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不顺”

撰文/蓝科技 滴滴顺风车这盘“菜”怎么做都有人觉得不香。 时隔436天,在几起恶性安全事件背景下停运整改的滴滴顺风车业务决定重新打鼓开张,宣布于2019年11月20日上线试运营。 战战兢兢的发布完这则消息后,滴滴平台没有换来一丝开业大吉的气氛,而是再次陷入舆论漩涡,继续接受口诛笔伐。 话题的焦点是整改规则中一条男女友有别的限乘时间,也因此被冠上了对女性人权的漠视与不平等对待的帽子。 根据滴滴公布的试运营方案显示,自11月20日起,将陆续在哈尔滨、太原、北京、南通等7大城市上线试运营,其中服务时间为5点—23点(女性5点—20点)。 这则方案针对女性使用时间进行了特别标注,此举彻底激怒了女性同胞,认为滴滴平台有性别歧视之嫌,在女权主义者们的抨击之下滴滴再度沦为众矢之的; 但同样也有相反的声音为滴滴鸣冤叫屈,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女性乘客的安全考虑,可以接受,并无不妥之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滴滴左右逢难,进退维谷。笼罩在滴滴平台头上的这片愁云依旧惨淡。 在各方舆论爆发之后,仅时隔一天,滴滴宣布将试运营规则再次修改,统一为5点—20点,针对所有用户,不分男女。 其实,不管是赞同也好,抨击也罢,不管是女性限乘从5点—20点,还是后来改为男女统一限乘时间,也不论这里面存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这些都只是表面。 本质问题在于滴滴没必要在时间问题上过多纠结,对于试运营肯定是为了检验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和隐蔽工程的设防效果,用限定时间的方法来检验整改结果本身就说明这个整改就不过关、不自信。 为什么这么说?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某位女性乘客在晚上19点开始搭乘一辆顺风车,由于路途较远,可能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会延长至深夜22点或者23点,不能说时间到了20点,不管乘客是否到达目的地,此时便可以立即终止服务?赶乘客下车? 再者,即便是为了检验整改效果,那么最危险的时间死角才是最该接受检验的,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检验的时间范围也不应该局限,除非滴滴顺风车永远取消深夜服务。当然我们坚决反对用乘客来做实验,但首先你滴滴内部就该在上线之前把这些问题充分发现、充分解决。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来一遍的机会,你滴滴可以试运营,但乘客的生命绝不可能试着再来一次。 通过以上分析,滴滴顺风车的这次试运营,暴露的问题确实很多,上线也有点太仓促了。 那么对于这些种情况,你滴滴平台对这个所谓出于安全考虑所做出的时间限定是不是就显得很苍白、毫无意义? 另外,可能滴滴平台觉得晚上20点以后会增大安全乘车隐患,虽然你滴滴平台可以限定在晚20点以后停止运营此项业务,但你如何确保乘客在限定时间内就能到达目的地? 蓝科技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滴滴作为一家出行领域巨头、行业领头羊,公司人才济济,应该不会考虑不到吧?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肤浅的决定呢? 那只有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只是一种假设,注意我说的是假设。滴滴特别规定女性限乘时间纯属故意为之,目的就在于以此为话题引起社会大讨论,一方面博取部分同情心,让其大众之间发酵,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安全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滴滴平台不应该完全背锅;另一方面就是认为只要是女性晚上乘车就一定会存在安全隐患,这种隐患避无可避,是否或多或少存在一种“负气”的情绪,或者基本就打算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女性业务?最不济也只能靠减少女性的乘车时间来换取相对的安全。 以上纯属假设,也可视为无稽之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滴滴确实是怕了。 可是滴滴想要复出并不容易,自从出事以后,滴滴几乎成了全网“布控的对象”,一言一行都被暴露在放大镜之下,这次整改后的第一步已经不知道迈哪条腿了,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更是堵上添堵。 据媒体《小青岛》报道11月9日凌晨,南京市虎踞路河海大学附近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案件双方一名是滴滴司机一名是乘客,乘客被刺受伤,正接受治疗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来酝酿了一年多的顺风车上线眼看就差这一哆嗦了,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真是怕啥来啥。 虽说平时司乘之间偶有摩擦或者小冲突很正常,但绝不至于上升到持械行凶的地步,目前不好评说司乘之间孰是孰非,针对这起事件或者双方都有责任,但问题的焦点是,司机为什么会随车带刀?而且据悉这名滴滴司机接单量已超过万次,等级评分为5星级最高级别。 这样的成绩,仅从数据来看绝对算得上司机群里的业务标兵和服务模范,可谁想到天使笑脸的背后竟露出了魔鬼的面容。 最重要的信息是滴滴还涉嫌要求受到伤害的乘客保持沉默,千万不要向媒体或者自媒体透露,但滴滴平台是否确实有此行为还有待情况进一步落实。 看来滴滴需要整改的不仅是顺风车业务,是该认认真真的静坐思过。 还是那句话,滴滴顺风车可以复出也可以试运行,但人命只有一次,不可能试着再来一次。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撰文/蓝科技

