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侗乡“风味”

在岩寨鼓楼石坪,侗族妇女把自家拿手菜端上百家宴长桌。新华社记者赵曼君摄

新华社南宁11月13日电(记者赵曼君 郭轶凡)时值傍晚,广西柳州市北部山区八个连片的侗族村寨亮起彩灯。在林溪乡平岩村岩寨,二十米见方的鼓楼石坪摆满四列长长的木桌。百余名游客挤在鼓楼檐下,翘首以盼。对面吊脚戏台上,一摞摞竹编食筐冒着热气,满载侗乡待客的“最高礼遇”。

百道拿手菜

高音起调,低音压阵,50名节日打扮的岩寨妇女唱着侗族大歌亮相。她们用扁担挑起自家食筐,拾级至长桌旁,打开米酒缸,点燃便携灶,揭开竹篾盖,端上禾花鱼、腊猪脚、牛瘪汤……香气四溢。客人们的手机举过头顶,惊叹声盖过歌声。

刘宜阳再次登上戏台,鬓边繁复的银饰闪烁。她一声吆喝,人们蜂拥入席,举起酒杯,“我宣布,百家宴正式开始!”

刘宜阳登台主持百家宴。新华社记者赵曼君摄

11月6日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节”,家家户户拿出几道好菜,摆上长桌,共同设宴。与平日围桌吃饭不同,此时主客不排座次、新朋旧友不分彼此,人们随意走动、遍尝佳肴,把酒对歌。

音乐制作人罗斯·贝利端着碗来到母亲这桌,夹起一只炸蟋蟀。“很脆!我第一次吃昆虫。”这名在无锡工作的英国人说,尝遍广西,最爱的是那道黄蜂鱼。

“侗乡真是好地方。”贝利的母亲说道,老两口此行来华三周,游览了北京等大城市,随后与儿子一道专程来三江,为的就是深度体验侗寨风情。

侗族人世代居住的黔湘桂交界山区俗称“百节之乡”。逢年过节,侗家人常在鼓楼石坪上摆桌设宴,吹芦笙、演侗戏、唱耶歌,以传统的“高山流水”方式给贵宾敬酒。一场百家宴,浓缩的是侗乡歌舞相传的民族历史和族人热情奔放的性格。

寻觅“接棒人”

侗家妇女吴爱仙今年51岁,是岩寨文艺队员、百家宴组织人,她告诉记者,2000年左右,慕名到访平岩村的只有少量美术生和外国驴友。

吴爱仙(右)和队友交谈。新华社记者赵曼君摄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逐渐改变。2012年11月,桂湘黔三省(区)五县毗邻的25个侗族村寨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三江县6个自然村寨榜上有名,其中便有平岩村的马鞍寨、岩寨和平寨。这里仍传承着木构建筑营造、踩歌堂、讲款等传统技艺和风俗。

随着申遗工作进一步推进,县政府和专业的文旅企业合作,因地制宜,以保护促振兴,顾及群众切身利益,鼓励他们充分参与文化生活。2015年起,平岩村妇女纷纷在自家寨子组建文艺队,启用普通话主持讲解、助兴,村里出现越来越多周边地区游客,百家宴和客栈也日渐红火。

岩寨鼓楼坪的客人刚刚落座,吴爱仙便急着赶回家帮忙。儿媳去县城接放学的孙子,家里只有老伴一人招呼长桌宴上几十名客人。她说,平时除买菜做菜,还要负责协调整个文艺队的运作,连轴转的状态已持续多年。

吴爱仙先后收了四五名徒弟,“接棒”百家宴主持,只有刘宜阳坚持做了下来。“昨天就有游客夸小刘脸皮又厚又会说。”她笑道。

2015年,为照顾年幼的子女,在外打工6年的刘宜阳回到岩寨,加入文艺队,学唱山歌、吹芦笙、跳侗舞,一干就是四年。

游客观看侗族芦笙舞。新华社记者赵曼君摄

山歌代代传

在三江,许多农村妇女像刘宜阳一样在外务工多年,然后返乡、留守、学艺。岩寨50名文艺队员中,超过10人年过五旬, 二十来岁的则有6人,几乎覆盖农村劳动人口年龄范围。刘宜阳说,村里早年还有男队员,后来悉数离乡打工,零几年时文艺队成了纯女班。

“女班”队员平时不仅要务农、打理客栈,还要照顾孩子,文艺表演只算补贴家用的副业。为尽快打响名号,她们利用表演机会集体写串词、练舞,边做边学。

“我还想学老一辈传下来的其他东西,比如刺绣,但没有时间。单单侗族语言,比如大歌,我虽然会唱,但歌词背后深意仍需加深理解。”刘宜阳说,所以自己只算半个传承人。

游客在拍摄侗族纺织舞。新华社记者赵曼君摄

三江县县长兰美清介绍,三江约有23.55万侗族人,占全县人口58%,是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里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份。俗语“饭养身,歌养心”充分诠释三江群众对传统“耶歌”的热情。

吴爱仙在客栈常能听到童声合唱侗族大歌。循着悠扬的旋律,走出岩寨,走过107岁的程阳风雨桥,便是平岩村小学。多耶节这天,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手拉手在操场围成圈,踏着拍子,清唱家乡独特的复调民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