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路:吹哨人与强对抗

“吹哨人”:“吹哨人”是英文(Whistleblower)直译过来的。

本报记者 周 洋

“吹哨人”:“吹哨人”是英文(Whistleblower)直译过来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种叫法——“举报人”。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

剧本:《吹哨人》故事缘起于2009年我看到的关于海外收受贿赂的新闻。2015年下半年开始写,直到2017年完成,其实在有犯罪内容的故事框架里写人物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从编剧角度,我对案件并不陌生。我写的第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是案件,后来的《你在微笑我却哭了》讲述高中生成长阵痛,片中也有案件。

主演:与汤唯第三次合作了。她已经习惯我的戏总是把女性放在危险条件下,人物的绝境感越来越强,使得女性内心能量更多被激发出来。雷佳音是第一次合作,他兼具角色的理性分析和感性表达。他清楚地知道角色内心在每一场的前后逻辑并能够准确表达。

犯罪悬疑:犯罪悬疑题材其实是个非常完善的类型。好莱坞现在是超级英雄片比较多,但在这之前,大类型是犯罪悬疑类。其实这种类型的市场宽容度大于爱情电影,是好莱坞创造最高价值的类型片,是没有围墙的。这种类型的故事本身要有“强对抗”——单个人对抗强大的反面力量。

类型片:类型片对叙事的基本构成、节奏、冲突等有一套成熟架构,关键是怎样把不同故事在这个架构中很好地呈现。我很喜欢犯罪题材,特别是好莱坞上世纪90年代的一批经典叙事电影。比如《国家公敌》《空军一号》等,都是小人物大英雄的故事。这些片子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在故事和人物这两方面都非常完善且平衡得好,包括故事情节饱满度、故事深度,以及人物和人物关系塑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