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民俗文化坝子 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11月30日,四川两项资金“全川行”媒体集中采访团抵达小坝乡中颇有名气的小村庄—小坝村,但见村道蜿蜒,曲径通幽,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川滇民居掩映在山水田园中,水声潺潺,鸟声阵阵,宁静而美丽。

修建民俗文化坝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小坝村,位于会东县小坝乡东南方,东距会东县30公里,西距会理县27公里,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全村现有425户1889人,属彝汉杂居区。

记者到达小坝乡的时候,饶德明老人正在民俗文化坝子上跟别人聊天,有的村民在播放音响,准备跳舞。每天广场上都会聚集着一群载歌载舞的中青年妇女,篮球场上、乒乓球台前则活跃着青年人矫健灵动的身影,老人们闲坐于周边简易看台上观看,小孩们满场中欢快的奔跑,村民们在欢歌笑语中享受着午后闲暇的时光。

小坝村民俗文化坝子

看到这样的场景,副乡长李恩顺感慨道:“我们的村民能这么开心的跳着舞,还得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啊”。

小坝村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清代古建筑太安桥、历史悠久的弥陀寺都位于小坝村境内,是小坝乡民俗文化最集中、保持最完整的村落,村民自发组建起龙灯队、文艺宣传队,农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各民族群众团结和谐。

为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氛围,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19年3月乡党委政府向上级申请实施小坝村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在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40万元的三州开发资金,在小坝村一社修建民俗文化坝子。历时两个月,项目建设完工,修建了608平方米的活动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安装了健身器材,供村民开展文艺体育活动,为各族群众的娱乐、休闲、健身提供活动场所。同时,在广场边修建了70平方米厨房、60平方米的保管室,购买了餐具、桌椅等物品,供村民办红白喜宴时使用。

小坝村民俗文化坝子修建的厕所

副乡长李恩顺介绍到,在小坝村建设的这个民俗文化坝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文明聚餐和农村移风易俗的有效推进。

以民俗文化坝子为载体 传播民族大团结

小坝村汉族居多,还有部分彝族村民。民俗文化坝子建成之后,村民们有了一个休闲的地方,也有了一个交流的地方。

“每天下午天快要黑的时候,我们都会来这里聊聊天、跳跳舞,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周围邻居都很熟悉,也不会有什么矛盾。”饶德明老人说到。

在广场建成之前,村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地进行交流,当时的文化活动很少,村民们交流也很少。建设文化广场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自发为广场的建设和管理出工出力、献计献策。

据了解,小坝村的民俗文化坝子不仅仅是提供给村民跳舞休闲的场地,还是村民们办红白喜事的场地,村民只需要支付水费电费,就可以在这里举办婚礼等。

小坝村民俗文化坝子配套设施厨房

村民提供红白喜事宴请申请书,村委会对需要使用场地的时间、参加人数、需要使用的桌椅餐具进行登记,并安排村红白理事会管理人员对宴席举办当天的食品卫生安全、宴席桌数、礼金、礼炮鸣放进行现场监督管理。统一的管理,方便了村民,给村民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方便村委会对食品卫生的监管,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文明聚餐,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小坝村民俗文化坝子配套设施

记者到小坝村时,饶德明老人很高兴的说“之前我们哪有这么好的地方呦,如今我们已经举办了七、八次的红白喜事了,每次都会来很多人,也不怕没有地方了。”

据饶德明老人介绍,他家邻居准备办宴席的时候,还在苦恼人多、坐不下的问题,副乡长李恩顺就告诉他,可以在文化广场举办,这是文化广场建成后第一次举办红白喜事,全村人当时都非常开心,纷纷称赞: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人太多场地不够的问题了。

用心谋划再出发,共绘美好新愿景

据乡长付国荣介绍到:小坝乡要将文化广场打造成“宣传、娱乐、沟通”为一体的活动场所,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供致富增收信息和拓宽创业路子,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增收,全方位满足农民群众求知、娱乐的需求不断激发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小坝乡还将准备向上级申请再建两个民俗文化广场,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申请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村民出行提供方便。

听到乡长这样说,周围的村民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政府确实帮助我们很多,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放在以前这样的生活根本不敢想。”饶德明老人很是感慨道。

(图片拍摄 赵越 郭桂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