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优秀舰载直升机?看黑鹰进化海鹰之旅

舰载直升机与陆基直升机虽然都是直升机,但两者的使用环境完全不一样,这也带来了对其设计的不同要求。不过,全球直升机大多都是先有陆基直升机,而后再在其上进行改进而来的。改进的好坏决定了舰载直升机在海上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这其中,美国的黑鹰直升机进化为海鹰直升机就堪称经典之作。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佩里级导弹护卫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以及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服役使得美国海军对于新型的舰载直升机需求猛增。当时,美国军工设计人员就在陆基黑鹰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进研制海鹰直升机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舰载直升机在水面舰艇上存放,对于空间的要求可以说非常的苛刻,用来储存直升机的机库也就比机身大一小圈而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流行的做法就是给直升机设计可折叠的转子,折叠尾梁和其他"瘦身"措施,不过,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军的舰艇机库则更大一些,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美国工程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是给直升机换装一个更加便于维护的可折叠式旋翼(黑鹰使用的是手动式可折叠式旋翼,需要人员到直升机顶上操作),以减小海中作业时气象环境所带来的风险。经过设计,美国军工人员仿照海王系列直升机的设计思路给其换装了一套主旋翼全自动电力折叠机构,不同的是前者使用的是液压方式,而海鹰上则使用了电力系统,重量更轻。不仅维护更加方便,这同样也使直升机在海况不佳时的倾覆率大大降低。

第二个方面,舰载直升机起降与陆基直升机起降的要求也不一样,陆基直升机只需考虑着陆对于直升机的冲击就可以了,但舰载直升机不一样,除了考虑对直升机的冲击之外,还要考虑对甲板的冲击。比如黑鹰直升机主起落架的设计标准只是要求其能够承受每秒38英尺垂直下降速度的冲击,但在军舰上则被降到了每秒17英尺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舰载直升机的空重要更小,但这还不够,还要从其他方面减轻其冲击力。对黑鹰的改进上,方面将尾部起落架往前挪了13英尺,缩短了前后轮的间距,将尾轮由单轮改为双轮来分散机体的重量。另一方面,又在其主起落架上配备了油压缓冲系统,还装配了可以减小摩擦的活塞图层,这些都可以减小直升机着陆瞬间的冲击力。

在海上执行任务方面,舰载直升机的要求比陆基直升机更高。首先故障率要更低,陆上直升机如果出现故障还可以紧急选择着陆场着陆处理,而舰载直升机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降到海里了这样一来,舰载机除了要有低的故障率之外,其机体必须具备浮水能力,以应对海上的情况黑鹰直升机本来就是一款使用比较稳定的直升机,军工人员在此基础上又给其设计了浮水设备,以备不时之需。此外,为了应对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安全着陆,军工人员又专门为该系统引进了一套辅助降落系统。该系统包括钢索、固定机体的快速固定装置,以及甲板上的轨道装置。通过这套系统,可以确保海鹰直升机能够在5级海况下仍然能够安全着舰,并能够顺利进入机库。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舰载直升机还面临着海上湿气重,盐水侵袭等问题,以及其最终的反潜任务,军工人员都进行了相对应的设计处理,最终使得海鹰直升机成为一款经典的舰载机,这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