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的十年

  2006年,正是外资投行押注中国地产公司的日子。摩根士丹利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弗雷德里克·彼得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遥远的西部城市重庆。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看一家当时规模不大的公司:龙湖。   彼时,龙湖因为其炫目的园林,在重庆做得风生水起,在地产行业也是小有名气,连王石、宋卫平也纷纷跑去参观学习其产品。   但龙湖当时也只是偏安一隅,也只是小有名气而已。   不过弗雷德里克·彼得在重庆把龙湖开发的项目看过一遍后,对龙湖的人说:   未来你们一定是中国前五名的地产公司,甚至是前三。   龙湖人当时虽然也是骄傲的,但还是不太敢相信,觉得这个老外有点太过恭维了。   他们不知道,这个老外其实不怎么吹嘘房企的,香港很多分析师也都是这个老外的徒子徒孙。SOHO中国此前准备赴美上市时,他批评了两句,香港媒体一报道,老潘的第一次上市,就被搅黄了。   两年后,金融危机爆发。几十家准备效仿碧桂园冲击首富的地产公司,都上市失败了。有的地产老板因此很落魄,许老板在距原定挂牌时间仅剩3天时,因为无人认购,不得不终止上市。上市失败后的许老板,先是向王石求助被拒,然后不得不去陪新世界的“鲨胆彤”锄大地。   龙湖第一次上市的计划也搁浅了。但和其他房企不一样,董事长吴亚军准备IPO之前,做了一件事。   她让下属把公司的账目仔细梳理了一遍。龙湖在银行有200亿元的授信,有员工认为如果2009年上市成功便无需申请贷款,但吴亚军不但批准了这笔贷款,还把原来的贷款额度由50亿元变成了70亿元:   这个数字能覆盖全年的资金需求。   这笔钱,最终让上市搁浅的龙湖,平稳地度过了那段最危险的时间。   2009年底,4万亿刺激计划如洪水一样到来。   一批地产公司终于成功登陆了香港资本市场。许家印坐了一轮过山车,在以郑裕彤为首的香港富豪加持下,奇迹般的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不过那一年,却是龙湖将股票卖到地产公司香港IPO的最高市盈率,并创下超额认购之最。   在认购名单中,有个花了2亿港元的美国人的名字特别扎眼,他叫乔治·索罗斯。   2009年之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开足了马力。   仅仅隔了一年,万科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亿销售额门槛的房企。几年后,碧桂园、万科、恒大均突破了3000亿大关。也有一些房企落了下来。比如绿城,远洋。   龙湖的规模扩张没有那么快,它一直排名靠前。它是最被香港投资者追捧的内地房企。   又过了两年,中国又冒出了一堆地产黑马。从新城、中梁,再到新力、正荣等,这些房企不断刷新着房企从百亿跨越到千亿所用的时间纪录。   但他们的负债率,也在刷新着纪录。刚刚上市的江西房企新力,连续三年的净负债率都超过了200%:   过去二十年,房企是只在乎规模,不在乎负债的。   龙湖还是在头部,而且在头部房企里,它是最独特的一家。   2009年及2010年期间,龙湖拿地也很积极,连续两年新增土储面积都超过了1000万方。销售规模也由2009年的180多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330多亿。   但这个节奏在2011年就被吴亚军主动叫停了。那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异常严厉,包括万科、中海、恒大在内的多家大型房企都紧急踩下刹车,龙湖也一样。   后来,调控退潮,房企再次疯狂押注,龙湖也在往前奔跑,但它没有那么疯狂。   他们突然在2011年把商业纳入到了公司发展战略。让其和住宅、物业一同拥有了宪法般的地位。   自此,龙湖集团把每年销售回款的10%作为上限,投资于持有型物业。   到今年6月底,龙湖开业商场数量共计29个,上半年龙湖物业投资业务带来的租金收入是25.8亿元——这基本覆盖了他们的利息成本。   明年,这家民企开业的商场,将会达到50个。   2017年,龙湖的销售额突破千亿,这距离那位分析师的预言已经过去十年多了。这家房企在规模上并没有成为中国前五,但在资产负债控制上,毫不意外,它们是中国民营房企里最好的:   净负债率从未超过60%;借贷成本是4.56%。   这样的资金成本,几乎与央企无异。   有人曾经问吴亚军,龙湖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掌握了自己的节奏:   未来总有一些公司窜出来超过我们,我们坦然面对这个事,专注做自己。   他们做的商业、长租公寓,都是慢活,但都是为未来做的事情。在商业地产领域,他们越来越像香港的新鸿基了。   这些事情,目前能带来的,就是健康的财务报表、持续的现金流以及较低的借贷成本。   龙湖是在2009年11月19日登陆港交所的。2019年,恰逢龙湖上市十周年。这十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沉沉浮浮,和它们一起出道的房企也沉沉浮浮。龙湖始终是最让投资者放心的那个。   上市十年,看了下龙湖现在的市值,在民营房企里仅次于恒大碧桂园,他们的市值比融创多了300亿,是新城控股及绿地的两倍多。   一位A股房企老板曾经跟章子姨感叹,民营房企里,只佩服龙湖。   他们的融资成本实在是便宜呀!   你知道这十年,人家是怎么过的? (来源:壹地产) 文章来源:壹地产

