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我国提前达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敏)在今天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经过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已经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 赵英民说,“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等艰巨任务,但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信心不会动摇。我们将百分之百地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中国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取得了成效,还将继续推动国内经济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赵英民介绍,今年的《年度报告》内容涵盖了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和制度建设、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与主张等8个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了2018年以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取得这些成绩背后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赵英民举例说,我们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散煤替代、关停“散乱污”企业等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提高能效、推进各地低碳转型,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艰辛,“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降低45.8%。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说明了中国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成效。” 《年度报告》还对“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进行了介绍。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介绍,由于充分考虑到金融系统对于推动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目的是为了推动金融系统、金融政策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 李高透露,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推动成立了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目标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金融投资政策更好衔接,作为一个平台,更好地发挥政策研究、政策协同的作用。李高说:“也希望这个平台促进产融对接,使产业和金融机构利用这个平台增进交流,促进金融手段更好的为气候友好的相关产业和项目服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敏)在今天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经过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已经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

赵英民说,“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等艰巨任务,但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信心不会动摇。我们将百分之百地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中国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取得了成效,还将继续推动国内经济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赵英民介绍,今年的《年度报告》内容涵盖了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和制度建设、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与主张等8个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了2018年以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取得这些成绩背后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赵英民举例说,我们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散煤替代、关停“散乱污”企业等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提高能效、推进各地低碳转型,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艰辛,“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降低45.8%。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说明了中国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成效。”

《年度报告》还对“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进行了介绍。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介绍,由于充分考虑到金融系统对于推动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目的是为了推动金融系统、金融政策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

李高透露,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推动成立了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目标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金融投资政策更好衔接,作为一个平台,更好地发挥政策研究、政策协同的作用。李高说:“也希望这个平台促进产融对接,使产业和金融机构利用这个平台增进交流,促进金融手段更好的为气候友好的相关产业和项目服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