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19”专项行动针对性打击数据服务商、支付服务商

11月14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截至今年10月31日,共侦破涉网案件457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832名。在案例解析中,公安局重点提及了“套路贷”。通过侦破“7.30”网络“套路贷”专案,公安部侦获一条集实施“套路贷”犯罪团伙、催收团伙以及帮助“套路贷”犯罪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完整犯罪链条,并进而实现了对“套路贷”犯罪规模打击、生态打击。

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套路贷的定义是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且在套路贷中,受害者还可能会遭受非法拘禁、暴力催收等情形,严重影响其和其家人正常生活。

那“套路贷”犯罪团伙如何能做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呢?这就离不开上文公安部宣讲中提及的帮助“套路贷”犯罪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

套路贷帮凶其一:支付机构

据移动支付网观察,在投诉平台之上,搜索套路贷必有支付机构的身影。

事实上,近年来在央行等监管层的严监管下,某些通过违规业务获取利润的支付机构“生存空间”一再压缩,为了获取利益,支付机构与黑灰产合作的事件屡见不鲜。

在“7.30”网络“套路贷”专案中,公安部表示打掉犯罪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查封冻结涉案资产7亿元,提取各类涉案数据205T,涉及被催收人员7万余人。

那么7亿元的资产如何合规流转呢?其中必定有持牌支付机构从中协调周转。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此前便网传监管部门约谈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要求后者审慎开展或清退P2P支付结算业务,并提交相应的整改方案和清退时间表。近期湖南等地又直接取缔当地P2P平台,网贷清退更进一步。而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也强调,网络借贷整治将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

持牌P2P平台尚且接连退场,更何况套路贷这样披着“借贷皮”的骗局更是会受到监管强力肃清。若牵涉其中的支付机构仍无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后或只能接受摘牌的命运。

套路贷帮凶其二:网络爬虫

近期,多家第三方大数据公司爬虫业务负责人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揭开了金融大数据乱象整治的序幕。而51信用卡的被查更是将网络爬虫、暴力催收等推上风口浪尖。

有业内人士称,本轮针对爬虫业务的强监管是由于公安部门打击“套路贷”牵扯出了导流获客和暴力催收这两个帮凶,而爬虫则是主要工具。

在“7.30”网络“套路贷”专案中,公安部表示,2019年5月25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居民宋某报案称,其通过APP贷款1500元后,被平台不断套路,向其推送55个“套路贷”APP,诱其以贷还贷,5个月时间欠款35万元。宋某无力偿还贷款,“套路贷”平台通过骚扰电话、恐吓信息、诱导借款等形式,不断对其本人、家人、同事、朋友进行各种方式的“软暴力”催款。

若不是网络爬虫导致的信息泄露,宋某也不会因接连被套路贷款而深受暴力催收带来的困扰。

所幸的是,在51信用卡事件之后,监管紧急采取多项措施。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10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已组成调查组,摸底大数据的使用边界和采集边界,将会涉及外包催收公司管理办法。首批排查和调研的机构包括一诺银华、万盛金融和平安普惠。

10月24日下午,更是网传央行紧急调研,要求银行填报是否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开展合作,排查的合作内容主要涉及数据采集、信用欺诈、信用评分、风控建模等方面,有的要求银行上报第三方公司的名字、股东背景、是否涉及爬虫。

10月25日,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解释》中重新定义了信息泄露所要承担的罪责。

此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11月6日向其会员单位下发《关于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开展业务的通知》要求会员单位不得与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第三方开展数据合作,不滥用、非法买卖和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