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美丽新白城

本报记者 戈驰川 张磊

纷纷扬扬的大雪用神奇的自然之笔,一夜之间将白城这座塞外小城涂抹得一片银白,白城变得“名副其实”。然而,随着大雪而来的不仅是美丽的雪景,也有危险相伴,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预警,高速公路封闭。

可是,相比过去白城人似乎不再那么焦虑。“早上我送孩子上学,本来挺担心,但路上积雪都清理过了,没堵车,路也不滑。”“现在是满城银装素裹,道路却干净无冰、交通有序。”“清雪措施有效,这两年城市管理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手机“朋友圈”里,除了各种雪景,更多的是对市区清雪的各种“点赞”。

这些正是近年来白城市城市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海绵城市(老城改造)完成后,白城市委、市政府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严格督办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深化落实,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赢得群众称赞的同时,也更好地提升了白城发展软实力、环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构建城市管理大格局

为破解白城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服务功能弱化、管理体制固化等突出问题,白城市委、市政府全力抢抓“海绵城市”试点机遇,启动实施了老城改造这一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涉及面最广的改造工程,拉开了白城开埠百年来城市改造最彻底、变化最明显的“黄金时期”。

始终把建管并重、无缝对接,作为构建城市管理“大格局”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建”是“管”的基础,“管”是“建”的巩固,围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四城联创’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一年新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突出围绕规划、卫生、管理、绿化‘四个不留死角’,扎实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让白城成为全省最干净、最整洁的城市之一。”

始终把标本兼治、常态长效,作为构建城市管理“大格局”的终极性目标,坚持“建”要系统实施,“管”要精准长效,打破了以往城管局唱“独角戏”的旧格局。通过加强区域和部门统筹,建立了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全员参与的“全方位、全口径、全概念”的“大城管”格局,一个高位统筹、协同联动、权责对应、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机制搭建成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塑造、完善“大城管”运行体系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格局,统筹组织安排和协调运行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城市管理的协调联动能力。在城市管理标准上,将主次干道与支路、重点区域与居民小区、主城区与城乡接合部放在同等地位上,按统一标准实施管理,不断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

“大城管”格局的形成,将过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各个部门全部变成“考核对象”并以行政问责制来督促,这从根本上杜绝了推诿扯皮、管理失位,实现了城市管理从一家“独角戏”变成了众多部门合力出击的“协奏曲”。

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

在白城市的主要街道上,经常能看到洒水车、扫地车、高压清洗车、垃圾清运车等大型城市清洁车辆清洗路面的壮观场面。环卫工人每天拿着工具在街路上进行精细化保洁。季节更替,市区保洁方案随之调整。

路边石清根见底、公共设施及时擦拭、路面步道物见本色……天天如此,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体会最多、感受最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城市管理有法可依,白城市抓住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的有利契机,颁布了第一部地方性法规——《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通过深入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加大处罚力度,加大不文明行为曝光力度等多种方式,严管重罚,管出规矩、严出自觉、罚出文明。市区乱停车、乱丢杂物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双提升”。

作为城市管理执法的主力军,白城市城管局着眼推动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有效融合,从管理理念、工作模式、服务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创新管理理念,实行了“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来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来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来解决,推动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末端执法向源头治理迈进。

创新工作模式,实施了“1+5+N”工作模式。“1”就是以“天天是新城、城市管理全省一流”为目标。“5”就是提高“五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水平。“N”就是拓宽视野促提升、联合执法提效能、疏堵结合重实效、依法拆违解难题、反复巡查抓规范。

创新服务举措,制定了“五个一、一个百分百”便民服务纪律,即:对群众举报的案件做到第一时间接受、第一时间派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纠正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回复行政相对人,力争确保做到群众举报100%处理。通过开设服务热线,指派专人接听热线,接受市容管理、违章建设、环境卫生、民生利益等方面的咨询、建议、投诉、表扬,进一步拓宽了群众投诉举报渠道,有效发挥了服务热线功能,更好地满足了群众需要。

破解城市管理“老大难”

居民小区的管理历来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过去污水乱泼、垃圾乱倒、东西乱堆等问题屡禁不绝,居民抱怨物业收了钱却不干活,物业指责居民不交钱没法干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很多小区弃管。为尽快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白城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举措。

