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特及萨纳欣修道院,高加索不得不说的古迹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哈巴特及萨纳欣修道院是两座位于土马尼亚(Tumanian)地区的拜占庭修道院,在丘里吉安(Kiurikian)王朝(10~13世纪)时曾是重要的学习中心,特别是萨纳欣以其书稿彩绘画师及书法家闻名。而哈巴特道院其圆锥形屋顶及以此为中心的工整设计,可说是10~13世纪亚美尼亚宗教建筑之典范。这些修道院建筑群在历经了几次的修复后,融入了拜占庭式与高加索地区固有的建筑风格,而形成独特风貌。
著名的哈格帕特修道院建筑群坐落在阿拉韦尔迪地区,距萨那欣地区3公里之遥。它奠基于巴格拉托尼(928~951)的阿巴斯王时期,圣尼山教堂是哈格帕特修道院的主教堂,它建造于公元967年至公元991年。这一教堂是由霍斯洛夫诺施王后及她的两个儿子古里格尔和苏巴特所组织建造。从公元11世纪开始,后续建筑接连在主教堂圣尼山的东面、北面和西面鳞次栉比地修建起来。
这座拜占庭式的基督教教堂,建于991年,位于北部亚美尼亚修道院内的中央。13世纪初始,高加索木式结构寺院便陆续围绕着它建了起来。这种两种不同类型的寺院的巧妙结合,是10世纪至13世纪之间亚美尼亚宗教艺术最杰出的艺术典范。
在长达3世纪的不断扩建中,修道院内相继建成了20多个不同风格的教堂和礼拜堂、4个附属建筑、墓地、钟楼、研究大楼、藏书馆、餐厅、画廊、桥梁和其它纪念物,更不用说无数的宿舍和服务设施。
主要的修道院建筑都围绕着它们的中心庙宇,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相对于中轴线是不对称的,这是它们看起来错落有致。建筑群整体紧凑和谐,这是每一个新的建筑都充分考虑了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和风格的结果。整个建筑群不仅在不同建筑的结构特征上具有共性,而且在建筑的细节和装饰上也有共性。仿佛都是出自同一学校的工匠之手。
由阿绍特三世巴格拉突尼的妻子霍斯洛夫突尼建设的阿门纳普基沙在众多教堂中格外引人注意。这个气度恢弘的建筑内部是传统的东方式大圆顶,共两层。祭坛和拱顶都用优美的拱廊装饰,这些都和不规则的门窗装饰线条相和谐,这样就突出了前部的宽敞空间。
东面庄严肃穆的正面的墙壁上悬挂着基乌里克和斯姆巴特国王的雕像。这是第一次以人物的雕像作为教堂装饰和崇拜的对象,这对美洲艺术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群中的各种装饰图案非常有趣,它们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家对世界的新的态度和理解。"通向耶路撒冷"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城市、一个富有家庭及其拥有者的生活片断。
萨那欣和哈格帕特建筑群之所以如此引人注意,不仅是因为它们是宗教建筑,尤其是民用建筑的大胆创新之作,而且它们也是反映了高超美洲建筑技艺的城镇建筑的典型代表。
它们不对称布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和紧凑令人叹服。他们对中世纪亚美尼亚建筑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