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卡洛斯·克莱伯(上)

子承父业 · 上

指挥有用吗

指挥从哪来

乐团灵魂是指挥吗

让我在“指挥篇”里聊指挥

二十世纪,指挥人才辈出,但父子同兵,并列进入顶尖指挥大师之列的恐怕只有“克莱伯”这么一对了。 五十年前,全世界乐迷口中的“克莱伯”指的是艾利希·克莱伯。 1929年,这位老克莱伯在柏林与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瓦尔特、克伦贝勒齐聚一堂,拍下了指挥五巨头的“世纪合影”。 五巨头中,克莱伯的名头稍逊,但这并不能表示他功力较弱,只能说是机遇、性格等外因而略显无奈的结果。 不过在资深内行眼中,老克莱伯可谓是“王重阳”一般的人物。

拉丁经验

卡洛斯·克莱伯,1930年7月30日生于柏林。 父亲当时担任柏林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母亲是美国人。 五年后,老克莱伯唾弃纳粹,全家离开德国,移居南美,开始一段不算短的漂泊岁月。 小克莱伯姊弟俩不停更换寄宿学校,这让他有神经质、怕陌生人、多疑的性格; 但十多年的阿根廷成长经历,又给了他明亮、欢愉享乐、悦动的生命力,为他日后的音乐生涯注入永恒的青春动力。 这也使得他能跳出德奥传统束缚,展现独特的指挥风貌。

童年游戏

据伯恩斯坦回忆: 小克莱伯童年的一种游戏是指挥假象乐团——一个手势下去,就有一个乐器出声,虽然他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乐器在发声,倒也玩的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小克莱伯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总该搞明白究竟是什么在发声吧! 于是他踏上了严格的音乐研究之路,不顾父亲的反对,表现的比任何人都执着……

严父情结

小克莱伯的音乐天赋很意外地引来父亲不悦,父亲不知是否在考验儿子对音乐的“忠诚度”,对儿子的热情总是泼冷水。 小克莱伯也因此经常自责,甚至怀疑自己的音乐能力。 在潜意识里,要做到令父亲满意与摆脱父亲巨大的指挥阴影在他心中交织裹挟、折磨着自己。 这或许就是旁人眼中,他那种令人费解的缺乏自信同时又在不停自虐般的自我要求之根源吧。 父亲不教儿子,儿子只能跟父辈的专家讨教; 再有就是暗中偷师父亲的排练,耳濡目染中抓住父亲不经意间,从不示人的指挥秘诀。 总之,他学的很辛苦。

小克莱伯原先是听从父亲的指示,到苏黎世工学院学习化学的。 但对音乐的兴趣挥之不去,他挥笔给父亲写了封长信,希望能允许自己学习音乐。 十九岁生日前夕,接到父亲的回信,是这样说的,“当我十九岁的时候,也感到前途迷茫,但我知道只有肚子可以吃不饱,却不可一日无音乐。 现在,我非常希望你能吃得饱,同时有足够的时间去决定音乐对你来说是不是不可或缺……”

难怪后来小克莱伯对卡拉扬说,“只有自己饥肠辘辘,冰箱空空如也时才想到要去指挥。 ”小克莱伯这样回答父亲,“如果表现不理想,就死心塌地回去念化学。 ”

1954年,小克莱伯化名Karl Keller在波茨坦首次登台指挥轻歌剧,化名与演出地都是为了避开父亲的盛名之累,而父亲也以老Keller的化名给儿子发了封“祝你好运”的电报。 这次指挥是父子关系的转折点,老克莱伯终于接受了儿子的职业选择,并试图在音乐和事业方面施以援手。 可惜两年之后,老克莱伯突然在纪念莫扎特诞辰两百周年的活动中去世了。

磨砺中成长

老克莱伯突然离世,一众生前好友都施以援手来提携照顾小克莱伯。 他受聘担任杜塞多夫歌剧院音乐教练,长辈们认为只有当他能够以“卡洛斯·克莱伯”之名登场,并且完全走出“艾利希·克莱伯”盛名庇佑之后,他才能开始独立指挥歌剧。

在杜塞多夫七年的“打杂儿”经历里,克莱伯努力吸收知识、经验,当时的音乐总监是意大利指挥艾瑞德(Alberto Erede),克莱伯尽可能参与他的排练,旁观学习。 这段时间他参与尝试指挥的剧目繁多,并不像之后他只在有限的剧目中来回打磨。

父亲的训诫是“技巧和灵歌二者皆不可偏废”,这是他工作的一贯要求。 百分百的演出准备,优美无误的指挥技巧和忠于原著的临场感,都是他日日磨练出的功夫。 从事业起步那一刻,他就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