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佚文合集《思考,写作,谈话》出版

近日,纳博科夫此前未被收录的评论、讲话以及访谈文章被编辑出版。这本共收录155篇佚文的《思考,写作,谈话》合集,涵盖纳博科夫从1921年在剑桥的生活,直至1977年在瑞士离世前最后接受的两则采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纳博科夫的个人风格。

近日,纳博科夫的155篇佚文合集《思考,写作,谈话》

(Think, Write, Speak)

正式出版。该书由《纳博科夫传》的作者布赖恩·博伊德

(Brian Boyd)

和曾翻译过《莫恩先生的悲剧》英译本的安娜斯塔西娅·托尔斯泰

(Anastasia Tolstoy)

共同编辑,企鹅出版社

(Penguin)

负责在英国地区的发行,在美国则由企鹅兰登书屋的分支克诺夫出版社

(Alfred A. Knopf, Inc)

出版。今年正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此书的出版无疑能让纳博科夫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之一。

THINK, WRITE, SPEAK,Uncollected Essays, Reviews, Interviews and Letters to the Editor,Alfred A. Knopf, 2019-11

Penguin, 2019-11

纳博科夫于1899年出生在圣彼得堡,1919年和全家一同逃离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在德国流亡。他曾在剑桥圣三一学院学习法语和俄语文学,随后在柏林和巴黎居住,用俄语以西林

(Sirin)

为笔名撰写了大量作品。1940年,他和妻子薇拉一起,带着儿子德米特里一起逃离法国,前往美国。1947年,他完成了移居美国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庶出的标志》。1955年,他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洛丽塔》出版,而他在美国第一部广泛引起注意的小说《普宁》则在随后的1957年出版,1962年出版《微暗的火》。纳博科夫在威尔斯理

(Wellesley)

、哈佛和康奈尔大学任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在文坛享有盛名。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直至于1977年病逝。

纳博科夫,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思考,写作,谈话》包括纳博科夫此前从未收录过的散文、演讲、访谈以及写给编辑的书信,共计155篇。全书按年份排序,以1921年题为《剑桥》的散文起首,并以纳博科夫1977年最后接受的两则采访为止。覆盖了作者自早年在剑桥的求学生涯起,直至在世的最后一年的所有佚文。

在《思考,写作,谈话》一书中,有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访谈,超过80篇,大多数都是在《洛丽塔》出版后进行的。这些此前未收录过的文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纳博科夫的个人风格。他谈论自己对于蝴蝶、拳击、足球以及午后小睡的热爱,对俄语文学的看法,回应记者针对《洛丽塔》提出的问题。在《纽约时报》的书评作者德怀特·加纳

(Dwight Garner)

看来,纳博科夫谈到的话题不断来回出现,“好像在回转寿司的轨道上”。

纳博科夫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除了三部著名的文学讲稿之外,也曾出版过另外两部非虚构作品集。1951年首版、1966年修订再版的《说吧,记忆》

(Speak Memory)

是纳博科夫重要的自传性作品,其中收录了1936年1951年发表的作品,内容记录了作者自1903年至1940年间的生活经历。

《说吧,记忆》,[美]纳博科夫,上海译文出版社,译者: 王家湘,2009-4

另一部非虚构文集《独抒己见》

(Strong Opinions)

于1973年出版,由纳博科夫自己按文章类型选目编排,共包含22则媒体访谈、11封致杂志编辑的信,14篇文论,大多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的“自述”。

《独抒己见》,[美]纳博科夫,上海译文出版社,译者: 唐建清,2018-7

纳博科夫在《独抒己见》的开篇写到:“我像天才一样思考,像杰出作家一样写作,还有,我像小孩一样说话”。而最新出版的《思考,写作,谈话》,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是对《独抒己见》的补充和续接,让纳博科夫爱好者们有更多机会全面了解作者对于文学等不同事物的态度和观点,领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