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纲要》的“三个贯穿始终”

王爱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制定的,是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的战略谋划,做出的全面部署。《纲要》紧紧围绕政治引领、时代特征、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强调“三个贯穿始终”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

《纲要》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系列讲话、指示、批示等。

一是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纲要》要求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二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纲要》强调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坚持从娃娃抓起,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真正“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三是强调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纲要》要求区分层次、区别对象,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以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二、新谋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穿始终

《纲要》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和新思路谋划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努力使《纲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落实新任务。《纲要》要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把握新内容。《纲要》紧扣时代主题,提出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开展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三是注重新形式。《纲要》着眼新的形势和实践,提出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注重运用仪式礼仪、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三、新使命,将“聚民心、育新人”的使命任务贯穿始终

《纲要》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最大公约数”,强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

一是强调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求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组织推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的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等四个方面,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二是强调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纲要》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引导新时代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入了解国情,坚定爱国追求,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在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要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增进和凝聚政治共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扩大团结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担当。特别要加强“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引导人们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