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衣食住行

黄河悠悠,长江滚滚,70年励精味 图治,70年砥砺前行。

不必说,神舟号可上九天揽月;也不必说,蛟龙号可下五洋捉鳖;更不必说,“只眼看世界”的北斗,让你不会迷失回家的路……单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便足以证明: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辉煌成就……

“老大穿,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我童年最真实、准确的写照。

我家兄弟多,尽管父母勤俭持家,日子仍捉襟见肘。那时,很少有人去商店买成品衣服,为了节省开支,都自己买布做裤子褂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实在不能穿了,最后,打革布做鞋。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做的——先将旧衣服洗净晾干,再一片一片拆开,在火炕上铺展得平平整整,收藏起来。待春暖花开之时,她用这些纯棉布打革布。先熬一锅苞米面糨糊,往桌子上刷一层糨糊,粘一层布,约莫粘四五层的样子,再把桌子搬到外面阳光下晒干。母亲说,太阳晒干的革布做出来的鞋保暖,不冻脚。当发现桌子上的革布“翘脚”时,母亲将革布揭下来,一张张挂起来晾晒,直到彻底晒干才收回。到了冬闲,母亲开始打鞋样,拧麻绳,纳鞋底,给我们做鞋。只有好年成才给我们每人做一套新衣服。我小时候爱臭美,鞋总是刷得干干净净的,上衣向来板板正正的,裤子是有裤线的。当时家里没有电熨斗,我就把扒火铲子烧热,垫着湿毛巾烫裤线。有时会找来一块光滑的木板,屁股坐在木板上压裤线。自上而下垂直笔挺的两道平行线特抢眼球。为了防止支出膊勒盖儿,我是不敢坐着的,人模狗样装成熟,在人前站有站样,坐有坐相……回想小时候那嘚瑟劲,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服装行业在沿海迅速崛起,各种款式服装“忽如一夜春风来”,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夜市地摊物美价廉的服装铺天盖地,品牌店、奢侈品店应运而生,络绎不绝的消费者纷至沓来。各地此起彼伏的特卖会、时装节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流行趋势的不断变异,真让咱普通百姓的小心脏受不了!既然跟不上时代潮流,那就叫停,回头捯饬捯饬柜里积压的“鸡肋”衣服,粗略清点一下,假设我的体重保持恒定的话,估计三五年不买衣服也有的穿。那些整天刷屏血拼的网友们,购买力之强势,几欲溜断快递员们的小腿……

夏季携美丽浪漫而来。大街上的红男绿女随心所欲张扬他们个性,渲染他们的与众不同: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秀发及腰,抹胸吊带,水磨牛仔……

“民以食为天。”

“人是铁,饭是钢。”

我读小学四年级时,学校组织师生去公社电影院看话剧《救救她》,第一次进影院的兴奋与激动难以言表。一场多幕话剧几个小时下来,饿得我前胸贴后背,真是揣着“空城计”看着多幕剧,饥肠辘辘饱尝一顿终生难忘的文化大餐。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此后,不管是上山挖野菜还是林带搂柴火,总是就着毛葱吃母亲烙的苞米面大饼子,首先填饱肚子。

“舌尖上的中国”,勾起全球人的馋虫。催动了各种特色小吃的蓬勃发展,街面的饭店异常红火。而那些讲究的食客们,宁愿驱车数百里去延边品尝朝鲜族狗肉冷面的正宗。还有一些大腹便便的实力派美食家们,坐着飞机听着《成都》,去天府之国吃麻辣烫。喜欢生猛海鲜者,呼朋唤友去鲅鱼圈赶潮……

聪明的你一定会发现,人们在吃上更注重追求“有机”“天然”“无污染”。我这个人命好,总能搭便

车。这几年不劳而获吃“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感谢好邻居陈姨夫妇,退休后开一畦菜地。这些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获满满,我家跟着沾光,他们种啥我跟着吃啥。有时他俩早早起来去菜地,便会把新鲜蔬菜放到我家门口。那一刻,我们心里真是暖暖的。

今年长春雨水充沛,陈姨种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刚刚又送了一篮子生菜、茼蒿、香菜、大蒜,并高兴邀请我们去净月她家小菜园炸鸡蛋酱吃大捧包……

送走好邻居,妻子给女儿打电话回家吃绿色蔬菜。不想女儿电话先打过来了:“爸妈,我已点好菜了,过来买单吧?”

妻子佯怒道:“败家子儿,不会过日子,家里有矿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的老家在农安县北第二松花江南岸的小村庄,低矮破旧的三间泥土房,风霜雨雪陪伴我们几十年。小时候,雨水大,我总担心房子会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因为房子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那时还没有我),檩子全是“半拉瓜”(所谓“半拉瓜”就是把一根檩子破成两半),日久年深,恐不堪重负。那年又是一场大雨,一根檩子发出“嘎巴”断裂之声,幸亏父亲早有防范,及时支上两根柱脚,才转危为安……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嘀嗒。直到上世纪90年代,老房子推倒,盖上砖房,装了暖气,再大的风雨也不会担心房倒屋塌了。

1997年年末,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乔迁。一室一厅不足60平方米,虽不大,却是我来长春奋斗几年的结晶,自当敝帚自珍。当年入住可谓万般感慨,感慨万端:

朝倚楼台望天空

花香鸟语叶秋红

心宽可容斗室窄

思飞故园忆稚童

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泥土房,到寄人篱下的出租房,再到自己专属的蜗居,城市里的万家灯火,终于有了一盏灯为我闪烁。

回想自己一个农村孩子,少不谙事,荒废学业,为求生存,背起行囊混迹省城,凭一双不笨的手,支撑一爿小店,自食其力,服务顾客,取信大众。不求轰轰烈烈大富大贵,唯愿做一棵无名草,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实为快哉!

7月1日这天,恰逢我入住新居两周年。而且与我的店不足百米之遥,实谓天时地利人和也。

新居直与店面通

楼下繁花绕梧桐

隔窗望雨似泻玉

临屏吟句气如虹

竹报平安钦傲骨

花开富贵慰情衷

亲朋问候冬阳暖

好友到访笑语浓

印象中第一次来长春大约是我十七八岁的样子。那时从家到乡政府客运站买票先到农安,再由农安辗转才能到长春。那时交通落后,没有直达长春专线,需要4个小时的颠簸之苦。看看现在,清明节回老家上坟,在网上叫跑线车往返5个小时。通行的便利与快捷,让人难以想象。网上刷屏的节假日各种塞车,折射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是常态化的一种消费热潮。上天有飞机,入地有地铁,下海有巨轮,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纵横穿梭,天地通达,不再是美丽的传说。

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时代新宠,简直颠覆历史,让你足不出户逛商店,一敲键盘游世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