2006年,正是外资投行押注中国地产公司的日子。摩根士丹利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弗雷德里克·彼得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遥远的西部城市重庆。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看一家当时规模不大的公司:龙湖。

彼时,龙湖因为其炫目的园林,在重庆做得风生水起,在地产行业也是小有名气,连王石、宋卫平也纷纷跑去参观学习其产品。

但龙湖当时也只是偏安一隅,也只是小有名气而已。

不过弗雷德里克·彼得在重庆把龙湖开发的项目看过一遍后,对龙湖的人说:

未来你们一定是中国前五名的地产公司,甚至是前三。

龙湖人当时虽然也是骄傲的,但还是不太敢相信,觉得这个老外有点太过恭维了。

他们不知道,这个老外其实不怎么吹嘘房企的,香港很多分析师也都是这个老外的徒子徒孙。SOHO中国此前准备赴美上市时,他批评了两句,香港媒体一报道,老潘的第一次上市,就被搅黄了。

两年后,金融危机爆发。几十家准备效仿碧桂园冲击首富的地产公司,都上市失败了。有的地产老板因此很落魄,许老板在距原定挂牌时间仅剩3天时,因为无人认购,不得不终止上市。上市失败后的许老板,先是向王石求助被拒,然后不得不去陪新世界的“鲨胆彤”锄大地。

龙湖第一次上市的计划也搁浅了。但和其他房企不一样,董事长吴亚军准备IPO之前,做了一件事。

她让下属把公司的账目仔细梳理了一遍。龙湖在银行有200亿元的授信,有员工认为如果2009年上市成功便无需申请贷款,但吴亚军不但批准了这笔贷款,还把原来的贷款额度由50亿元变成了70亿元:

这个数字能覆盖全年的资金需求。

这笔钱,最终让上市搁浅的龙湖,平稳地度过了那段最危险的时间。

2009年底,4万亿刺激计划如洪水一样到来。

一批地产公司终于成功登陆了香港资本市场。许家印坐了一轮过山车,在以郑裕彤为首的香港富豪加持下,奇迹般的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不过那一年,却是龙湖将股票卖到地产公司香港IPO的最高市盈率,并创下超额认购之最。

在认购名单中,有个花了2亿港元的美国人的名字特别扎眼,他叫乔治·索罗斯。

2009年之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开足了马力。

仅仅隔了一年,万科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亿销售额门槛的房企。几年后,碧桂园、万科、恒大均突破了3000亿大关。也有一些房企落了下来。比如绿城,远洋。

龙湖的规模扩张没有那么快,它一直排名靠前。它是最被香港投资者追捧的内地房企。

又过了两年,中国又冒出了一堆地产黑马。从新城、中梁,再到新力、正荣等,这些房企不断刷新着房企从百亿跨越到千亿所用的时间纪录。

但他们的负债率,也在刷新着纪录。刚刚上市的江西房企新力,连续三年的净负债率都超过了200%:

过去二十年,房企是只在乎规模,不在乎负债的。

龙湖还是在头部,而且在头部房企里,它是最独特的一家。

2009年及2010年期间,龙湖拿地也很积极,连续两年新增土储面积都超过了1000万方。销售规模也由2009年的180多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330多亿。

但这个节奏在2011年就被吴亚军主动叫停了。那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异常严厉,包括万科、中海、恒大在内的多家大型房企都紧急踩下刹车,龙湖也一样。

后来,调控退潮,房企再次疯狂押注,龙湖也在往前奔跑,但它没有那么疯狂。

他们突然在2011年把商业纳入到了公司发展战略。让其和住宅、物业一同拥有了宪法般的地位。

自此,龙湖集团把每年销售回款的10%作为上限,投资于持有型物业。

到今年6月底,龙湖开业商场数量共计29个,上半年龙湖物业投资业务带来的租金收入是25.8亿元——这基本覆盖了他们的利息成本。

明年,这家民企开业的商场,将会达到50个。

2017年,龙湖的销售额突破千亿,这距离那位分析师的预言已经过去十年多了。这家房企在规模上并没有成为中国前五,但在资产负债控制上,毫不意外,它们是中国民营房企里最好的:

净负债率从未超过60%;借贷成本是4.56%。

这样的资金成本,几乎与央企无异。

有人曾经问吴亚军,龙湖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掌握了自己的节奏:

未来总有一些公司窜出来超过我们,我们坦然面对这个事,专注做自己。

他们做的商业、长租公寓,都是慢活,但都是为未来做的事情。在商业地产领域,他们越来越像香港的新鸿基了。

这些事情,目前能带来的,就是健康的财务报表、持续的现金流以及较低的借贷成本。

龙湖是在2009年11月19日登陆港交所的。2019年,恰逢龙湖上市十周年。这十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沉沉浮浮,和它们一起出道的房企也沉沉浮浮。龙湖始终是最让投资者放心的那个。

上市十年,看了下龙湖现在的市值,在民营房企里仅次于恒大碧桂园,他们的市值比融创多了300亿,是新城控股及绿地的两倍多。

一位A股房企老板曾经跟章子姨感叹,民营房企里,只佩服龙湖。

他们的融资成本实在是便宜呀!

你知道这十年,人家是怎么过的?

(来源:壹地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