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载千秋画青山不墨百万松——记造林模范张英善

东北网11月25日讯 在祖国北部林都伊春一个鲜为人知的森林经营所,有一位默默无闻的造林模范。他45年如一日造林不止,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营林事业;他造林百万株,上演着新时代“林业老英雄马永顺”的故事,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小兴安岭上,用一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大手,描绘着一幅青山不墨千秋画,为柳暗花明又一“春”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9年8月11日,中国作家姜孟之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一双手》中,这样描写:“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这篇散文于2002年被选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这双手,就是乌马河森林经营所营林工人张英善的手。

多年来,他的育林事迹引起全国各大媒体高度关注。日前,记者带着崇敬、感动,更带着思索,采访了今年63岁的张英善。虽然岁月在他脸上刻下道道皱纹,但当你握上这双大手,却感觉到它是那么的坚实、厚重、有力。握着这双大手,就走进了他单调、枯燥而又丰富、感人的生活。

“是这片大森林养育了我,我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有荒山我就要造林。”正是这个初心,让张英善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大山披绿

在小兴安岭那绵延起伏的大山里,生长着一片片的大森林,在苍莽的大森林的怀抱里生息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区儿女。在乌马河西北岔支流岸边,住着一户普通的林区人家。45年来,张英善燕玉萍夫妇栽树过百万棵,遍布在西北岔河两岸。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英勇壮举,只是默默耕耘在大山里;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只是年复一年过着林区工人平凡的生活。然而,一棵棵树苗,带着他们的温度、质朴、执着,镶嵌在绵绵群山间,让我们叹为观止,热血沸腾。

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初心本色?张英善用一生的育林事业给出了答案。

故事要从1975年说起,那年,张英善的父亲、一位老伐木工病逝了,还不到20岁的他接了父亲的班。张英善不像上辈人那样只伐树不栽树,他不仅把自己采完的林地栽上树,还要帮着上辈人还上欠下的造林债。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多出材、出好材,林区开发建设者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小兴安岭莽莽林海中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的生产大会战。但渐渐地,“采之不竭,用之不尽”口号逐渐失去亮色,伊春林区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出现资源危机。

当时的伊春,红松资源从开发初期的108万公顷,下降到不足5万公顷,伊春林区能够采伐的树木逐年锐减。

怎样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伊春市开始痛定思痛,采育兼顾。

“那时候是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每人每天400棵树苗,栽完就回家,死活不管,工资照领。有的林班栽过六遍树仍然不见林。”张英善心里总是不服输,他想:“栽不活树,算什么林业工人?如果能像土地承包那样,把林地承包给个人,造林成活率一定能提高。”

1981年,他的这个想法终于实现了,国家文件规定:山林可以承包。在大家还在犹豫不定时,张英善主动向所领导要求承包育林。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乌马河森林经营所党总支书记阎洪伟和所长于成龙的支持。

消息传开后,大家都说张英善疯了,有的人等着看他笑话,“别人都栽不活,他张英善老实吧唧的有什么本事?”

面对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张英善没有生气,而是暗下决心,绝不认输、绝不退缩。“什么困难也动摇不了我栽树的信心。”“不管别人说啥,我只要把树栽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张英善不顾旁人的闲言闲语,一下就包了50多亩地,成为经营所国有林地分户承包经营的试点。

“人家咋干,你就咋干!”“你要是栽不活多磕碜?”妻子燕玉平也不同意张英善承包林地。“不可能!栽不活就是人的问题,我一定要把树栽活!”

妻子燕玉平看着眼前倔强的丈夫,突然想起来他俩刚认识那会儿:当时,她从农村来到伊春姐姐家走亲戚,看到林区的绿水青山,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块土地,更爱上了这里朴实能干的张英善。自己没有户口,那时,说媳妇儿,不说没有户口的。张英善母亲强烈反对,但倔强的张英善就说:“没户口、没问题。只要肯干,什么都会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新婚之夜,张英善那首与众不同的“情诗”:“刨大坑,栽当中。不窝根,土弄松,培好土,踩实成。”深深地感染了妻子燕玉平。

