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优化营商环境

□武国玲本报记者贾红路

今年以来,鸡西市紧紧围绕“办事不求人”这条主线,重点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深入治理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作风问题,不断把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引向深入。

塑造“办事不求人”服务品牌

鸡西市委市政府对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并组建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两个专项组,全力组织推进。

今年3月以来,鸡西市通过“办事不求人”的落地落实,让企业和群众看到鸡西市委和政府的决心,用“小切口”来优化全市营商大环境。首批推出的“办事不求人”事项,涉及公安、教育、卫健、医保等7个部门,包括落户、办证、择校、住院等18个大项59个小项。通过精简审批“主动办”、公正透明“公开办”、信息共享“网上办”、手机APP“掌上办”、终端设备“自助办”、下放权力“就近办”、主动服务“我帮办”,确保承诺事项落地生根,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为方便群众办事,还制定了“办事不求人一图详解”。在市级领导的带动下,全市共有15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走流程”1960次,全程体验办事1370次,发现并解决办缴分离、服务设施不完善、支付方式单一等各类问题611个。在部门监督、群众监督的基础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办事不求人”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征求不同层面企业家和中小微企业的意见建议,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市政府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全部进行了认真梳理,责成有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改。制定了“办事不求人”保障措施,并向社会发布,开展“办事不求人”第三方效果评估,以评估结果倒逼部门落实。

机关干部提升“四种能力”

聚焦解决机关干部存在的政策研究不透、业务不精、能力不足、工作“跑粗”等问题,鸡西市采取“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基本理论+”测试、“一把手大讲堂”、企民评百岗等措施激励、督促全市公职人员不断学习,养成学习习惯。同时,开展强化理论专题研讨、“处科级干部大讲堂”和“服务在窗口”主题系列实践活动,着力提升机关干部学习研究、岗位履职、全面业务、精准服务“四种能力”。目前全市共累计开展“处科级干部大讲堂”721次,解析新政策384个,“复习”老政策281个,分析典型经验338个,剖析实际问题635个,解决问题628个。鸡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开展问需活动,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解决民营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黑名单制度12个,共发布黑名单3000余条;加强重点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对信用评价结果较差的8家涉煤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警示约谈,对存在违规行为的21家定点药店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对12家定点医院进行了通报。刀刃向内,从严从快从实追责问责。拓宽监督渠道,共享举报信息资源,及时受理各类问题,全市共设立了102部专门举报电话,设置了投诉举报电子信箱,在鸡西日报发布了《关于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举报的公告》。目前,共收到群众投诉举报21起,受理省作风整顿办转交3起,已全部办结。开展专项整治交叉互查,在各县(市)区互查过程中,共发现纪律松弛、效率低下等问题67个,全部限时整改。加大明察暗访力度,成立了11个明察暗访组,开展检查187次,共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15个。截至目前,全市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1人、批评教育98人、通报批评39人、诫勉谈话17人、调离岗位4人、免职7人。

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

通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聚焦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等民生事务重点领域,着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出市级“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76个;依托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将不动产登记、房产服务、税务、物管等4个业务专网集成为一网,统一办事服务入口,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优化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及窗口设置,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

目前,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比例83%,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比例80.3%。全力推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已纳入712项,占75.3%。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开通了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系统;深化“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等涉企证照改革;简化企业注销登记流程;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逐步实现“最多跑一次”。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设置了审批专区,推行并联审批、集中联合办理,着力压缩报建审批时限。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领办、代办、“我帮办”等“直通车”服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