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彩票出现在元朝 而彩票的“创始人”竟然是和尚

大概公元1288年,正值元朝时期,一群和尚,准确点说是江南的和尚闲来无事,创新了一种解闷儿的游戏,叫“拈阄射利”。

具体的玩法是:在N张小纸片上做相应的记号,参与者先付出极小的本金,然后大家轮的抽取,相应的记号代表相应的奖品,当然也会有人抽到价值低于本金的奖励。后来有和尚改革了游戏道具和方法,以数十件很有诱惑力的利物当作大奖,同时向社会广为发布用竹子或木头制作的票样,也就是签筹,最后通过公开的抽奖仪式来宣告大奖花落谁家,盈余用于筹集寺庙的资金。这些逐步演化的固定的规则和标准和今天的彩票极其相似。

明朝时期此种游戏深入民间,因老百姓相对富足,人们经常使用这样的“拈阄射利”来博取意外之财。江南地区还有把美女作为奖品的活动,俗称“阄花魁”。

到清朝,这项活动已经成为赌坊的必备项目,但必须纳税。后来,虽然可以通过它的税收等给政府带来可观收益,清政府也明令禁止此项活动。

这个活动漂洋过海的到了菲律宾,名为“吕宋票”,在菲律宾马尼拉发行,在吕宋岛上开奖,各地兑奖的一种彩票。光绪初年,洋商为扩大销售,在上海租界设立分支机构公开销售,后来逐渐扩大到其他地域,在南京、镇江也曾有过“吕宋票”的销售点。江苏省五环彩票博物馆就有清朝“万利彩票行”匾额永久落户。

白鸽票是在清末就在中南、东南广为流传的一种“拈阄射利”,并且冲出国门,传到美洲大陆。到民国时,开彩除衔字法、查字法外,多流行摇珠法。在澳门,白鸽票从诞生起一直到今天,都是热门彩票,开字法因采用电脑开票,故称电脑白鸽。

晚清义赈的出现,为彩票的公开经营提供了契机。只有真正为人民谋福祉的事物才能生生不息。新中国的福利彩票事业始于1987年,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宗旨,做快乐、温暖、温馨、梦想、身边、陪伴的公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