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绵阳的“两难”

苏晶/文 当下,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绵阳似乎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座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三线城市,具有一个闪亮的光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不过,在谈到科技城时,必须注意到,绵阳是中央重要的国防军工生产基地,绵阳的优势是军工科技。目前,中央对绵阳市的定位是: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四川承担的国家改革试点任务之一,要趟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 事实上,自从“三线”建设开始,绵阳的发展就遵循着军事优先的原则,国防军工单位与地方发展长期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结构造成绵阳的科技创新的尴尬局面——“院所强,企业弱”,“大科技小产业”,这是绵阳发展的一大“难”。 与此同时,绵阳以“四川老二”为川内百姓熟知,上世纪90年代,凭借着区域内两大国有企业长虹和九洲电器兴盛的带动发展,绵阳的GDP总量最高时跃居西部城市第五位,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和昆明。 伴随着传统电器行业的没落,绵阳的经济增速在十九世纪末放缓,成都则在“强省会”战略之下一路狂奔,目前,绵阳的经济总量仅为成都的六分之一。 今年初,绵阳与成都之间的动车开通,最快一班动车耗时不足一小时,成绵一体化在交通协同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未来,绵阳如何与成都协同发展,是资源被虹吸还是互相成就?这是绵阳发展的另一“难”。 大科技,小产业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城市科创能力的重要指标,绵阳的此项指标独步四川。 2018年,根据四川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绵阳市R&D经费投入达到152.4亿元,占到四川省总经费投入的1/5,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6.61%,位居四川省首位,远高于成都的2.56%和德阳的2.59%。 再看另外一个指标——瞪羚指数。瞪羚企业通常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进入高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强力达。因此,瞪羚指数是在新旧动能转型时期,衡量城市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经济观察报政研院与合合信息、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显示,绵阳拥有瞪羚企业42家,位居全国前85位。在前100名中,四川省另一个上榜城市是成都,其拥有瞪羚企业470家,位居全国第10位。 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这种差距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仔细研究《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我们会发现,西部省份的瞪羚企业呈现出高度的省会聚集的特征,在前100名中,仅有绵阳和柳州唯二的两个非省会城市。这说明,西部创新企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企业创新能力弱。 绵阳市委常委书记刘超在9月举行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的一场闭门会议上就指出,绵阳的创新主体是科研院所,强的是知识创新,企业创新弱,呈现出“大科技小产业”的特征。 目前,绵阳政府着力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科创能力,推出发展科技型中心企业的“涌泉计划”,分阶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避不开的成都 不过,科技创新显然不是靠扶持出来的,何况地级市财力有限,企业科创需要多项创新要素的支撑。第七届科博会期间,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些中小科技企业,他们的市场选择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位生产汽车油管超声波测量机的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公司总部设在绵阳,包括机械制造和生产,这里环境舒适,做事心态稳,跟早年其在国外工作时的心境一样。 不过,这家公司的研发中心设在成都,“年轻人喜欢大城市,成都是软件和电子行业人才聚集的地方。”他说。 将人才中心放在成都,这家企业并不是孤例。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一种市场行为,并不是哪儿缺就往哪儿去,而是哪个地方的人更集中、更丰富越往哪里集中。大城市拥有多元化的工业生产和文化以及各种福利设施,更能够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创新比较集聚在大城市。 人才之外,相比于成都,绵阳的市场显得很小。一家做海绵城市地基材料的厂家,把南方总部放在绵阳,发展重心放在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成都的市场大,做出来就是样品,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也给了企业很大的发展机遇。 另一位教育平板电脑的生产商则认为,城区人口100多万的绵阳市是很多产品做四川市场的试验田,“要做大做强就去成都,但是想看看产品能不能做,可以放在绵阳先试试”。 除了城市等级造成了人才、市场和配套差异之外,成都和绵阳的发展模式差异也曾被坊间争议。 2007年,一篇名为《成都VS绵阳:两个创新区域的发展模式之辨》的文章指出,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依靠外因,而绵阳过分依靠内生,寄希望于个别企业。 十多年过去,绵阳的模式被迫发生转变,在交通基础设施畅通的基础之上,华晨、威马、京东方、360、惠科、奇安信开始进入绵阳, 今年,7月15日,绵阳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量产及交付,全面导入京东方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绵阳的发展避不开离得最近的大都市成都,企业层面的协同已经发生,产业层面的协同则需要更多的政府智慧。 打好军民融合牌 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丁国旗在科博会致辞上指出,科技城建设是绵阳的“金字招牌”,也是绵阳发展的重要动力。抛去对于家乡的留恋因素,记者发现,科博会现场选择在绵阳发展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与绵阳科研院所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绵阳的科创优势很明显,它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27个(含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83家,“两院”院士26名。 这些科研力量吸引了技术依赖型企业的到来。例如,上述接受采访的海绵城市地基材料的企业看中的是西南科技大学在材料学方面的优势,而生产汽车油管超声波测量机的企业则利用了相关科研院做在算法上的人才资源。 还有一类企业是科研院所改制出来的高科技企业,例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投资控股的大型军转民企业科莱电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的科研完全依赖院所研究人员。 对于地方来说,这些大型科研院所对于高科技人才具备天然的吸引力,科博会现场的一位企业家跟记者分析,科学城内的科研人员人在绵阳工作,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同时,这些院所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可以吸引硕博及以上人才的聚集。 绵阳早已认识到促进军民融合和强化科技转化的重要性,但是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仍需要时日来探索。 2017年,绵阳市入选全国首批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科技部也将绵阳列为全国首批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认定绵阳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批准绵阳高新区为全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多项试点工作。 目前,四川省科技厅与绵阳市共建首家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已服务2000余家企业,同时,首创“设备仪器贷”产品,为“军转民、民参军”企业仪器设备购买提供专项融资服务。 回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绵阳依托“三线资源”,通过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长虹、九洲等军转民企业应运而生,并在同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绵阳在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 今年四川省印发《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绵阳有了新的目标——明确到2025年力争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到2030年,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绵阳想再一次实现辉煌,就不得不直面“两难”,做出创新和突破。

