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这个外交策略,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

战国末期,诸侯兼并,战火不断。公元前260年,发生了史上著名的秦赵为了争夺上党郡而发生的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全胜,坑埋赵军四十余万。这场战争发生于秦国统一前的四十年,秦国的胜利,至少可以确地说它孕育了统一六国的绝对基础;而赵国的惨败,不仅仅使赵国遭到巨创,且给山东六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从此秦国士兵扣击国门之声未绝。

自从赵武灵王以来,发展成为东方强国的赵国,为什么一下子丧师失地,而一蹶不振呢?千百年来,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赵括空谈误国,赵括被公认为是赵国失败的“罪魁祸首”,而且因“纸上谈兵”被写入成语词典和哲学论著,永远成了被揶揄的对象。

但如果我们对当时的历史环境作综合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观点不免有失公允。这场战争的结局绝非偶然现象,而是客观的历史条件所致,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赵括一人

首先,从当时整个局势来看,国力日盛的秦国已在厉兵秣马,步步东逼,公元前秦军攻打了韩国的王野之地,把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完全的阻截。当时韩国的韩恒惠王惊恐万分,派出使臣去出使秦国,请求献出上党郡来换得秦国罢兵。而当时的上党郡郡守和百姓十分有骨气,他们不愿意降服秦国。

于是谋划了将一个计谋,就是将上党郡的十多个城池献给赵国,好利用当时同样强大的赵国来对抗秦国。当时的赵国的君王是赵孝成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孝成王很是纠结,于是叫大臣们来商议此事。这些大臣中有的建议接收上党郡,而有些大臣建议拒绝接收上党郡。

一则这是韩国的计谋,想借此机会使秦国转移视线与赵国开展,其二秦国大将白起是当时天下名将,无人敢与他对峙。最后平原君劝说赵王,说白起擅长野战,而廉颇虽然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抵挡住秦军。于是赵孝成王接受了平原君的意见,接受了上党郡,并派出廉颇去长平驻军,用来防止秦军的进攻。

当时强大的秦国听说赵国接受了上党郡后,哪能受的此等哑巴亏,遂派军攻打赵国。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将军王龁带兵攻打赵军,赵国派出了赵国的名将廉颇前来迎战。开战初期,赵军节节败退,被秦军攻下了二樟城和光狼城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最后赵军撤退到丹河东岸,修筑壁垒,坚守不出。一是想通过长期对峙,来磨灭秦军猛烈士气,二是想通过赵国君王向其他国家求援,来逼退秦军撤兵。这两军对峙长达两年之久,最后秦国使用离间计,让赵国年轻的赵括换下老将廉颇,目的是结束这长期的战争。

这正好正合秦国之意。赵括虽然战争理论知识较强,然而缺乏实战经验,其父亲赵奢曾评价赵括兵法知识较强,但缺乏实践,行军打仗瞬息万变,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若赵国任用赵括为将,那么赵军的失败必然是赵括的原因。秦国得知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后,就秘密地派白起前往战场,其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击败赵国。

赵括替换廉颇后,改变了廉颇之前制定的防守战略,改为主动进攻秦军。而白起则命令秦军假装敌不过赵军,向后撤退。赵括见状更是相信自己的作战能力,下令乘胜追击,实则进入了秦军的包围圈,被秦军截断了后路和粮草。赵括得知中计后下令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改为防守,等待时机进行突围。

赵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很多士兵已经饿死,甚至互相残杀来充饥。赵括将剩余的士兵编成四个突围部队,开始进行突围,然而并没有成功。赵括也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军因没有了主将而丢盔卸甲,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军,结果全部被秦军坑杀,只留下二百多年轻的赵军放回赵国。赵国大败,赵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和秦军抗衡。

然而长平的失败的原因,并不能让赵括一个人来承担。首先廉颇制定的战略方针并没有错误,他清楚赵军的战力不如秦军,因此他选择和秦国对峙。其目的就是抓住时机挫其锐气,使秦军后勤供应不继,以利赵军反攻致胜,或者等待赵国的援军到来。

然而赵国的外交政策是失败的。赵国在战争初期失败时,可以选择向魏国,楚国求援,来给秦军施压,让其撤兵。但找过却是派出使臣去秦国求和,秦国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秦国表面上麻痹赵国,防止其他国家增援。暗地里加强军事准备,来给赵军一个重击。

所以赵国的外交策略,也是赵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再说赵括,赵括替换廉颇时,赵军的粮草所剩不多。如果继续僵持,最后也是全军覆没,要想获得一线生机,只能主动出击,取得粮草补给。但他又中了白起的计策最终导致惨败。赵括为国赴难,捐躯疆场,但他却不是这场战争中,唯一有罪过的人。

你是如何看待赵括的?

欢迎关注,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了解那段历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