梗症状病人,赶在病人送达医院之前,利用无人机运送疾病待检标本,提前准确诊断病情,就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国家对于无人机救援非常重视。除医疗救急外,为了应对出现的各种需要救急救援的情况,2018年6月21日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应急无人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建议,除建立全国统一的常备应急无人机支援力量外,也应建立全国应急无人机大数据库,并深入研究无人机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提出适应国情的应急无人机实施方案。

无人机应用于灾害监测救援,过去在我国,无人机一直未被投入地震灾害等应急应用。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中科院研究队伍最先尝试将遥感无人机应用于震中灾情航拍,随后在玉树地麻、芦山地震等灾后应急救援中,遥感无人机第一时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次应急救援实践证明,无人机在震后可迅速进入灾区航拍,现在还可以远程实时指挥,实时传回清晰的图像;无人机成本低、易操纵、反应快,对大面积区域震害调査效率更高;有了无人机,专家可在后方集中精力,快速评估震害灾情,因此具有独特优势。

除航拍灾情以外,目前无人机技术还可实现挂载多种载荷模块,“变身”移动的通信基站,同时具备灾后运输、投放物资、喊话等救援潜力。因此,无人机将是应急救援中不可缺少甚至不可替代的航空力量。

由此可见,无人机将在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以及各种需要紧急救援的工作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