苏晶/

当下,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绵阳似乎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座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三线城市,具有一个闪亮的光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不过,在谈到科技城时,必须注意到,绵阳是中央重要的国防军工生产基地,绵阳的优势是军工科技。目前,中央对绵阳市的定位是: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四川承担的国家改革试点任务之一,要趟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

事实上,自从“三线”建设开始,绵阳的发展就遵循着军事优先的原则,国防军工单位与地方发展长期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结构造成绵阳的科技创新的尴尬局面——“院所强,企业弱”,“大科技小产业”,这是绵阳发展的一大“难”。

与此同时,绵阳以“四川老二”为川内百姓熟知,上世纪90年代,凭借着区域内两大国有企业长虹和九洲电器兴盛的带动发展,绵阳的GDP总量最高时跃居西部城市第五位,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和昆明。

伴随着传统电器行业的没落,绵阳的经济增速在十九世纪末放缓,成都则在“强省会”战略之下一路狂奔,目前,绵阳的经济总量仅为成都的六分之一。

今年初,绵阳与成都之间的动车开通,最快一班动车耗时不足一小时,成绵一体化在交通协同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未来,绵阳如何与成都协同发展,是资源被虹吸还是互相成就?这是绵阳发展的另一“难”。

大科技,小产业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城市科创能力的重要指标,绵阳的此项指标独步四川。

2018年,根据四川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绵阳市R&D经费投入达到152.4亿元,占到四川省总经费投入的1/5,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6.61%,位居四川省首位,远高于成都的2.56%和德阳的2.59%。

再看另外一个指标——瞪羚指数。瞪羚企业通常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进入高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强力达。因此,瞪羚指数是在新旧动能转型时期,衡量城市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经济观察报政研院与合合信息、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显示,绵阳拥有瞪羚企业42家,位居全国前85位。在前100名中,四川省另一个上榜城市是成都,其拥有瞪羚企业470家,位居全国第10位。

