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长颈族,不可思议的民族,残忍而畸形的美!

清迈游,有一项特别安排,即参观长颈族村落。长颈族,并非泰国土产,是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喀伦族的一支巴东族所组成的,因为战乱由缅甸逃往泰国的。他们大多生活在湄宏顺。湄宏顺坐落在靠近缅甸边境的百河河谷中,是一个隐藏在林中的村落,也是北方各府之中最富原始情味的地区。清迈的这个长颈族村落,到底是清迈地方当局还是什么道中人看中了这个民族的旅游价值,弄出这么个村落供游客参观,就整不清楚了。

村子座落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一条弯弯的小溪从村边流过。

长颈族村落

这些大“别墅”就是她们的家,全是树叶、木板或竹片搭盖的吊脚楼或者平房,房间里的设施十分简陋。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吓一跳!家里啥也没有,屋子还破破烂烂。屋子到处透风不说,房间里简直就是一堆垃圾。比我看到的中国穷困山区的农家更惨!那种穷困,让城里人感叹不已。

这就是长颈族村,这里的长颈族人除了种植外,主要以手工制作和售买旅游纪念品为生。进村的道路两侧布满了各家的小商摊,商摊后的山坡上盖有简陋的小木屋。

走进村子,中间是一条几米宽的土路,路两边全是出售旅游纪念品和带有民族特色的围巾、服装等的小摊子。

游人们是不会探究这个民族的悲惨命运的,只是喜欢猎奇,既然如此干脆就弄出一景,皆大欢喜。所以说这地方是长颈族村落,不如说是长颈族风情街。

小摊前是带着金灿灿项圈的妇女和儿童,面对镜头,她们已习以为常,或甜甜的微笑,或面无表情,看你一眼后,继续手中的工作。

长颈族人的脖子上、手上、腿上都套上了铜环。这是她们的财富和宿命,也是她们认同的美的展示。

亲眼见到,才明白所谓“长颈”,不过是在脖子上逐渐增加铜圈圈而已,如此残害身体并以此为美,我们对此很不理解。

长颈族妇女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织布,小摊上卖的许多围巾都是她们自己织的。她们靠着这样的劳动换取部分生活费。

她们个个手工工艺技术熟练,这是她们的谋生手段,她们的工艺品中也有相当精致的作品。

据传说,以前居民惹怒了神灵,就派了老虎来吃女人。因此他们决定所有女孩都戴铜颈环以自卫。不过,也有传说,这些喀伦人原住在缅甸东部,以务农为生,与世无争。但外人对该区的天然资源有意并吞而引发战争。男人出去打战,女人就把贵重金属品铸成金、银或铜环,戴在颈上或脚上,这风俗就流传下来。

进村即看到一个小女孩,脖子上套着好几个亮晃晃的铜圈圈。当游客对着她拍照的时候,小女孩似乎没有任何感觉。

实际上,“长颈女”的颈部长度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而是她们的锁骨和肩骨因铜圈的压迫而下陷。按照他们的风俗女孩在5岁的时候就要在颈及四肢套上铜圈带上1公斤的铜环,十岁开始便每年在颈上多加一个,一直至到二十五岁为止。长颈族觉得女子颈越长便越美,所以她们由五岁开始,这些环只能往上添,不能往下拿,终生都要佩戴。晚上睡觉的时候只取下后面的竖环,而其它环也不取下来,几天洗一次澡,几个人互相帮助,用布在环和脖子间搓洗。

孩子从5-6岁起,就在脖子上套铜圈,一年一个铜圈,使脖子拉长。最长颈者脖子达70厘米。

在村里见不到男丁,不知道是不是出去干活了。能见到的男性都是小婴儿或光屁股在地上爬的小男孩。

她们非常友好,你只要在她们面前摆出照相机,她们就会摆出“pose”让你拍,并不会因此伸手向你要钱。不过拍完别忘了说一句“水晶晶”。这是导游教的,原来在清迈夸奖女孩子漂亮、好看就说“水晶晶”。

她们一生中只有几次把颈上的铜环取下来,那就是结婚、生子以及去世。通常她们不轻易让外人看到取下铜环的样子,即使亲如丈夫也不例外。

长颈族的女人皆以长颈为美,从五六岁开始就佩戴铜制的项圈以拉伸颈长。据了解,她们的项圈只能往上添,不能往下拿,终生都要佩戴。颈上的铜圈最多可达25圈,重约5公斤~10公斤不等。

长颈小女孩长得很可爱,眉清目秀的,脸上涂着长颈族人喜欢用的颜料。

长颈村的女人们,无论老小,几乎都是静静地坐着或站立。对游客没有主动吆喝的,看到游客观看她们的衣物也没有像其他地方的摊主那样,马上赶过来推销的。

与她们合影也不会拒绝,有的游客给她们小费,她们接受并会用中文说“谢谢”。

这两个看上去四五岁的小女孩,也已经被“训练”得一见到镜头马上条件反射似的伸出手比V,被拍照可能是长颈族人从小就要学会的“技能”。

如今她们早已习惯了游客好奇的目光,看到有相机对准她们,会端正坐好,对着镜头微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