这次,张英善的倔强再一次感染了她。从此,一到造林季节,每天凌晨2点多,夫妻俩同时起床。燕玉平通常比张英善每天晚到一个小时左右,把蒸好的馒头带到山上。

当时的春季造林,张英善每天带着镐头和镰刀,背上一两百斤重的树苗,要走20多里的路,肩膀压得生疼,两道血印子变成了两道老茧。

那时,从家到造林地有条小河沟,下雨就涨水。没有桥,怕误了造林黄金期,他就趟水过河。五月的林区,凌晨里,小河沟里半冰半水,冰得他牙帮骨“嘚嘚”作响。

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不管条件有多么艰苦,他总是勇往直前——只为心中那片绿海。

在荒无人烟的林地里,他无数次挥动着铁镐刨穴,浑身透着力量。可当他每次捧起树苗时,慈祥的神态、轻柔的动作,多么像一位老父亲在捧着自己心爱的婴孩啊,捋须、扶直、培土、踩实……每个动作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温柔。

别人都带手套,可他从来不带。“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树苗不窝根,苗根就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一千多棵。”一天栽一千多棵!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可手毕竟是肉长的。他的手全都裂开了,特别是手指各个关节,都裂开了缝儿,血肉模糊着,指甲也渐渐地脱掉了……

都说十指连心,白天他一门心思地栽树,什么都忘了。可到了晚上,手指关节的裂纹、脱掉的指甲,钻心的痛,痛得他无法入睡。为了继续栽树,他就贴胶布、涂手油,每天回来,胶布外面是泥色,里面是血色。渐渐地,练就了多少人为之敬仰的《一双手》。

在采访中,燕玉平回忆道:记得有一次上山,山林里静得出奇,只有她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响。这时,燕玉平突然听到山林里咔咔的声响。一头“黑瞎子”唿地一下,从她面前蹿了过去。燕玉平当时吓懵了,一步一踉跄地走到了山上。见到张英善,“哇”一下就哭了:“我这辈子嫁给你可倒了大霉,每天除了挖坑,就是栽树……”一向老实的张英善支支吾吾地安慰妻子:“没事了、没事了……”

就这样,他们每天起早贪晚一干就是16个小时,承包林地第一年,只用15天就栽了一万五千棵树。

“15天栽完一万五千棵树?”“当年就得见阎王。”“什么承包,纯属捞钱!”人们议论纷纷。当时的经营所党总支书记阎洪伟和所长于成龙到山上实地检查验收,张英善造林合格率百分之百。于成龙当场说:“咱们乌马河所要是有十个张英善,造林任务就完成了!”

张英善正在高兴的时候,大家又开始在背后挤兑他“出风头”“唱高调”,给他起了个外号“张山疯”。说起这段往事,张英善有些激动:“当时,我就想,这个风头,我出定了!”

后来,张英善有时就在山上搭帐篷,一年中有7个月住在山里,几乎与世隔绝。有时赶上防火期不能生火,几个凉馒头、一捧河沟水,就是一天的伙食。

第一年过去,张英善种的树苗成活率高达97%,比以往提高了一大半。

张英善给大伙开了个好头,原先一直观望的工友开始动摇了。

他们尽管嘴上不说,可心里却都默默地为张英善竖起了“大拇指”。

从抵制到拥护,从被动到主动。工友们在他的带领下,热情空前高涨。1984年,整个乌马河林业局全面推广国有林地分户经营承包,工人各包一块地,到人到户。

随后,张英善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办了乌马河林业局第一个家庭经营性林场。在接下来10年间,承包了300公顷造林地,每年造林30公顷。

那时,张英善成为了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1986年,他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举起一面旗,唤起千百万。消息传开后,极大地调动了年轻人献身营林事业的积极性。

“在国家需要木材时,我们是伐木人;当国家需要生态时,我们就是种树人。”在张英善的精神感染下,林业工人再次与天斗、与地斗,打响伊春林区植树造林的“全民战争”。

国有林地分户承包经营,是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个有益探索。林业工人正在大胆尝试着这种探索,他们为能亲身参与这场伟大的改革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是中国林业改革的先锋者,是中国林业的脊梁,是生态建设最值得敬重的英雄!