突出问题导向,落实包保责任,推动由“小区弃管”向“各方联管”转变。白城市按照“属地负责、部门包保”的原则,实施了“小区管理包保工程”,实行两级领导、两级部门、两级干部包保责任制。具体负责“五包”:即,包业主委员会成立、包物业公司引进、包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形成、包困难群体物业费收缴、包冬季清雪。明确五条标准:即,业主委员会要在1个半月内组织成立完毕;物业公司要在半个月内进驻,按标准实施物业管理,先管理达到群众满意再进行收费;小区管理的常态长效机制要在100天内形成;困难群体物业费收缴工作与居民收费同步进行,在摸清底数、沟通到位的前提下,一次性交到物业公司;迅速制定小区清雪方案,及时将小区内降雪清至街路两侧。所有居民小区全部落实“五包”、达到“五标”后,再交给城市管理部门和属地进行常态化管理,并保证包保部门不脱钩,继续做好联动联管工作。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服务职能,促进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提升。过去小区居民有点大事小情,相关职能部门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让我补锅绝不修碗。而随着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白城市坚持“群众的需求就是城市管理的方向”,主动向小区群众了解诉求,坚持举一反三,开展专项行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清洗行动,就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行步道、绿化带、小区脏乱差问题,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洗,共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车辆700台次、水洗道路510万平方米;清洗擦拭“马路家具”4000余个、马路井2000余个;清理垃圾杂物6800吨。清雪行动,就是针对群众反映的下雪清理不及时,影响道路通行和交通安全问题,市区两级投资购置了专业清雪设备,做到了以雪为令,雪落即动,雪停路净,群众普遍反映这几年白城再没有出现黑雪遍城,脏水横流现象。修枝行动,就是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区一些树木遮挡阳光并且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迅速开展排查统计,对市一中附近树木的枯枝、弱枝、下垂枝进行修剪,防止其折断坠落、缠绕电力线缆,消除了隐患,保证市民和师生的出行安全。附近居民说,“没想到问题反映没几天,城管就把问题给解决了,确实为我们办实事。”入廊行动,就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空中蜘蛛网”问题,市城管局协调相关单位,集中对城区内废旧线缆、线杆进行清理,集中为城市“理发”“拔钉”。截至目前,累计线缆入廊65.6千米,清理900余处,清除影响通行线杆120余个,既拆掉了空中“蜘蛛网、畅通了小区道路,又消除了安全隐患,老百姓交口称赞,拍手称快。

用好城市管理大数据

白城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醒目地显示着市区各主要街路的实时画面,以及各城管执法车辆和环卫作业车辆的GPS轨迹。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根据当前情况,对城管人员进行工作上的调配。“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新机制、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管理职能。”白城市智慧城管中心的姜丽莉说。

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为白城城市管理工作安上了智慧的“大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目前,白城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下设4个子中心,各中心设备安装已经通过验收,进入系统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全面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定、建章立制、综合协调、绩效评估。随着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推进,城管人员的装备也得到了数字化“升级”。白城市为城管执法车辆和环卫作业车辆安装的150套GPS车辆定位系统已经投入使用;350台执法记录仪配发到执法队员手中,实现了执法过程全记录。据了解,白城市还结合本地实际,在原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研发了领导督办、呼叫中心服务热线受理、违章建筑管理、户外广告管理、牌匾门面装修管理等五个扩展应用子系统。通过共享“天网”视频监控,实现了对城市核心区、主要商业街区、大型活动场所周边等重点地区的全天候监控。

城市管理即时化、精准化、高效化,为白城城市管理工作伸出了灵活的“触角”、疏通了灵敏的“神经”。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的建设应用,大大优化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在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上,管理人员为我们展示了瑞光商贸城周边环境卫生差、市容秩序乱问题处置流程及结果:市城管局在瑞光商贸城开展了城市管理“面对面”服务和集中整治活动,现场解答群众问题70余人次,收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意见建议15条,出动人员120人次、水车6台次、湿扫车6台次对商贸城周边巷道进行无死角洗刷约9000余平方米,清理门前杂物80余处,整治非机动车摆放120余处,对19家牌匾破损的商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与商贸城周边90余家商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即时、高效、到位的应对处置,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低效的“大帮哄”模式,进入到了精准的“外科手术”境界。