滴滴顺风车这盘“菜”怎么做都有人觉得不香。

时隔436天,在几起恶性安全事件背景下停运整改的滴滴顺风车业务决定重新打鼓开张,宣布于2019年11月20日上线试运营。

战战兢兢的发布完这则消息后,滴滴平台没有换来一丝开业大吉的气氛,而是再次陷入舆论漩涡,继续接受口诛笔伐。

话题的焦点是整改规则中一条男女友有别的限乘时间,也因此被冠上了对女性人权的漠视与不平等对待的帽子。

根据滴滴公布的试运营方案显示,自11月20日起,将陆续在哈尔滨、太原、北京、南通等7大城市上线试运营,其中服务时间为5点—23点(女性5点—20点)。

这则方案针对女性使用时间进行了特别标注,此举彻底激怒了女性同胞,认为滴滴平台有性别歧视之嫌,在女权主义者们的抨击之下滴滴再度沦为众矢之的;

但同样也有相反的声音为滴滴鸣冤叫屈,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女性乘客的安全考虑,可以接受,并无不妥之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滴滴左右逢难,进退维谷。笼罩在滴滴平台头上的这片愁云依旧惨淡。

在各方舆论爆发之后,仅时隔一天,滴滴宣布将试运营规则再次修改,统一为5点—20点,针对所有用户,不分男女。

其实,不管是赞同也好,抨击也罢,不管是女性限乘从5点—20点,还是后来改为男女统一限乘时间,也不论这里面存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这些都只是表面。

本质问题在于滴滴没必要在时间问题上过多纠结,对于试运营肯定是为了检验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和隐蔽工程的设防效果,用限定时间的方法来检验整改结果本身就说明这个整改就不过关、不自信。

为什么这么说?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某位女性乘客在晚上19点开始搭乘一辆顺风车,由于路途较远,可能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会延长至深夜22点或者23点,不能说时间到了20点,不管乘客是否到达目的地,此时便可以立即终止服务?赶乘客下车?

再者,即便是为了检验整改效果,那么最危险的时间死角才是最该接受检验的,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检验的时间范围也不应该局限,除非滴滴顺风车永远取消深夜服务。当然我们坚决反对用乘客来做实验,但首先你滴滴内部就该在上线之前把这些问题充分发现、充分解决。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来一遍的机会,你滴滴可以试运营,但乘客的生命绝不可能试着再来一次。

通过以上分析,滴滴顺风车的这次试运营,暴露的问题确实很多,上线也有点太仓促了。

那么对于这些种情况,你滴滴平台对这个所谓出于安全考虑所做出的时间限定是不是就显得很苍白、毫无意义?

另外,可能滴滴平台觉得晚上20点以后会增大安全乘车隐患,虽然你滴滴平台可以限定在晚20点以后停止运营此项业务,但你如何确保乘客在限定时间内就能到达目的地?

蓝科技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滴滴作为一家出行领域巨头、行业领头羊,公司人才济济,应该不会考虑不到吧?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肤浅的决定呢?

那只有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只是一种假设,注意我说的是假设。滴滴特别规定女性限乘时间纯属故意为之,目的就在于以此为话题引起社会大讨论,一方面博取部分同情心,让其大众之间发酵,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安全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滴滴平台不应该完全背锅;另一方面就是认为只要是女性晚上乘车就一定会存在安全隐患,这种隐患避无可避,是否或多或少存在一种“负气”的情绪,或者基本就打算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女性业务?最不济也只能靠减少女性的乘车时间来换取相对的安全。

以上纯属假设,也可视为无稽之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滴滴确实是怕了。

可是滴滴想要复出并不容易,自从出事以后,滴滴几乎成了全网“布控的对象”,一言一行都被暴露在放大镜之下,这次整改后的第一步已经不知道迈哪条腿了,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更是堵上添堵。

据媒体《小青岛》报道11月9日凌晨,南京市虎踞路河海大学附近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案件双方一名是滴滴司机一名是乘客,乘客被刺受伤,正接受治疗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来酝酿了一年多的顺风车上线眼看就差这一哆嗦了,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真是怕啥来啥。

虽说平时司乘之间偶有摩擦或者小冲突很正常,但绝不至于上升到持械行凶的地步,目前不好评说司乘之间孰是孰非,针对这起事件或者双方都有责任,但问题的焦点是,司机为什么会随车带刀?而且据悉这名滴滴司机接单量已超过万次,等级评分为5星级最高级别。

这样的成绩,仅从数据来看绝对算得上司机群里的业务标兵和服务模范,可谁想到天使笑脸的背后竟露出了魔鬼的面容。

最重要的信息是滴滴还涉嫌要求受到伤害的乘客保持沉默,千万不要向媒体或者自媒体透露,但滴滴平台是否确实有此行为还有待情况进一步落实。

看来滴滴需要整改的不仅是顺风车业务,是该认认真真的静坐思过。

还是那句话,滴滴顺风车可以复出也可以试运行,但人命只有一次,不可能试着再来一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