从此以后,乌马河畔树木成活率高了、林子绿了,但是,张英善的手粗糙了,腰累弯了,褐红色的脸上皱纹增多了……

但,任凭岁月磨蚀,朴实纯粹的初心,依然滚烫。

“栽一棵就要活一棵,要像伺候孩子一样培育树苗。”张英善始终怀着对党对事业负责的精神栽下每一棵树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张英善,永远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心思只有一个,好好种树,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这是他对党的铮铮誓言。

1980年春季造林时,他们唯一的孩子张家国不满周岁,燕玉萍就把孩子送到山下姐姐家,长大点又送到奶奶家。在他上小学时,学校离家二里多路。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接送,而自己的父母天不亮就上山,天黑才回家,家国上下学只能自己走。8岁那年,家国在放学的路上,不小心被运材汽车撞了,锁骨撞折了。

此时,山上正忙着造林,张英善、燕玉萍听到儿子锁骨撞折的消息,大脑一片空白,感觉世界嗡嗡作响,可是看见一地的树苗,如果误了时间,这些树苗就都得蔫死!张英善百感交集,搓着大手在原地直打转儿,“树苗、孩子?孩子、树苗?”不知道在他心里翻腾了多少遍?

“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舍弃小家。我走了,这些树苗怎么办?完不成造林任务怎么办?”一向说话声音小的张英善,他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大喊:“孩子是小伤,树苗是大事!”

这时,整个山上的工友们为之动容,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敬佩的掌声。大家在张英善的带领下,又开始了轰轰烈烈地大造林。“刨大坑啊,栽当中哟!不窝根啊,土弄松哟!培好土啊,踩实成哟!”响彻整个山林。

可是,在一旁的燕玉萍急得直哭,顺着崎岖的山道,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家。这时,小家国刚刚从卫生所回来,正躺在炕上,一动不能动,原本就瘦弱的小家国,小脸瘦成了一小条儿,可怜巴巴地等着爸爸妈妈回来。燕玉萍看到孩子,心疼地抱着孩子就大哭了起来,“孩子啊,妈妈对不住你啊!”。孩子也跟着哭,“妈妈,你可算回来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爸爸呢?我想爸爸!”“孩子,你爸爸在山上栽树回不来,就让妈妈先回来看你。”“我爸栽树栽的好,就让他栽吧。”

这一宿,小家国疼得睡着了,又疼得醒来。燕玉萍的心都碎了,看着正在被疼痛折磨的孩子,泪水打湿了枕巾。

虽然燕玉萍没有念过几天书,但深受丈夫的影响,思想觉悟不断进步,丈夫永远都是她心中的大英雄。

第二天,看见孩子伤势已经稳定,她想,再有几天就过了栽树季节,自己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啊。于是,她找人护理儿子,又回到了造林地。

1984年又是造林的时节,张英善的小腿骨被汽车轮子碾起的一根小径木打折了,住进了医院。小腿打着石膏的张英善,急得心里直蹦。“这算咋回事?”“别人都在山上栽树,我在这里泡病号。”燕玉萍的妹妹、张英善的弟弟都来了,在病床前向他保证:“你安心住院治病,我们保证保质保量完成你的栽树任务。”

张英善哪放心得下呀,说啥都要上山栽树去。医生严厉地说:“腿是一辈子的事,休养不好就会落残。”他不听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把石膏硬是拿了下来,拄着拐棍离开医院就要上山。燕玉萍看他那呲牙咧嘴的样子,借了辆轱辘车,把苗子和张英善一起拉到山上。每棵树苗都仿佛是张英善的孩子,别人栽的,他不放心,非得一棵挨着一棵检查栽上的树苗。当发现有两棵窝根时,他要求立即返工,“栽树不活还不如不栽!”

小姨子就说他傻:“二姐夫,你要求太严了,我们帮你栽树,你还让我们返工?”

燕玉萍累得腰酸腿痛,但她担心返工后完不成任务。心想,这么多树苗,有一棵半棵窝根也不碍事的,便说:

“不返工行不?”“不返工就不准你栽树了!”“我愿栽咋的?”“不愿栽就回去!”她气得扔下镐就往山下走。走着走着脚步慢了下来。燕玉萍问自己,我走了他怎么下山?明天我还来不来了?后天呢?想到这,脚步停了下来,“栽不活不如不栽。”她觉得丈夫说的在理。

她又回到山场上,看见倔强的张英善一瘸一拐地和大家一起把栽下的树苗重刨出来,再重新栽好,自己也默不作声地跟着干了起来。

在采访中,乌马河森林经营所生产段长曹青龙回忆当年和老班长张英善一起栽树的场景时,禁不住讲了一个故事:“1993年,栽树时,有工友不服,就说,‘班长,你是有名的造林劳模,我想和你比比造林质量?’‘比就比呗。’他俩就一人栽100棵树看质量。张英善40分钟就栽完了,那个工友50多分钟栽完的。不用说时间了,栽树质量在面儿上就能分出输赢。张英善栽的树个个直溜,穴面踏的又实成。工友说,‘班长,我服气了!’”“在他的感染和鼓舞下,‘三镐两脚一提苗’,大家你追我赶、一丝不苟地栽树。那一年,全所树苗成活率由95%提高到98%以上。”

