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最诡异的战争:小国主动向五常发起战争,结果一败涂地

大国有大国生存方式,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方式,自古以来,小国为了生存对于大国向来是唯唯诺诺,努力讨好的,生怕大国吃掉自己。不过在上个世纪,冷战时期却发生了一件很诡异的战争,那就是一个小国主动向五常之一的国家发动了战争,这就是——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全称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它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其影响对参战的英国与阿根廷都特别的深远,阿根廷军政府在这一场战争后迅速倒台了,而英国那一边,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不仅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更是成功获得了1983年的普选连任。

这场战争的爆发和结束,真的是对参战两国的相互利益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也说明了战争是政治最好的武器,但是其中的一些内在的细节还是值得号好品味的,比如为何比英国弱小的阿根廷反倒主动挑起战争?这恐怕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很多人会感觉到非常的惊奇,阿根廷在各个方面根本不是英国的对手,找上英国开打上一场战争,真的是不知死活的做法,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片面了,虽然英国经济与军事确实比阿根廷强,但不代表阿根廷没有机会,正如当初贫弱的新中国同样在朝鲜战场击败了17国联军。

在那个时期阿根廷的实力其实也是不容小觑的,占据了强大地理优势的阿根廷,而且阿根廷军方长期受到美国的影响,很多高层军官都在美国接受过军事教育,当亲美的阿根廷军人政府上台后,阿根廷驻美国大使总统顾问阿纳尔多穆西就曾公开宣称 :“美国是阿根廷最熟悉的老朋友”。这表态也证明了阿根廷政府对美国政府的期待。美国方面为了避免苏联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自然也乐意资助这么一个亲近自己的军政府,所以美国当初给予了阿根廷军政府很大的支持,在美国的紧急支持下,阿根廷富庶的程度一度超过了很多西方列强国家。

不过好景不长,虽然阿根廷军政府的自由化经济政策得到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投资者的赞许,但是并没有让本国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在贸易开放后,由于外国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导致国内许多企业纷纷倒闭,阿根廷国内大量工人失业,人民的工资也不断下降,在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达11.4%,国内矛盾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军政府内部也不是团结一心的,军政府内部也分为了几个团队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争夺,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当时许多失业着选择上街游行,示威活动一天比一天多。面对这样的统计危机,阿根廷军政府打算转移国内矛盾,选择从英国手里夺回具有争议性的马岛,以此维持自己的统治,这也是阿根廷找上英国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阿根廷军政府也高估了美国的支持,其错误判断了美国可能采取出兵支持自己,其次由于二战的影响,阿根廷低估了英国的实力,认为经过二战洗礼的英国不复往日荣光,自身经济就危机重重的英国不大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马岛而赴远千里与自己交战,在多方面的因素考量下,阿根廷挑起了马岛战争。

阿根廷当时还保存着强大的武器装备,尽管在当时的时局中,不属于最顶尖的装备,但是绝对有和英国一较高低的实力,而且在战争即将打响的时候,阿根廷也经过了精心的布局,为了迫切发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阿根廷驻美国前大使塔卡奇曾对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柯克帕特里克夫人急不可耐的诉说道 : “夫人,您懂得,我们不得不寻找另一种方式解决国内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忍无可忍了。”

但殊不知,让阿根廷感觉到有些错愕的是,战争一旦开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长久的战斗让阿根廷明显感觉到有些难以支撑下去,而且美国不止是阿根廷的盟友,也是英国的盟友,美国在在大西洋主义和泛美主义之中站在了英国那一方,抛弃了阿根廷军政府。

另一方面,阿根廷的军人大概不懂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句话,由于先前富裕的生活,导致阿根廷人民众还是比较满于现状的,这也造就了阿根廷的人们总是在享受生活,完全忘记了奋斗。当战争不断深入的时候,阿根廷的人们明显在后期没有了力气,英国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孱弱,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欣然应对这一场战争,她曾对亲信这么说道;“是该让那些以为大英帝国已经没落的人瞧瞧厉害了”

最终希望转嫁国内社会矛盾的阿根廷,还是以失败告终,并且在战后迅速垮台了。纵然,马岛战争最终是以阿根廷的失败宣告结束,马岛也在英国的手中放置了很多年的时间,但是阿根廷却从来也不承认岛屿归属于英国,这也为后期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产生了多次的接触,或许也为100多年后的今天埋下了战争的伏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