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为什么魏莱成为霸凌者,陈念却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作者:律璞玉*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成长中的灰色地带:成年(陈念)之痛

《少年的你》与以往所有青春题材的电影不同,它不是对玫瑰色青春的花样叙述,它揭开伤疤让我们直面成长过程中的最残酷——校园霸凌。

在影片中,校园霸凌,是胡小蝶、魏莱生命的戛然终止;是陈念、小北在短短40多天里无处逃遁的梦,是改变她既定人生轨迹的囹圄生涯。

校园霸凌谁之罪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4亿学生遭受校园暴力,占学生总数的32%。其中,将近30%的学生不会反抗。“很多研究显示,欺凌所造成的心理情感伤害,可能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沉重的影响,很可能导致长期抑郁、焦虑、低自尊”。

这些霸凌行为,似乎成为界乎于道德、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灰色地带。

真的是这样吗?

镜头一:胡小蝶跳楼;跳楼前对陈念不施以援手表达愤怒和鄙视,陈念具有自省和抗议校园霸凌意味的良心之举“脱校服”,使她顺理成章地成了魏莱的下一个施暴对象,被一次次在校园里欺凌,在放学路上拦截、殴打、侮辱。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及2006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型(造成他人轻微伤或者轻伤的、随意殴打他人手段恶劣、残忍的,随意使用凶器殴打他人的;纠集多人随意殴打他人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或者一次随意殴打多人的,随意殴打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均属于“情节恶劣”)、“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型等四种情形,情节恶劣的,构成本罪。

胡小蝶因校园霸凌之死,属于“情节恶劣”无疑;魏莱纠集帮凶多人多次随意殴打陈念,并有拎“老鼠”情节,亦属“情节恶劣”无疑。

镜头二:陈念在“社会混混”逼迫下“亲小北”及陈念被魏莱一伙撕毁衣服、拍裸照。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魏莱”们以暴力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涉嫌侮辱罪。“社会混混”以暴力相威胁,逼迫陈念“亲小北”的行为,由于小北的反抗,未造成其他恶劣后果,尚难以评价为“情节严重”。

镜头三:陈念推倒魏莱致魏莱死亡,小北“顶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陈念在盛怒之下在台阶之上猛力推向魏莱,对可能造成魏莱死亡的后果应当预见;根据剧情中陈念始终退让、克制的背景信息,假设她当时处于没有预见也不积极追求魏莱死亡结果的发生的心态,其推倒魏莱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死)”。

有关点认为此节陈念应以“过失致人死亡”论处。但笔者认为,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死)虽然都对死亡结果出于过失,但是否对被害人有伤害故意和行为是区分关键。本案中,不能因为魏莱的霸凌无视陈念在高台阶之上猛推魏莱行为的故意伤害意图和性质。

陈念具有如下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魏莱对案件发生负有严重过错;陈念系未成年人。

小北明知陈念涉嫌犯罪仍做假证明包庇,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其行为涉嫌包庇罪。

镜头四:魏莱和她的帮凶,提着一笼老鼠追陈念,其中一名女孩明知陈念藏在垃圾箱里而没有“告发”,使陈念逃过一劫,被魏莱称为“两面派”,共同组成校园小社会里的“恶势力”( 恶势力一般不包括在校园内的霸凌势力)。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刑法》第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根据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

魏莱在校园霸凌中起纠集、指挥的核心作用,系主犯;在共同犯罪中积极实施霸凌行为,也起主要作用,属于作用相对较轻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站脚助威等次要作用的,可认定为从犯。受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主从犯之间根据各行为的作用在量刑上体现区别。

镜头五:十三岁的小北为成全母亲“离家出走”;陈念母亲为躲债留陈念一个人在家上学备考。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可见,上述行为要么违法,要么已然涉嫌犯罪。然而,《刑法》的法条与适用之间隔着《刑事诉讼法》,需要严格的证据和严谨的诉讼程序。即便陈念、小北、胡小蝶隐忍、退让、报告老师、报告警察,似乎也不能阻止事态的恶化。在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的陈念和身世可怜又心存善念的小北眼中,社会是那么深的“泥潭”。

成年人和法制干预的缺位

“天使笑容”的魏莱。

何以她“肝胆皆无情”?导演向我们揭示了这个一心想考北大的“天使”“灵童”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冷血到刻骨的“魔童”的:护短的母亲、过于严苛的父亲,造就了内心痛苦、外强中干的“魔童魏莱”们的扭曲性格。

班主任老师

“如果有人欺负你马上和我说”,在被调离时肯定陈念“你做的对”,他清楚正在发生的一切,却无所作为。

三位警察

三种立场:回避问题的老警察、追求真相的警察郑义、怀疑一切的女警察。

你和我

当陈念在住宅楼下被残忍殴打,小区居民吼了一句后,立即闭紧了窗,几近残酷地关闭了孩子们最后的一线希望。魏莱们气焰更加嚣张。

在极端情况下的应对处理问题的能力,超出大部分未成年人甚至部分成年人的应对能力范围。他(她)们的成长之痛,看似来自于“魏莱”,来自于观望者的沉默,或者更深层次地来自于校方以升学率为主的价值追求、来自于成年父母性格的缺陷、教育的理念或者生活的困窘,来自刑罚制裁措施的缝隙,实则源于有效引导、必要干预的缺失——家长、老师、法律,本应是“校园霸凌”中受害孩子的第一守护神,在《少年的你》中,完全缺位,亦或姗姗来迟。

没有未来,成年的意义何在?

拯救“魏莱”,就是拯救“陈念”。魔童与灵珠的距离,是爱和教化的缺位。

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以被教化的。

《少年的你》应当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起看。哪吒本是魔童降世,杀人不眨眼、为祸人间应当是他的本性和宿命,然而,他却摇身一变,成了陈塘的救世主。

何以如此?“以真心换真心”是情感上的根源,“三观超正”的父母是其善念的来源。可见,环境、教化,可以“逆天”。

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明知是犯罪行为而决意为之的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数“霸主”都是出于宣告成长、显示威风、探索世界的心态,将逞强欺弱当作“小恶”而为之。

正念来自于见识,视野决定高度。跑偏的“魏莱”、成长桎梏中的陈念、缺爱的“小北”,他(她)们缺乏的,也许只是一句点拨。

“升维”防范与打击相结合

笔者曾在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部门担任过负责人,针对在校学生犯罪,对所在辖区内的多所大学开展过系统的犯罪预防工作,一度使辖区内在校学生犯罪率降为0。建议《未成年人保障法》及配套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将系统防范“校园霸凌”纳入立法规划。

❶ 确保未成年人监护人及监护单位首先知法、守法。居委会、村委会可承担普法义务,以未成年人家长、监护人为普及对象;将法制教育、德育教育、家庭关系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内容。

❷ 确保未成年人的教育监管机构承担普法义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作为普法义务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预防工作。

❸ 加大案例教学力度。鲜活的案例使普法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可采取制度性措施鼓励普法义务单位同司法机关建立法制宣传合作共建关系,聘请责任心强的司法人员担任法制辅导员,以案释法,防止普法走过场。

❹ 以每年的9月1日开学日作为校园普法日。将法制教育作为“学年第一课”,予以高度重视。

❺ 在中小学生报刊中开辟常规普法专栏。鼓励同学们自发学习、宣传法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