“有些人总爱问我栽了这么多年树挣了多少钱,其实我从未把栽树跟挣钱扯上关系。”张英善总认为栽树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林业工人的本分

小兴安岭每年栽树的最佳时间是5月1日至5月20日,早栽,地没化开,刨穴困难;晚了,树苗抽了浆,影响成活率。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制定的营林工作手册上规定:五级工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工作日栽树定额是570棵。一个植树季节20天,得栽完11400棵树,成活率必须达到90%以上。

数量好完成,质量难保,往往造成“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就是说树苗刚栽下是绿的,到第二年就变黄了,第三年就死了。而张英善在实践中解决了这一难题,成活率达到了98%。

当开始推广国有林地分户承包经营,大家为了提高成活率,都抢着承包离家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林班,水湿地、高山角、离家远的林班包不出去,承包工作受阻。有人出主意说:“抓阄。谁抓着水湿地、高山角、离家远的林班,怨他自己的运气不好。”

“条件好的给大家,我要条件不好的。”张英善在承包大会上表态:“先可大家挑,剩下的我承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激励下,所里的党员团员都带头承包条件差的林班。承包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了。张英善承包的林地呈45度角,水土流失严重,已经六次造林没成林。如何在陡坡上造林?成为了张英善的心病。他一个人来到水湿地,拿起锹镐反复实验。一边刨坑,一边想着解决的办法。后来,他就挖类似簸箕形状的坑,这样,雨水从高处往低处淌,淌进坑里就会存住,树苗就能得到充足的水分。

当林业局技术员验收时,发现张英善承包林地上栽树的穴,都是鱼鳞坑。营林学上写着,鱼鳞坑适合陡坡造林,可以保存水分,提高成活率,但刨鱼鳞坑很费工。

技术员问:“你读过营林的书吗?”张英善说:“没有。”“那你刨这坑是从哪学来的?”“我自己反复刨坑琢磨出来的。”“你说的和书上写的鱼鳞坑不谋而合,不花费些心血是琢磨不出来的。”大家对这个年轻而又能干巧干的人再次刮目相看。

还有一年承包林地时,有一块“红眼塔塘”水湿地,即塔头下是红水。在这种地上栽树成本高,而且成活率低,哪有人肯承包,但张英善依然选择了把困难留给自己。

张英善就像一个战斗英雄一样,用尽办法攻破一个又一个堡垒。

他先用拖拉机把塔头翻过来,扣成大垄,再在翻过来的塔头上刨穴栽树。镐头刨下去,刨胶皮似的,被弹回来。但在张英善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把镐刃磨得飞快,像剁饺子馅儿那样,把塔头剁成手指顶大的小块块,再挖坑栽树苗。而且坑深如果超过25公分,就要透过新翻上来的塔头层,把苗根栽到床基上,让树苗有充分的水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困难一个又一个。在草多的林地,老鼠就多,而树苗香味浓郁,汁液甜美,老鼠特别爱吃。特别是有一年鼠害严重,白天栽晚上就被老鼠吃了,像被镰刀削过似的。

张英善承包的林地多是水湿地,栽的全是老鼠爱吃的落叶松树苗。他买来灭鼠丸撒在水湿地上,可老鼠又不肯舔毒药吃,撒灭鼠药无效。张英善就想办法用豆油浸泡灭鼠丸,这回的“香饵”终于让老鼠“上当了”。

张英善还发现,影响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树苗从苗圃地起出后,根部如果不保持水分就容易蔫。为了降低死亡率,他从树苗在苗圃床上起出来后,就用泡湿了的稻草袋子裹起来,保证栽的是活树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张英善承包的水湿地,树苗成活率达到98%,解决了水湿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

“三分造,七分管”。七月是林区最好的季节,也是林木和其他植物生长最快的季节,森林抚育必须跟上。

张英善的妻子、儿子,兄弟姐妹全都跟着来到山上。所里的大人、小孩,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也都来了。

