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天府之国,文化魅力,这是成都最大的魅力

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还在进行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抵达成都后第一时间接受了采访。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当时也在一旁,当记者问及成都公司曾参与制作的《流浪地球》特效画面,未来是否还会与这家成都公司再度合作的时候,他表示有这个计划,因为目前电影《流浪地球》第二部正在筹备中。

申幻,成都有哪些优势?

记者:成都正在申办2023年的世界科幻大会,成都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刘慈欣:最大的竞争力是,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科幻目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注意,尤其是欧美、伊朗这些科幻中心地带的注意,这是一个优势。第二个优势是,成都是有相当长科幻传统的一个城市,毕竟,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就在成都,它培养了大批的科幻作者和科幻迷。放眼全世界,成都都是一个很有科幻氛围的城市。

第三个优势,成都本身的城市魅力,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自身的特点和风韵,休闲城市的风格。天府之国,文化上的魅力,这是成都最大的魅力。

记者:这么说你比较了解和喜欢这座城市,能够讲一下你与成都的联系?

刘慈欣:我喜欢这座城市,我和成都的联系主要就是科幻的联系,我和成都结缘就是经过《科幻世界》,我到成都几乎都是因为《科幻世界》。

记者:今年是《科幻世界》创刊40年,你个人创作也是与《科幻世界》紧密联系,你能否评价杂志对个人和科幻的意义?

刘慈欣:对我个人而言,我的第一篇科幻作品就是在《科幻世界》发表,也正是通过这个杂志,我几乎发表了大部分作品,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都是通过杂志发表。因为《科幻世界》,我由一个科幻迷变成了一个科幻作者。

另外,很长一段时间,《科幻世界》杂志是国内唯一一个科幻作品发表平台。从七十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科幻世界》培养了大量了科幻作家,甚至有一个时期,全中国大部分科幻作家都来自《科幻世界》,它最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大批科幻读者,毫不夸张地说,《科幻世界》打下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基础,也为中国科幻今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记者:你认为科幻作家可以培养吗?

刘慈欣:科幻作家可以培养出来,某些观点认为作家是不能培养,那是在某一些文学领域,但是科幻作家是能够培养的,比如在美国,作为科幻文学中心,很多专门培养科幻作家的培训组织和培训班,美国很多科幻作家甚至包括科幻大师,虽然不是通过专门机构培养出来,也是与科幻编辑进行大量互动,受过科幻编辑大量引导和影响来成为大师的。

另一方面,我还是觉得靠培养作家,很难促成科幻的黄金时代。因为科幻文学不但要有作家,还要有受众群体和文化大环境,这需要时代的推送,让社会产生对科幻文学需求,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让科幻文学繁荣。这个需要更大经济基础背景以及科幻文化介质的力的作用。

目前,科幻在中国最明显的改变是什么?

记者:在你看来,科幻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哪些?从哪个阶段读科幻作品比较好?

刘慈欣:对青少年的影响,从最直接和功利的角度来看,是启发青少年想象力,活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产生对科学和大自然的兴趣,这是最直接的。另外,更深入来看,科幻小说的影响是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广的广度去看待现实、历史以及未来。因为大部分科幻作品都是站在更高的高度,能够给孩子们开阔的思想,不是让他们每天纠缠于周围日常琐事,这是科幻作品对小读者的影响。

至于多大开始读?科幻小说风格多,种类大,面向读者群的都有,三四岁的读者也有面向他们的科幻作品,所以多大都可以读,只要有阅读能力就行。

记者:当今社会的科技感越来越强,对科幻小说是越来越大的挑战,科幻小说如何实现破局?

刘慈欣:科幻小说产生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科学的神奇感,现在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对科幻小说确实是本质影响,至于如何破局,坦率说我不知道,科幻文学曾经做了大量努力突破局面,包括西方科幻新浪潮运动,试图让科幻小说和主流文学融合,试图把现代和后现代强烈表现手法引入科幻小说。现在美国的科幻小说也转入和过去不同的方向,更关注于我们自身,关注人类面临的问题,但是所有努力在现在看来都不是太成功,科幻小说该如何突破局面,我真的不知道。

记者:《三体》把科幻从边缘地带引入视野,但目前科幻在中国最明显的改变是什么?

刘慈欣:第一,目前科幻在中国最明显的改变,是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公众注意,从边缘地带走到中心地带的改变。第二个改变,科幻影视方面做了努力,出现突破。第三,科幻文学本身,每年发表作品数量,作家数量以及读者数量都有所上升,最后,对科幻文学的改变是有所改善,但还不够明显,与之前相比,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期待科幻文学更好的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丨张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