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千佛崖与明月峡

田永安 骑游队伍早上7 点半出发,不久后到达千佛崖。 千佛崖是四川境内佛像分布最为集中的处石窟造像群,它位于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集中在川陕公路旁一面长约 200米、高约 45米的岩壁上。它最早开凿于北魏,经西魏、北周、隋代陆续开凿,到唐代已达鼎盛。在这片高达13层的悬崖上,龛洞相连,密如蜂房,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重叠的阁楼。 据刻于清咸丰四年(1854 年)的碑文记载, 最盛时整个山崖造像达17000余尊。 千佛崖最大的一座石窟是大云洞。据说此洞专为武则天开凿, 里面的佛像就是她的化身。 一路上我们发现,里面除了少数佛像仍保存完整,上面留有一些彩绘外,大部分洞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里面的佛像不是无头、断腿、少了一只胳膊。 沿栈道向前参观了崖上的洞窟和佛像后,我们骑车沿嘉陵江上行, 奔向 25公里外的明月峡。 明月峡位于嘉陵江上游一小镇———朝天镇旁。 它长约 4 公里, 宽约100米,最高处离江面2000余米,两岸均为悬崖,是古时四川通往陕西的唯一一条通道。由于地形险峻,它被人们称为蜀道咽喉。 明月峡原名朝天峡,因唐玄宗 “安史之乱” 逃往成都时,当地官员曾在此迎送而得名。明清时,文人崇尚自然,见两岸山岩多呈白色,和下面的江面交相辉映,使得整个峡谷犹如镀上一层银色的月光,于是便取李白“清风清,明月明”诗句,改名为明月峡。 由于处于咽喉地带,是古时通往陕西的必经之地,故在这条曲折幽 深的峡谷内, 除了保存着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栈道、供船舶往来行驶的嘉陵江水道、纤夫拉纤时走过的鸟道,以及蜀王派人开辟出来的金牛道外,还分布着一条穿行于云雾之中的老川陕公路和与公路隔江相望的运输大动脉———宝成铁路复线。 在一条不太长的峡谷内,居然拥有6条建于不同年代、用途不同的重要运输通道,这在中国的交通界无疑是个奇迹。 我们从前方一座门楼进入,踏上通向峡内的古栈道。文献介绍:此道始建于先秦时期,从那以后,历代朝廷均对它进行过修缮,使之成为一条连接客商往来和货运繁忙的重要通道。西汉时,刘邦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采用大将韩信之计在此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将不可一世的项羽打败,建立了大汉王朝。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为了北伐曹操,曾对栈道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整修,使之成为一条向外调集兵马、运送粮草的主要通道。 栈道宽约1米,下铺木板外设护栏,底部是一排用木柱支撑,一端嵌入岩壁的大型梁架。这种结构十分牢固,能承受很大重量。 站在这条蜿蜒曲折的栈道上,望着两岸高耸入云的绝壁,俯瞰脚下 那片平静如镜、碧如翡翠的嘉陵江。除了被眼前这一秀美景色所深深吸引外,我还不由为古人留下的这一浩大工程充满感慨:在这刀砍斧削般的岩壁上,要凿出那一个个排成一线,深达一尺的石孔何其艰难,更不要说往里面嵌入方木,在上面铺设木板了,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田永安

骑游队伍早上7 点半出发,不久后到达千佛崖。

千佛崖是四川境内佛像分布最为集中的处石窟造像群,它位于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集中在川陕公路旁一面长约 200米、高约 45米的岩壁上。它最早开凿于北魏,经西魏、北周、隋代陆续开凿,到唐代已达鼎盛。在这片高达13层的悬崖上,龛洞相连,密如蜂房,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重叠的阁楼。 据刻于清咸丰四年(1854 年)的碑文记载, 最盛时整个山崖造像达17000余尊。

千佛崖最大的一座石窟是大云洞。据说此洞专为武则天开凿, 里面的佛像就是她的化身。

一路上我们发现,里面除了少数佛像仍保存完整,上面留有一些彩绘外,大部分洞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里面的佛像不是无头、断腿、少了一只胳膊。

沿栈道向前参观了崖上的洞窟和佛像后,我们骑车沿嘉陵江上行, 奔向 25公里外的明月峡。

明月峡位于嘉陵江上游一小镇———朝天镇旁。 它长约 4 公里, 宽约100米,最高处离江面2000余米,两岸均为悬崖,是古时四川通往陕西的唯一一条通道。由于地形险峻,它被人们称为蜀道咽喉。

明月峡原名朝天峡,因唐玄宗 “安史之乱” 逃往成都时,当地官员曾在此迎送而得名。明清时,文人崇尚自然,见两岸山岩多呈白色,和下面的江面交相辉映,使得整个峡谷犹如镀上一层银色的月光,于是便取李白“清风清,明月明”诗句,改名为明月峡。

由于处于咽喉地带,是古时通往陕西的必经之地,故在这条曲折幽

深的峡谷内, 除了保存着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栈道、供船舶往来行驶的嘉陵江水道、纤夫拉纤时走过的鸟道,以及蜀王派人开辟出来的金牛道外,还分布着一条穿行于云雾之中的老川陕公路和与公路隔江相望的运输大动脉———宝成铁路复线。

在一条不太长的峡谷内,居然拥有6条建于不同年代、用途不同的重要运输通道,这在中国的交通界无疑是个奇迹。

我们从前方一座门楼进入,踏上通向峡内的古栈道。文献介绍:此道始建于先秦时期,从那以后,历代朝廷均对它进行过修缮,使之成为一条连接客商往来和货运繁忙的重要通道。西汉时,刘邦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采用大将韩信之计在此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将不可一世的项羽打败,建立了大汉王朝。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为了北伐曹操,曾对栈道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整修,使之成为一条向外调集兵马、运送粮草的主要通道。

栈道宽约1米,下铺木板外设护栏,底部是一排用木柱支撑,一端嵌入岩壁的大型梁架。这种结构十分牢固,能承受很大重量。

站在这条蜿蜒曲折的栈道上,望着两岸高耸入云的绝壁,俯瞰脚下

那片平静如镜、碧如翡翠的嘉陵江。除了被眼前这一秀美景色所深深吸引外,我还不由为古人留下的这一浩大工程充满感慨:在这刀砍斧削般的岩壁上,要凿出那一个个排成一线,深达一尺的石孔何其艰难,更不要说往里面嵌入方木,在上面铺设木板了,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