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增强普惠金融可行性,它能否打破“义”和“利”的矛盾?

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长期面临着服务不均衡、成本高、效率低、商业可持续性不足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难题。现如今,“没有金融科技,难有普惠金融”逐渐成为业内共识。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浪潮中,行业新兴模式创新迭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已呈现不可逆转之势。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严守风险防控底线,仍将是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金融科技显著增强普惠金融可行性

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强调的是收益能否覆盖成本、收益能否匹配风险,这恰恰是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中所遭遇的瓶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义”(可负担)和“利”(商业可持续)很难兼得,要打破这一对矛盾,需要进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而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刮起了普惠金融的技术旋风。技术手段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更为精准地服务小微、服务弱势群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包容性、开放性。

所谓数字普惠金融,是泛指一切可以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来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通过数字化或电子化交易,可以大幅度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实现对金融服务不足的群体(如小微、‘三农’客户)更好的支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技术的广泛采用摆脱了小微业务人海战术的传统思路,成本覆盖和风险定价难题的解决得到了突破,使得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更为可行。”北京大学新金融和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认为。

今年6月份,央行、银保监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中也明确,“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造信用评价模型、提高营销获客能力、增进贷款投放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数字普惠创新提速

普惠金融是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传统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实践的同时,依赖智能算法、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数字金融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触达能力和服务深度。

“数字普惠创新继续深入。”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关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交融,金融服务“普罗社会大众、惠及广大民生”不再是空中楼阁。

警惕新技术衍生风险

数字技术在深刻改变着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式,而由此衍生出的多方面风险挑战则不容忽视。

“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也很好地契合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过,数字普惠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虽然实现了对传统金融风险更好的管理,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必须予以关注,并及时加以监管规范。”曾刚表示。

如何防范和化解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风险问题?站在金融机构角度而言,这要求其结合数字金融产品特点,健全相关的业务操作规范及内控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和处理机制,切实保护好消费者数据和资金安全。

金融机构要牢牢树立合规就是最大竞争力的理念,遵从监管,进一步完善制度和系统建设,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不断提高风控的有效性、精准性和全面性,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