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这种差距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仔细研究《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我们会发现,西部省份的瞪羚企业呈现出高度的省会聚集的特征,在前100名中,仅有绵阳和柳州唯二的两个非省会城市。这说明,西部创新企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企业创新能力弱。

绵阳市委常委书记刘超在9月举行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的一场闭门会议上就指出,绵阳的创新主体是科研院所,强的是知识创新,企业创新弱,呈现出“大科技小产业”的特征。

目前,绵阳政府着力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科创能力,推出发展科技型中心企业的“涌泉计划”,分阶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避不开的成都

不过,科技创新显然不是靠扶持出来的,何况地级市财力有限,企业科创需要多项创新要素的支撑。第七届科博会期间,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些中小科技企业,他们的市场选择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位生产汽车油管超声波测量机的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公司总部设在绵阳,包括机械制造和生产,这里环境舒适,做事心态稳,跟早年其在国外工作时的心境一样。

不过,这家公司的研发中心设在成都,“年轻人喜欢大城市,成都是软件和电子行业人才聚集的地方。”他说。

将人才中心放在成都,这家企业并不是孤例。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一种市场行为,并不是哪儿缺就往哪儿去,而是哪个地方的人更集中、更丰富越往哪里集中。大城市拥有多元化的工业生产和文化以及各种福利设施,更能够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创新比较集聚在大城市。

人才之外,相比于成都,绵阳的市场显得很小。一家做海绵城市地基材料的厂家,把南方总部放在绵阳,发展重心放在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成都的市场大,做出来就是样品,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也给了企业很大的发展机遇。

另一位教育平板电脑的生产商则认为,城区人口100多万的绵阳市是很多产品做四川市场的试验田,“要做大做强就去成都,但是想看看产品能不能做,可以放在绵阳先试试”。

除了城市等级造成了人才、市场和配套差异之外,成都和绵阳的发展模式差异也曾被坊间争议。

2007年,一篇名为《成都VS绵阳:两个创新区域的发展模式之辨》的文章指出,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依靠外因,而绵阳过分依靠内生,寄希望于个别企业。

十多年过去,绵阳的模式被迫发生转变,在交通基础设施畅通的基础之上,华晨、威马、京东方、360、惠科、奇安信开始进入绵阳,

今年,7月15日,绵阳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量产及交付,全面导入京东方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绵阳的发展避不开离得最近的大都市成都,企业层面的协同已经发生,产业层面的协同则需要更多的政府智慧。

打好军民融合牌

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丁国旗在科博会致辞上指出,科技城建设是绵阳的“金字招牌”,也是绵阳发展的重要动力。抛去对于家乡的留恋因素,记者发现,科博会现场选择在绵阳发展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与绵阳科研院所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绵阳的科创优势很明显,它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27个(含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83家,“两院”院士26名。

这些科研力量吸引了技术依赖型企业的到来。例如,上述接受采访的海绵城市地基材料的企业看中的是西南科技大学在材料学方面的优势,而生产汽车油管超声波测量机的企业则利用了相关科研院做在算法上的人才资源。

还有一类企业是科研院所改制出来的高科技企业,例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投资控股的大型军转民企业科莱电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的科研完全依赖院所研究人员。

对于地方来说,这些大型科研院所对于高科技人才具备天然的吸引力,科博会现场的一位企业家跟记者分析,科学城内的科研人员人在绵阳工作,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同时,这些院所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可以吸引硕博及以上人才的聚集。

绵阳早已认识到促进军民融合和强化科技转化的重要性,但是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仍需要时日来探索。

2017年,绵阳市入选全国首批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科技部也将绵阳列为全国首批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认定绵阳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批准绵阳高新区为全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多项试点工作。

目前,四川省科技厅与绵阳市共建首家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已服务2000余家企业,同时,首创“设备仪器贷”产品,为“军转民、民参军”企业仪器设备购买提供专项融资服务。

回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绵阳依托“三线资源”,通过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长虹、九洲等军转民企业应运而生,并在同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绵阳在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

今年四川省印发《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绵阳有了新的目标——明确到2025年力争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到2030年,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绵阳想再一次实现辉煌,就不得不直面“两难”,做出创新和突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