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对博士经历不满?偏差出在两个方面

根据《自然》杂志两年一度对博士生的第五次调查显示,中国博士生在努力完成学位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从诸多方面来看,中国学生的情况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学生更糟。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数字是: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学生中,只有55%的人表示,他们至少对自己的部分博士经历感到满意。在中国以外的5630名受访者中,满意率为72%。

中国博士生压力大,对博士经历的满意度低,有分析认为,这源于我国对博士生的要求从严,博士生不那么“好混”“好毕业”了。而其实,我国博士教育的从严程度并不超过国外大学的要求,博士生的压力、迷茫,以及对博士经历的不满,主要源于两个偏差:

一个是读博出发点与博士教育目标的偏差;

二是读博期间发表论文要求与撰写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偏差。

前者让不少博士生做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学术研究,后者则让有做学术研究理想的博士生,忙于发表论文,再加上国内大学的导师制不太健全,部分博士生被导师作为“打工仔”,感觉与学术理想渐行渐远。

要提高博士对博士教育的满意度,首先需要让读博者想清楚究竟为什么而读,是想获得高学历,还是要做学术人才,投身学术研究?其次是大学需健全博士生导师制,制订科学的博士培养方案,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要求博士生在求学期间,必须发表多少论文方能进行毕业答辩,要给博士正确的学术规范教育,而不是灌输急功近利的学术观念。

以获得一纸高学历文凭为目的的博士生,在我国博士生中,为数不少。尤其是本世纪初,有不少官员、企业家纷纷读博士,以“博士学位”为自己镀金。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好转,但是,在“学历社会”背景下,想通过提高学历层次,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硕士研究生还是大有人在。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我国发展博士教育,也有“满足”提升学历需求的考量。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6.07万人。可是,我国毕业的博士,究竟有多少人进入科研领域从事学术研究,我国又需要多少高学历研究人才呢?

最近北大清华博士毕业应聘中学教师的新闻,引发关注。这从个体的选择来说,无可厚非,对中学师资建设来说也是好事。但这也反映出了博士教育的问题,当初读博时的选择与读博后的实际一致吗?其实,比博士选择当中学教师更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博士毕业后选择当了公务员,这与博士教育培养学术人才是存在较大偏差的。

毫无疑问,一个只想提高学历的博士生,对学术研究索然无味,将很难满意于这样的博士经历;一个想做学术研究的博士生,发现做学术研究的路很狭窄,也会陷入迷茫。

在具体的博士教育中,近年来,为提高博士教育质量,我国高校都要求在读博士生发表论文,并把这作为毕业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一要求貌似可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然而也引发一系列新问题:为获得论文发表(包括支付版面费),博士生为导师的课题项目“打工”、还有的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包括造假、抄袭,请人代写等等。

我国在读博士生发表的论文多,可并不代表质量都高。前不久,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时,人大常委会委员蔡昉就提出建议:立即纠正大学发展中的一个错误导向,取消对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发表论文的规定,这是一个不恰当的规定。

大学有这么一个规定,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健全导师制。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博士导师有招生权、培养权不同,我国大学的博士导师,这方面的权利比较有限(博士实行申请审核制后招生权增加),这导致导师并不用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负责,反而可以布置给学生和学位论文无关的其他任务,这也使得部分学生与导师关系不融洽。

要提高博士对博士经历的满意度,需明确博士教育的功能,并按教育规律,健全博士导师制,同时需消除学历社会的“学历情结”,以提高能力而非提升学历来规划学业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