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敖昌群和他的“春华秋实”

近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欣赏了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音乐学院第五任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敖昌群先生的师生交响乐新作品音乐会。美妙绝伦的演出,感人至深的场面,在“小雪”这样的一个节气里,令人问心温馨。

音乐会以敖昌群先生的管弦乐组曲《雪山魂》开场,仿佛把听众带到了皑皑雪山之下的辽阔草原,又仿佛让人听到了月光下的高原,那一曲曲动人的情歌,让人看到了浮华落尽,那一张张淡淡痴痴的笑脸……

如果说敖先生的这首开场曲目描绘的是这个世界的一番景象,那么他远在香港攻读作曲博士学位的学生张传昊,则用一曲《城市森林》描绘出了世界的另一番景象,在钢筋混凝土缔造的那片“森林”里,每一幢高楼大厦都是巨人,蔽日干云,睥睨万物。人们抬头看天,每一张表情都充满了控诉,脚下的立锥之地或许仅仅只局限于鞋码的面积那么大。正如张传昊在这首作品简介当中写道:“等我走出这片自然之森,再一次回到水泥丛林之中,不禁怀疑曾经感受到的片刻幸福是否真实存在过”。

那幸福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正当人们还沉浸在这个思考当中的时候,刘博的一曲《黔风琴韵》又把听众的思绪带到了热情好客的多彩贵州,笔者仿佛看到了大山深处的苗族老奶奶,一辈子都在载歌载舞的坝坝上走过、在空气里回荡着芦笙和飞歌、弥漫着酸汤和酒糟香的苗岭度过。很多城里来的游客都这么说:“同样是人,为什么我们过得没有她们那么快乐?”

其实,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总是会去寻求更多,不断将自己置于新的焦虑中。名也罢,利也罢,如果这些给人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那又与幸福何干呢?曾几何时,听一位作家讲道:“人这一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痛苦,最需要获得的答案是快乐。”然而,一味地去追求快乐,也会成为不快乐的原因;竭力地去表现幸福,也是一种哀伤的挣扎。

人们总是在自以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当中去寻找幸福,却在已拥有的东西当中忘记了品尝幸福的滋味。因此,世上有一种苦,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有一种乐,叫做“苦中作乐”。

军号声声,王勇的《雪山草地回响》带着人们的思绪,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一声声的军号仿佛在告诉世界:当你看见夜色越来越黑,你要知道太阳即将升起;当你看见绳子越来越紧,你要知道绳子很快要断;当你看见灾难越来越重,你要知道胜利即将来临!

想当年,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情景,在当今和平年代的人们看来,那是一种怎样的艰苦卓绝,可是红军为什么还要苦苦的走下去?是啊,无忧怎知乐,无苦怎知甜!

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复杂而又微妙,仅仅靠文字、靠语言,难以诠释,难以抒怀。于是人们闭上眼睛一头扎进了音乐的海洋,凭直觉去寻找,凭想象去体验。我想,胡小鸥的《火焰、幻觉与本能》表达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内心世界吧。

当敖翔的作品《藏韵音画——雪顿节之夜》在音乐厅响起,我仿佛来到了桑烟袅袅、经幡舞动、阳光灿烂的圣地拉萨。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最能使人内心深深的颤动:一个是头顶的那片星空,一个是心头的那份虔诚。虔诚是一弯皎洁的明月,映照出生命的态度;虔诚是一潭清亮的泉水,荡涤心中的浊影,洗去仆仆风尘。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部电影胶片,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哪些故事是灰色的?哪些故事是彩色的?是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来做这个决定的。

敖昌群先生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春天,这也冥冥之中注定了他的人生将和祖国的命运一起交织交响。从《妈妈格桑拉》到《成都是我家》,从《遥远的可可西里》到《我爱你,中华》,敖先生把他对母亲、对家乡、对祖国的那一份份心意,一片片深情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又通过歌唱家们的演绎,把这份深情的表白传遍世界各地。在本场音乐会最后呈现的这部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祖国》当中,更是把他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还有哪些难忘的回忆,一如既往用优美如歌的旋律,在色彩斑斓变化微妙的乐队交响演绎中尽情地释放。

当主持人在现场观众意犹未尽的掌声中,把敖昌群先生请上了舞台,一番感慨与寒暄过后,敖先生也把他的老师黄万品先生请上了舞台,还有他的学生们一一走上了舞台。看着一张张年轻有为的面孔,使我不禁想到:这世上有两种事物不应该被视为“年轻”,那就是一簇火苗,和一位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当这簇火苗得到了一批柴薪燃料的时候,就能燃烧成熊熊火焰,烈焰冲天。当一位有潜力的青年才俊,能用他那火焰般的勇猛精进来历炼自我,追求梦想的时候,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音乐会谢幕时,敖昌群先生说道:“如果用一年四季来划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那么我想说,此刻正是我的夏天,而我的秋天在未来!

一种心态造化一个世界,一份信念成就一份人生——这,就是敖昌群先生和他的“春华秋实”。(文/赵迎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