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麻将桌“失业”记

新华社南昌11月16日电 题:特写:麻将桌“失业”记

新华社记者黄浩然

自从村头制衣厂响起了缝纫声,村里的麻将就“哑”了。

“哒哒”的缝纫声取代了“哗哗”的麻将声,“闲奔波”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多年来为了改变村里的面貌,没有“白奔波”。

“闲奔波”是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梅颜村党支部书记夏涓沅的网名。2014年,夏涓沅放弃年薪30万元的企业高管职务,回到家乡。

“当时我的决定,家人和乡亲们都很不理解。”夏涓沅说,“我只是想趁有能力的时候,为家乡做点事。”

2015年之前,梅颜村虽然也是先进村,但“搓麻”之风刹不住。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每天把上学的孩子送去学校后,空闲时间就会聚在两个小卖部打麻将,几乎每天都会凑齐十几桌,围观者都把路堵住了。

“那时候,村里因为打麻将经常出现吵嘴的现象,家里也不和谐。”夏涓沅说,靠明令禁止没有用,劝说也只能是卖个面子管一时,找到让村民觉得比“搓麻”更有味道的事是关键。

一定要让村民们“忙起来”。2016年,夏涓沅利用在外务工期间积累的资源,在村里创办了一家生产消防梯的工厂。梯厂用工以村里的留守人员为主,尤其是贫困户优先。

夏元林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夫妻俩进入消防梯厂做烧火工。如今,他们三个月的收入远超往年三百天,已于2017年底脱贫。

“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里,这样的日子之前想都不敢想。”夏元林说。

看到办厂帮助乡亲效果很好,夏涓沅接着又在村里办起了消防制衣厂。曾是村里麻将馆的一座两层楼民房,如今成了制衣厂的缝纫车间。

“以前打麻将包输不赢,现在做衣服只赢不输。”53岁的村民柯秋香一边赶制着消防衣,一边爽朗地对记者说。柯秋香介绍,以前打麻将经常一个月就输掉1000多块钱,“输了钱心里也不舒服!”

每天工作不到8小时,每个月大约有2000元入账,还不耽误接送小孩上学、做家务,怪不得柯秋香这么开心。

在消防梯厂做刷漆工的夏金香是被夏涓沅“骗”进厂的。她是搓麻“带头大姐”之一,从进厂初期的不习惯甚至抵触,到现在撵也撵不走——月薪4500元稳稳地放进荷包里的“诱惑”挡不住。

制衣厂和梯厂共招用了村里近50名留守人员,“集”齐了像柯秋香、夏金香这样的全部麻将桌常客。

产业有了,村民有事做了,但闲暇时间如果不充实,“搓麻”之风还可能返潮。怎么办?

喜爱诗书的夏涓沅成立了“竹林堂”诗社,很受村民欢迎,一些原来爱打麻将的村民加入其中,现在已有20余名会员。

走进村部,诗书满墙,“农民诗人”们的作品扑面而来。“这是我们这几年出的诗集。”“诗人支书”夏涓沅自豪地捧出一本本诗集。

尝到以文“化人”的甜头,2018年,夏涓沅又创办了梅颜村农民老年学校,村里一下就有200多名老人报名参加。诗词创作、广场舞、采茶戏、龙灯舞、马灯舞、篮球赛……梅颜村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平时有活干有钱挣,闲暇时间被各种文化活动填满,谁还有时间打麻将?”鲁溪镇党委书记熊自安说。

曾经“风光无限”的麻将桌,已“失业下岗”,被“冷落”在制衣厂杂货间的墙角,落满灰尘,这是乡村风气的改善,更是社会治理的创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我们着力构建和谐人文生态,谋公共事业发展、公共文明指数升值,让人民群众有浓浓的获得感、幸福感。”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说。

“分享丰收喜悦,扫平灵魂的荒芜,让阳光四溢,重浴肥沃的良田。”夏涓沅写下了这样的诗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