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养老产业发展困境急需有效应对

应尽早明确存量资源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的操作路径,并配套相应扶持政策。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资本的关注,但这一领域先行者们面临的诸多困境,让后来者望而却步,也令行业渗透率一直偏低。

决策层也对此十分重视。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下称《规划》),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5个方面,部署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长达9000余字的篇幅提出了六个方面共28条具体政策措施。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性缘于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人口从年龄构成来看,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且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而国际上对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以上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

伴随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数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总量短缺与结构矛盾并存。对此,《规划》提出要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力度,多渠道、宽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国家发改委在解读《规划》时,也提出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布局养老产业。

但看似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养老产业发展并不顺利。根据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2017年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机构现状与问题研究报告中》,在当时北京市的民营养老机构中,仅8%的机构盈利,高达65%的机构属于亏损。如此前一度引发热议的“以房养老”,陷入种种是非无疾而终,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效果也不如预期。

养老型企业此前遭遇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用地、审批和融资难等问题。即便将闲置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也存在不少麻烦:缺乏操作路径、项目走不通、办理周期很长、项目实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因为养老服务投入回报周期较长,所以不少进入的企业往往中途铩羽而归。

对此,应尽早明确存量资源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的操作路径,并配套相应扶持政策。如利用工业用地兴办养老服务设施的,可通过城市更新调整土地性质,并按照新的用地性质开发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享受养老设施建设运营和城市更新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在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角色边界的前提下,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鼓励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以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提倡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正规军进入养老机构,同样需要一些配套政策。如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据测算,中国商业养老险深度常年维持在0.4%左右,收入占比常年维持在6%左右,在养老体系中参与度较低,急需提速发展。

总体而言,养老机构具有投资规模比较大、投资周期回报长和薄利等特性,为支持行业发展,需要政府层面从土地、审批、融资、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并尽早落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