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利‖客家人与潼川豆豉

这是四川省几百年流传的童谣:

潼川豆豉保宁醋

荣隆二昌出夏布

这是全国业界流行的民俗童谣:

四川的酒

云南的烟

潼川豆豉出三台

这是三台人唱的童谣:

凉粉凉面真好吃

离了豆豉不得行

就凭这几首童谣,就知道潼川豆豉在中国所占位置的份量。潼川豆豉不但成就了本地品牌,还成就了中坝酱油,解放前,三台生产的潼川豆豉留下的豆汁卖与江油中坝商人,中坝商人又将豆汁进行勾兑,于是就有了中坝酱油。

潼川豆豉在三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黑色滤颗,油润发亮,味香回甜,滋润化渣的完美口感,始终保持着健康养生,绿色食品,馈赠佳肴,老少皆宜的口碑,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全国食品大赛、巴蜀食品节金奖。在四川省,一直占据着同类产品第一名的位置。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潼川豆豉酿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潼川豆豉酿制技艺”先后被三台县、绵阳市、四川省,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这些荣耀,都是来自于几百年前的客家文化,据史料记载:在清初康熙年间,四川虎患猖獗,加之张献忠大肆屠川,全川数千里内的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三台也有过大约50年左右人口断绝的凄惨景象,康熙中期,三台开始进入大批移民,移民来自八省四市,移民人口多达百万人,人们见面就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从湖广来,要到三台城。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来?我从江西来,要到景福去…… ” 客家人进川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由长江水路,二条是由川北的川陕周边,三条是贵州。 这些移民我们统称为客家人,他们到来之后,就按他们的习俗分别在各地建立了会馆,就拿我们三台县城来说吧,会馆就有六个。

江西馆(又名万寿宫,清朝建馆时在南门外江西街,后因洪水威胁,在民国初年迁至下南街皂角城处),

湖广馆(又名禹王宫,下南街川剧团处),

福建馆(又名天后宫,下东街潼川中学处),

陕西馆(又名三元宫,解放下街电影院处),

广东馆(又名南华宫,上东街县供销社)

武昌馆(老西街武昌馆处)

除了县城,会馆还遍及三台芦溪,西平,景福,安居,刘营,富顺,新生,古井,乐安,金石等, 听老人们讲,原会馆大多是土砖、木板、木柱构成的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庄严,会馆门楼牌高悬×xx会馆三个大字,会馆里正殿都供奉着各自信仰的神像,一到有重要日子和重要事情,同乡们就会聚在一起,在会馆里开会交流,或祭祖、祭祀等。

另外,在三台新渡口大桥上游左侧至团背垭有个柳林坝,这里居住的世世代代都是福建客家人,是典型的"福建村"。 记得小时侯,一到七月半过月半节,妈妈就告诉我,我们七月半过十三,对门一家他们过十四,我问妈妈,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不在同一天过呢?妈妈说:因为他们家把父母亲叫阿公阿姐,他们的祖籍在广东。平常里,也常听老年人说:当年好多移民不愿到四川来,他们是被绑来的,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误,因为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记载,八十年代,中太一位老人用民谣唱道:

光绪头年遭天旱, 光绪二年雨绵绵。

光绪三年遭水患,湖南湖北被水淹。

水打麻城孝感县,一连淹死几县官。

可怜百姓搬家园,唯言四川好得点。

又出米来又出盐,湖南到川路途远。

二十四道脚不干…… 民 谣里说明四川是个好地方,很多人为了生存 是 愿意来的。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 还 常听到一些客家人说土语土话,后随着时间推移,现在基本上消失了。自从客家人来到三台后,三台农业生产突飞猛进,他们开垦荒地,复耕田园,兴修水利,栽桑养蚕,种植蔬菜, 水果, 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还种植棉花,烟草等 经济作物;紧接着,城里手工作坊也逐渐兴起,开办棉纺,织绸,鞋铺,帽铺,缝纫铺,`油坊,烧酒坊,缫丝,染房 等等;又在涪江 凯江 开展水上 航运 ,将外来的 陶瓷运进来, 把 三台的盐运出去 , 随着各行各业的走上正轨,慢慢的,三台县城里又有了往日的繁华。

据《三台县商业志》记载,清康熙年间,邱正顺的高祖(五倍祖)从江西迁徒三台(原潼川府),在潼川南门外 开了一家 铺 面 ,一没规模,二没流程,全凭祖传手艺 ,结合 三台 本土 的气侯和特有水质,采用毛霉制曲、常温发醇,酿出了水豆豉 做零卖, 自从他们一家来了后,三台 就 有了第一家豆豉铺。

到了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也是从江西移居过来的谌氏,在三台县南50公里处的景福院开了一家酱园,他们生产技术来自湖南安化,湖南安化豆豉起源早,历史源远流长, 且 驰名全国,谌家先祖为了学得安化豆豉技术,跋山涉水,从江西到湖南安化学得了此技术。入川后,谌氏采用安化豆豉的酿造方法,加入蜂蜜精心调配,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三台老百姓好评。大约在嘉庆年间,景福院谌氏女德宜祖姑嫁给潼川城谭氏家族,在家族帮助下,在今上南街万宝全处开了家"天锡昌"酱园,也在这个时侯,南门外"邱氏酱园"邱正顺承接了家中祖业,在今东街师范校背侧现红星花园处开设了"正顺号"酱园,由于谌家"天锡昌"酱园出现,给邱正顺带来了行业竞争。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生产,邱正顺便向谌氏请教,谌氏德宜祖姑不但出手相助,还提出建议,两家在包装方法上进行改进,统一一个标准,就这样,三台邱谌两家联手创造了潼川豆豉 。

从此,酱园在三台越来越红火,逐渐走出本地进入周边市场,到了道光十一年( 1831),城内的袁富顺,冯扑斋两人从邱家聘出技师,在东街开设了"德裕丰"酱园,在老西街开了"长发洪"酱园,这期间,三台酱园发展处于蒸蒸日上阶段,据民国三台县志记载,1939年,三台城内有酱园17家,1945年又增至36家,产量从一千坛20多万斤增加到一万坛200多万斤,所需豆料除本县生产外,大部份来自周边县市。由于酱园大量需求豆类 ,这也给三台和三台周边县农业生产带来 了 活力,三台和周边县农民大量种植大豆,收入颇丰, 而 在所有豆类种植中,安县秀水的黑豆数最好。到了五十年代,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这些分布在各条街道上的私家酱园,统一成了酿造厂的车间,后来一段时间,黄豆产量跟不上,酿造厂在南门外的车间曾一度使用碗豆替代黄豆,也没断过潼川豆豉的生产。 潼川豆豉从总体来说,一直保持邱谌两家传统的酿造方法和质量标准。 再后来, 随着市场进一步深化,酿造厂倒闭 了 ,民间生产的豆豉作坊又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潼川豆豉是三台的非遗物质文化 产品 ,所以三台人仍在继续传承着。

如今, 可喜的是,三台县潼川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又再次将潼川豆豉品牌推向市场,他们还注册了潼川牌四川老字号商标,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不久将来,潼川豆豉将再度大放光芒。

梓州悦读时光

主 编:姚小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