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手机再次跳票,大家在期待什么

余大嘴又立了一功,说好的11月20日发布鸿蒙整体战略,引得大众翘首以盼,从早上等到晚上,刷头条无数遍,却连发布会的影子也没有,鸿蒙再次跳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鸿蒙,多数人关心的并非它是不是下一代操作系统,也很少有人关心它的应用场景。很多人只关心两点,第一鸿蒙操作系统能不能用于手机,第二鸿蒙操作系统是不是华为自己开发的。

坊间对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各种猜测,基本上都围绕这两个主题,每一次放出所谓的内幕消息,都会引来不小的波澜。

看热闹不嫌事大,多数围观者期望的是手机能尽快用上鸿蒙,似乎鸿蒙手机不但摆脱了断供的困局,还可以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不能不说,这种想法低估了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的难度和建立生态所需要的漫长时间。就算明天拿到鸿蒙手机,体验不比android差,就算鸿蒙手机成功了。

对于华为一次次表述要留在android阵营,引来的是嘘声一片。这些人恨不得马上拿到鸿蒙手机,全面替代android,以解心头之恨。这种嘘声还算善意。

实际上,对于谷歌断供,华为一直在低调回应。禁用什么就放出什么以应对,从不主动出击。这样的策略反映出华为的一个判断和一个难处。

首先,鸿蒙操作系统一开始的定位并非为手机开发,而是面向下一代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覆盖的硬件品类更多,手机其中的一个环节。鸿蒙对标的是google的fuchsia操作系统,谷歌已经计划用fuchsia替代android,说明android已经走到生命周期的后半段。这就引发了华为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鸿蒙手机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就面临着被替代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表述是,鸿蒙手机不值得单独建立生态系统。

很明显,华为鸿蒙的战略定位不在手机,而在于物联网,手机只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覆盖的一个环节。

所以华为对于鸿蒙用于手机并不热心,鸿蒙只是在没有办法使用android时的临时备胎,有胜于无。在手机专用操作系统走在生命周期的后半段的情况下,华为不值得为手机专门打造操作系统备胎。这种情况明显不同于手机芯片。

另一些嘲讽华为鸿蒙为"哄蒙"的,反映的则是另一种心态,不管怎么说,华为确实感受到了压力。

鸿蒙成为敏感的焦点,涉及鸿蒙的所有消息,都可能引起公众的过分关注。历史上的华为可能从没有面临这样的处境,公众给了这么大的压力,催促一款产品。这种压力可能是由于外行能看懂的只有鸿蒙,对于看不懂的只能说“不明觉厉”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