大家有的是第一次参加森林抚育。张英善就给大家示范抚育流程。第一遍用大镐,把树苗周边的藤条灌木小树条儿都刨掉。第二遍拿镰刀,要把树苗周边的草割得溜光儿。

抚育期间,张英善每天一干又是十多个小时。夏季抚育,汗水湿透了衣襟,他就穿件背心干活。蚊子、小咬叮得他一抹一手血,但他依然像一个铁人一样,认真劳作着……

2011年,张英善退休了,但是他造林的初心没退。

张英善老了,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春季造林时,他弯着腰,拎着筐、拿着镐,绕过家门前的小河,看哪有空地,就栽一棵树苗;秋天,他带着锹、镰刀,挖坑、除草,做好秋整地,为明年造林做好准备。秋防两季,他是义务护林员,清理烂叶枯枝、排查火险隐患……

“退休8年来,他又累计栽树8万余株,光买树苗就花去了15000多元。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森林,让这方山水不断绿起来美起来。”乌马河森林经营所党总支书记刘斌万般感慨。

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45年,持之以恒;45年,躬身而作,创下一个绿色奇迹,更显一份情怀,以实际行动树立起一名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现在张英善栽下的100多万株树,都长势良好,有的胸径已达40多公分……

乌翠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冰心评价说:“育林功臣、省级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英善,他从不张扬,从没有因为荣誉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向组织要过任何待遇、讲过任何条件。张英善不是战火硝烟年代里,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英雄,但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了45年。自己山下有楼房,退休后本应该安享晚年,却依然住在深山里那个低矮阴冷的小房,靠太阳能发电,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就断电了。这种奉献、这份坚守,在当今社会显得弥足珍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看到绿树成林,是我一生最高兴的事。特别是看到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张英善始终牢记育林工人的使命,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森林,是人类之母。最早的人类是从原始的森林中走出来的。人类得到的最早的火种,是从森林木材中钻出来的。人的衣、食、住、行,哪一项能离开森林?森林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一种适合生存的生态环境,它调剂着我们的星球的大气层,给地球生物维持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平衡。”

伊春,400万公顷大森林,为祖国北方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那么,是谁穷尽一生呵护这片大森林?是林业工人。绿色大山,是他们心中的“母亲”;造林不止,是他们一生的壮举。深秋时节,记者跟随着张英善一起走进了他这辈子最挚爱的大山。在一片落叶松前,他停下了脚步:“原来这里都是荒山,你看现在是成片的树林,这是我1985年栽的树。”只见这片落叶松株株间隔有序,棵棵挺拔向上,秋风拂过,涛声阵阵。张英善用他那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身边的落叶松,就像满怀欣慰的老父亲,拍打着已长大成人儿子的肩膀一样。

生于林,长于林,爱于林,献于林,张英善的森林情怀,让他一生肩负了营林的使命。

按照科学测算,一公顷森林可以涵养水源约1000立方米,而张英善种下的100多万棵树足有300多公顷。就是说,他这双神奇的大手,45年间,“捧”住了30多万立方米的水,在大森林中托起了一座“生态水库”。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首站来到伊春考察调研,提出了“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林区转型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保护好民生”等一系列特指要求,作出了“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政治嘱托。总书记对伊春林区职工的深情厚谊和深切牵挂,极大地鼓舞了张英善。

今年1月29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市委书记赵万山来到张英善家慰问时说:“张英善是林区改革开放40年涌现出的造林模范,是林区人民学习的榜样,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红松精神的品格,是传承马永顺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希望张英善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发扬下去,感动影响更多的伊春人。

张英善坚定地回答:“虽然老了,可是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永远栽下去,给子孙后代多留青山。”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采访中,张英善回忆道,当他听说生态文明建设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觉得自己一生中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让荒山变成绿洲,为国家贡献生态。他坚定地表示,要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生态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采访结束时,我终于明白了——是退休不褪色的执着追求,是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力量,让他的这一双大手,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有力!

从林业老英雄马永顺到今天的张英善,还有那些默默无闻成千上万的林业职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伊春的天才更蓝,山才更绿,水才更清,“伊春,伊春,柳暗花明又一‘春’”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据统计,伊春自停伐以后,共栽树2亿棵,造林180万亩,森林覆被率由83.9%提高到84.7%。 题后语:对于劳动的认识,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张英善就是这样的人,在他普普通通、年复一年的造林生涯中,始终透射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念;“党在心中、责在身上、走在前列”的先锋意识;“辛勤劳动、埋头苦干、终身造林”的优秀品质;“不计得失、大公无私、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正是有了这种质朴的精神,才让劳动光荣而伟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