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自治县河口镇:“共享”模式催生“共富”效应

多彩贵州网讯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河口镇紧扣该县“菜县菇乡”的战略定位,围绕打造“县城后花园、都市菜篮子、旅游景观带、脱贫示范镇”的战略目标,创新建立“1+7+N”的农业产业“共享”发展模式,即以河口镇宝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负责技术、收购和市场营销等,并与抓生产的7个村级合作社签立订单合同,带动N个大户和贫困户种植商品蔬菜、培养N个党员成为经济致富能人,实现产业发展、村级增收、群众致富。

2018年5月,该镇作为全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的观摩点之一,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再勇率第五组观摩团进行了实地观摩指导。河口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催生产业裂变升级、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突出,得到了观摩团的高度肯定。

 建强支部堡垒,筑牢“共富”根基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支部建在哪儿、怎么建,事关效用发挥的大小。河口镇党委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打破传统地域、行业的限制,重新优化党支部的设置。如梅江村通过设置特色产业党支部成功催生了红旗茶园的“蘑菇农庄”、石桥居委会在农产品种植销售合作社上设置农超对接党支部、宝慷农业有限公司新成立了党支部。加大了村级服务阵地建设的力度,全镇共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保证产业支部、经济组织均有基本的工作场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扎实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对农村无职党员探索实施分类管理,激活党员干细胞,集聚脱贫攻坚合力。设置类型党小组,规范党小组运行机制,加强对党小组活动运行、服务联系群众的管理。开展对无职党员的“设岗定责”,每名党员根据“设岗定责”认领的工作岗位,每月完成1—2件产业发展任务,有效地将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通过建立“群众自我管理委员会”(简称“自管委”)的自治组织,建立“支委会+自管委+群众会”制度,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自治模式,积极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组级延伸,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目前,全镇7个村(社区)都建有各种形式的群众自治组织,正全面铺开。

 坚持先富“脑袋”,激发“共富”动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群众是主体、是关键。先富“脑袋”才能富“口袋”,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结合“三治五评”活动的开展,高密度开展走访。通过大量召开党员会、群众会、院坝会等,对农村产业革命政策、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结合河口镇当地的鲜活事例等进行大力宣传,激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高桥大渠中,当地党员群众不畏牺牲,立下“愚公移山”志,依靠钢钎和二锤,以牺牲12名青壮年的代价,历经21年,终于打通了这一生命之渠。通过“大堰精神”的宣讲和弘扬,进一步倡导和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

 发挥“头雁”作用,营造“共富”声势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群众肯不肯干、能不能干,党员的示范带动是关键。宝慷公司筹建之初,绝大部分群众是有很大顾虑的,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1+7+N”究竟行不行?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心里都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大胆实践就意味着有不可预知风险和挑战,在前期筹备中,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镇党委书记等几位相关的负责同志认真研究了《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多次前往遵义、重庆等地学习考察“取经”,与相关县部门多次进行对接,河口镇宝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18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总经理向川、管理人员韩志新等几名党员,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来往奔波在公司和7个村的生产基地上,既要办理公司相关业务又要指导生产、既要培训工人又要亲自下地劳作。在多名党员的带动下,加入村合作社和去公司生产基地上务工的群众越来越多、公司规模越办越大。目前,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5人,其中党员4人,建有智能化育苗基地2000平方米,冷链物流配送中心4000平方米。今年以来,解决群众就近就业4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余人、易地扶贫搬迁户53人,2019年公司生产销售额预计在5000万元以上。

 围绕市场需求,打造“共富”产业

除“空壳”防“空转”,产业发展是关键,该镇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通过积极寻找销售市场,宝慷公司与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重庆永辉超市、上海高校等实现了直接供应,建立了稳定的直供直销渠道,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全镇“共享”宝慷公司这一“出口”平台,对7个合作社生产的产品提前做了市场对接、订单签定、价格保障,实现了从培育单一新型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通过公司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实现了科学种植,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通过多元化增加种植品种、实行土地多季轮作,改变了以往常规农业产品单一的缺陷,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目前种植有青梗花菜、紫色花菜、甘蓝等近20个品种的商品蔬菜,建立辣椒种植订单基地1个面积约1500亩、上海市外延蔬菜供应基地1个面积约2000亩。2019年宝慷公司预计盈利在500万元以上,其中,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以上、用于贫困户分红资金100余万元。通过公司示范实现“以点带面”,“共富”产业初步形成、“共富”效应较为明显,目前全镇群众有3500户种植订单商品蔬菜1.5万亩,建立示范基地15个,培养了党员经济能人25人。

河口镇围绕创新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总结出三点工作重点。

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河口镇“1+7+N”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有战斗力群众才有凝聚力,无论是土地流转、政策宣传、组织发动,在任何时候任何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2018年秋天,因为是农忙季节,宝慷公司基地遭遇了用工荒,眼看着几千亩的蔬菜在地里无人管护,公司的几个负责人着急上了火,镇党委主要领导在了解到情况后亲自开会部署,三个村党总支马上行动,几天时间就组织了两百多名群众到基地上务工,问题得到了解决,价值两百多万的蔬菜成功地售出。

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队伍就是听党指挥的,关键时刻,一定要站的出来、立得起来,充分发挥在人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每一名党员务必用扎实的理论学习、务实的调查研究、及时的整改落实来践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河口的产业发展中,党委的坚强领导、党员作用的发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党委一班人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进取的精神、深入细致的调研,没有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辛勤工作、带动示范,就没有河口镇产业发展的裂变升级和人民群众的增收致富。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开展工作。河口镇地处道真县城西北面,距县城22公里,辖7个村(社区)166个村民组其中5个贫困村,辖区人口6535户22520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70亩,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437户5398人。是典型的山地农业镇,建镇时间短、发展起步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较广,是道真最为贫困的几个乡镇之一。该镇正是充分理解并牢牢把握住了产业革命的“八要素”,结合河口镇实际打造“1+7+N”的“共享”发展模式,彻底改变以往完全依靠客商才能发展产业的现状,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带”的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整合全镇资源、建本土企业、培养了本土致富能手,带动培育了本土产业大户、党员能人,发展壮大了本土产业,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注入了新动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