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龙助力“气化龙江”

□本报记者李民峰

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正式投产通气,俄罗斯天然气从黑河首站进入国门,奔向长三角地区。这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成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始惠及千家万户。

从5年前建设起,这条能源大动脉就一直备受关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中国长三角,长逾8000公里;在中国境内跨越5111公里,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最终抵达上海,覆盖东北三省、京津冀和长三角广阔市场。

黑河首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跨境管道的国门第一站,主要负责接收上游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至下游五大连池分输压气站。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投产后,我国每年计划从俄罗斯引进天然气将达到380亿立方米,按照合同,俄罗斯30年内将向中国市场供应总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总经理姜昌亮说:“这个管道第一年计划可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黑、吉、辽、京、津、冀等有关省市将直接受益,这对该地区今年冬季天然气保供意义重大。”初步计划2023年全线贯通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管线将与东北管网系统、陕京系统、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共同组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格局,加快“全国一张网”建设。

中俄东线北段投产对我省利用俄气实施“气化龙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了解,根据与中石油有关公司签订的框架协议,我省将规划建设黑龙江天然气管网,通过国家干线管道、支干管线以及我省支线管网,形成“全省一张网融入全国网”“市县全覆盖、城燃网全放开”的天然气网络构架,实现气源供应、管网输送和终端运营有效连接。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明确了利用俄气实施“气化龙江”战略的着力点——推广使用天然气,以天然气替代煤炭;实施天然气管网规划建设,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黑河等城市以及工业园区率先推广应用,鼓励哈尔滨新区在冬季取暖“煤改气”上先行先试。

目前,我省正在以统筹通气后的省内用量分配来规划管道沿线用气项目,把加快“气化龙江”建设与多渠道增加冬季取暖保供工作一起统筹谋划,并将黑河首站纳入黑河工业旅游景点进行建设布局。

“管道可以给沿线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带动机械、冶金、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助力东北振兴。”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哈尔滨输油气分公司党委书记刘武斌介绍,管道在我省境内除了建成一条干线以外,还有大庆和明水两个支线管道也正在紧张建设中,届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在我省形成“一干两支”布局,建成后的两条支线管道同旧有的管道一同向哈尔滨、兰西等地继续供气。

绵延的能源“巨龙”,在华夏大地穿行延伸,沿线9省市4亿多人口将共享这一中俄合作成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与现有区域输气管网互联互通,每年可向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380亿立方米,有效地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这无疑是给沿线地区带来的巨大福祉”,业内人士评价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