做好城市管理“精细活”

“我开了二十多年的车,天南海北的也没少走,在哪开车都没有如今在白城市区开车舒服,就连心里面都特别敞亮。”看着市区内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道路和路边一排排规范整齐的停车位,还有越来越好的交通秩序,司机陈平心情特别的好。被群众点赞的背后,凝聚着城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为解决人行道车辆乱停问题,市城管局与交警队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城区违规停车整治力度,以分组负责、分片巡逻的方式,通过“白加黑、五加二”的全时段治理,全覆盖管理模式,有效遏止了违规停车行为。

为消灭城市“牛皮癣”,集中开展“城市牛皮癣”广告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对市区所有楼面墙体、楼内张贴、路面喷涂和高空随意悬挂的各类非法小广告展开地毯式清除,通过拍照取证、责令清除、控制号码等一系列精准措施,从源头上遏制小广告的扩散。

为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坚持一手抓宣传,通过电视台、微信号等向市民宣传“文明祭祀”;一手抓整治,特殊时点实行“定人、定车、定岗、定时、定责”五定制度,每天18时至24时进行街路巡查和路口看守。经过持续努力,“文明祭祀”已渐入人心,市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为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力量下沉、执法下移、队伍下派,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洮北区各乡镇成立乡镇管理执法中队,对乡镇(村屯)环境卫生开展常态化管理,开展“村屯六清、两化、一协议”整治活动,切实提高乡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环境质量。

为加快推进“厕所革命”,结合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投资1800万元,在市区主要街路、广场、公园建设了18座美观大方、整洁舒适的公厕。创新采取“整体纳入、统一标准、专人管理、跟进保洁”的作业模式,实现每座公厕定人、定员、定岗,做到有负责、有保洁、有考核、有监督,确保无污染、无蚊蝇、无臭味、无乱堆放,把毫不起眼的公厕打造成了市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重塑城管队伍新形象

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城管队伍。市城管局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强化队伍作风纪律入手,围绕“五查找五开展五解决”,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的决心,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重塑了城管队伍的新形象,展现了担当作为的新气象。

坚持以学习教育激发初心、增强自觉。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先行学、党员干部带头学、普通群众跟着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律制度规矩、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提升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为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打牢思想基础。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10次,签定纪律制度承诺书400余份。

注重以贴心服务为民解难、重塑形象。组织城市管理“面对面”专项服务活动,现场解答群众问题70余人次,收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15条,解决群众问题110件。为了让一名刚刚出狱、没有生活来源的群众有谋生出路,有生活保障,城管洮北大队市场中队帮助他解决了一个摊位,并减免了部分费用,使他深受感动“是城管部门帮我安排了摊位,解决了我的生计问题。”并向中队赠送了“亲情服务、执法为民”的锦旗。

突出以内部监督强化管理、从严问责。好的作风既靠自觉,又靠纪律。市城管局从完善纪律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着手,制定了《白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纪律手册》,出台了“六条禁令”,以此作为整顿队伍作风纪律问题的一剂“良药”。同时,从严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截至目前,已有2名领导干部被提醒谈话、停止工作;2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7人被通报批评,5人被解除劳动合同,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着眼以军训演练巩固成果、展示风采。为强化作风纪律整顿成效,市城管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军事化训练,并进行了队列会操和实际演练。队列会操中,他们以精准规范的动作,展示了城管队员严守纪律、令行禁止的过硬素质;实际演练中,他们以规范文明的言行,展示了城管队员文明执法、热心服务的崭新形象,为更好推进城市管理、为民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当你走在白城的大街小巷,总有那么一抹“城管蓝”,像流动的亮丽风景穿行在大街小巷;总有那么一片“环卫橙”,像绣花一样精细描绘着美丽白城;总有那么一身“园林绿”,像辛勤的园丁播撒着绿色、编织着花团锦簇的美景;总有那么一道“维修灰”,像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奔波往返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这些质朴而靓丽的颜色,构成了这座城市最丰富的色彩和最生动的画卷。

本版摄影:戈驰川 潘晟昱等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