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田杂记之四~世风与画风的关系浅析

首先说世风,世风既有属于社会范畴的唐宋元明清这般以历史朝代划分的定义,也有属于自然范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时间差异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地域差异。这些构成因素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地域的画风。

杜翰翔《溪山清远》

我们可以从世风来简单扼要的分析总结,然后比较当时的画风,以便梳理出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历史大趋势大家都熟悉,就不赘述了,只讲画风。

杜翰翔《溪山清远》局部

在此按二十四画品对号入座的归纳一下各个历史时期的共性风格,先说唐朝:在此之前的汉晋先秦时期可以笼统的归在一起,不再赘述。唐朝时山水画尚未成熟,主要以人物、动物、为主流,彼时国运昌盛,四夷臣服,民族自信心高涨。其时画风端庄、雄浑、淋漓、俊爽、天然;

杜翰翔《万壑松风图》

其次宋朝:山水画取代人物成为业界领军画种,统治者以仁政治国,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社会各阶层财富极其庞大:其画风清雅、端庄、超脱、健拔;

杜翰翔《小曲》

然后元朝:此时异族入主中原,汉族受到严重歧视,大量知识分子主动或被动的远离权力中心,当时画风比较隐晦孱弱,风格大致是高古、冲和、荒寒、性灵;

杜翰翔《仿李家山水》

再则明朝:汉本位思潮回归,其时画风扭转元朝风气变为纵横、健拔、清旷;

杜翰翔《仿李家山水》局部

至于清朝因是又一次以夷变夏,汉人汉文化再次被当政的少数族群所忌惮,大兴文字獄,前朝侥幸逃脱的遗老遗少和一众文人要么噤若寒蝉,要么佯装痴颠,另有一部分如蒙元时期舍身僧道者。所以画风比较复杂,大体上是高古、冲和、精谨,以及因压迫而逆向派生出的奇僻荒率的半抽象写意类风格。

杜翰翔《大河东流》

以上是以时间轴为中心疏理的世风与画风之因果关系。接着我们再试以地域与画风之关系探讨一二:中国之风土人情自古以来重南北之分而轻东西之别。一则因东西人口基数相差太大,不在一个对比层级。二则是西部在历史上时远时近,不但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受西方文明浸染,参考意义大于对比意义,比如敦煌的位置就是个例证。至于南北之别的空间状态,相对于朝代更替的时间状态,其要稳定的多,但二者参杂交织的流变却也一直在持续进行。所以可以比较概括的归纳为:北雄南文,北厚南薄,北正南偏,北高亢南内敛,也就是北阳南阴。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故知吾中国画风不论从时间上还时地域上划分,无外乎阴阳之道,阴阳之道便是天地之道。

杜翰翔《大河东流》局部

亦可知得此天地之道的书画艺术必将有循环往复的强大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再生功能。秘密都在历代薪火相传之大师的作品里,把古代名画揣摩透了将会少走很多弯路,无视先贤而盲目创新或急于竖立所谓的个人风格都是不自量力的短视行为,是很难有所建树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