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召回108万辆,奔驰又陷“减震门”!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共发布15起召回公告,涉及10个品牌的107.98万辆缺陷汽车被召回,同比增长97.91%,环比增长1302.75%,创历史新高。

整体来看,召回的品牌主要集中在福特、奔驰以及保时捷这三家企业中,三家总占比高达95.75%,福特成为“重灾区”,一家占比过半。召回原因主要以安全气囊和底盘悬挂问题为主,占比87.49%。

从车系来看,11月,受“高田气囊”影响,福特召回超54万辆汽车,使得美系汽车累计召回达到547936辆,占总召回量的50.93%,数量最多;与之“旗鼓相当”的是德系,共召回486164辆汽车,占比45.19%;接下来,日系本月共发布6起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数量37915辆,仅占比3.52%;自主品牌召回3773辆,占比0.35%。

“高田气囊”事件再次发酵

高田气囊在这10年的时间里,从未停止过事故新闻。此次,长安福特成为11月国内乘用车召回市场的“领跑者”也是因为它。根据信息来看,因车辆正面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长安福特宣布召回344872辆新蒙迪欧和203004辆锐界,共计547876辆,成为11月数量最大的召回,占总量的50.93%。

由此,至今年11个月,国内因装配高田问题气囊而召回的乘用车数量已攀升至1930191辆。同时,“高田气囊”之外,气囊相关的安全隐患也是越来越多。11月,有2210辆奔驰A级和GLC SUV,因供应商生产偏差导致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可能没有紧固在底板上也被召回。

二次召回

二次召回这件事在上月并不新鲜。早在8月、10月,现代全新途胜、起亚KX5皆因“机油升高”等被再次召回。到11月,奔驰发布了3起召回公告,共计召回汽车402172辆,占召回总量的37.38%。其中394478辆E级汽车的召回,属于对之前召回的变更和扩大。

奔驰汽车旗下部分国产E级两驱和部分国产、进口C级两驱因其前减震器叉头与减震筒直接焊接而成,焊接部位或因刚性是否足够存疑,同时采用4mm厚热冲压钢板的叉头,尽管在90°的折角内部设有两条加强筋以增加刚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当所受到的冲量大大超过车身的重力,叉头将极易出现变形弯曲,甚至出现断裂等情况。

对此,奔驰汽车官方表示,针对召回车辆将原4mm叉头前减震器更换为5mm叉头前减震器,同时对车身质量更重的E级另加装加强组件以增加底盘坚固性。但11月的召回公告中明确表示,在经过模拟耐久测试和技术分析后发现,仍有产品相关零部件强度不够,从而进行二次召回,并在原召回措施基础上,为其增加前轴减振支撑套环与半壳、线束支架、更换减振器盖、弹簧控制臂C型防倾斜保护件,以达到强大相关部件强度的效果。

保时捷大面积召回

接下来,保时捷在11月“又”召回了83925辆帕那美拉和凯宴。该批次车辆由于组合仪表软件的错误,当组合仪表在显示地图模式或夜视模式时,无法正确地持续显示制动衬片磨损至极限时黄色的警示信息,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问题是是,算上此次召回,仅在2019年一年,保时捷就已发布9起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汽车多达257545辆,是其2018年总销量的3.21倍,是今年前三季度销量的4.01倍。在过去一个月中,保时捷因组合仪表软件的错误,导致组合仪表在显示地图模式或夜视模式时,无法正确且持续地显示制动衬片磨损至极限时的黄色警示信息,从而可能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由此,针对旗下8.39万辆2017-2020款Panamera、2018-2020款Cayenne展开召回。

斯巴鲁XV“一月三召回”

此外,11月,斯巴鲁共计召回汽车24588辆,而XV单一车型就迎来三次召回。

据悉,此次召回的第一个批次为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6月1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19年款森林人系列汽车,共计10487辆。第二批次为2017年8月9日至2019年8月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18-2019年款XV系列汽车,共计6992辆。这两个批次的相关车辆由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在发动机停止时的控制不合理,会向点火线圈过度通电。造成点火线圈的内部温度上升、线圈回路短路和保险丝熔断,可能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并无法再启动,可能发生追尾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批次为2017年8月9日至2018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18年款XV系列汽车,共计3672辆。相关车辆制动软管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紧固部位密封性不足,制动液可能渗到软管内、外层橡胶之间,造成制动软管膨胀。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制动压力减少,影响车辆制动性能,存在安全隐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